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冒名办信用卡案件频现 个人信息须谨慎保管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18日 02:16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李林樯

  近日,多家媒体报道了个人被不法分子冒名办理信用卡的个案:当事人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某一天突然收到银行的催款通知,这才发现有人用自己的名义办了信用卡并恶意透支。对此,银行人士提示,个人平时需注意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等重要资料。

  近日,西安某市民接到某银行的报案警告函,被告知其申领的信用卡已经拖欠透支款项本息超过1.6万元。经查,该卡系他人盗用其身份证件所办,银行保存的办卡资料中的联系地址、手机、固定电话、工作单位和职务均非该市民的真实信息。目前,该市民和银行正设法通过公安机关追查冒名办卡的不法分子。除此之外,广州、上海、深圳和济南等大城市近期也曝出类似的案件,牵涉到的基本是中小银行。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个人申领银行卡时,应当向发卡银行提供本人有效身份证件,经发卡银行审查合格后,方能开立记名账户。也就是说,银行在接受申请审核资料时,必须核对申请资料是否与申请人一致。

  一家股份制银行信用卡中心人士承认,与住房按揭贷款和汽车消费贷款相比,信用卡的审核较为宽松,因为信用卡涉及的金额相对较小,而业务量又很大,如果每张卡都需要银行工作人员面访、上门、入户,那样的成本会非常高,对银行来说是不现实的。当然,不见面的审核方式确实有可能给不法分子留下空子。

  银行努力通过多方位的后台审核来减少漏洞,堵住虚假材料。例如,深圳发展银行在审核时,不仅要致电申请人本人,还要致电申请人亲属核实情况。光大银行有时会向申请人工作单位的行政部门确认申请人的真实身份。有的银行甚至会使用一些怪招。例如,在致电申请人本人时,银行工作人员会突然问申请人的生肖是什么,如果申请人使用的不是本人的身份信息,这时很难答得上来。

  然而,更大的漏洞在于办理信用卡的一线流程。一些中小银行为了以低成本快速做大发卡量,将发卡业务外包给社会公司。这些公司业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而且他们完全是按件计酬,办卡量和办卡成功率往往成为追求的第一目标,而并不用心核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记者曾经通过这种社会公司办理信用卡。其业务人员原本应当到记者所在单位上门拜访,但他在收下身份证复印件等申请材料后,居然主动和记者“串供”说:“明天银行会打电话来问我是否去过你们单位,你就说我去过,这样大家都省得麻烦”。

  广发银行信用卡中心人士介绍说,北京地区的银行在发行信用卡时,外包给社会公司的已经越来越少,发卡环节越来越规范。在广发总行层面,最近也刚和一家合作了多年的社会公司解除代理信用卡营销的合作关系。农业银行北京分行对信用卡的风险控制更为严格,在网点设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必须当面核对申请人提交材料的原件,拒绝只提供复印件的申请人。

  银行人士提示,对普通个人而言,最重要的是保护好自己的身份证等重要资料,避免泄露而给他人以可乘之机。同时,个人要通过正规渠道办理信用卡,千万不要找以“搞定”高额度为诱饵的不法公司。

  在已经破获的盗用身份信息办理信用卡的案件中,个人身份证遗失或是在报名、招聘过程中失密的情况占多数。广发银行的经验是,个人最好做到身份证复印件“专件专用”。广发银行曾提示客户:如果客户通过邮寄的方式寄送信用卡申请资料,则须在身份证复印件上亲笔注明“专用于办理广发信用卡”。这样,即使申请材料在邮寄途中被不法分子截获,也无法挪作他用。

  此外,社会上一些所谓的“投资公司”或“投资咨询公司”,声称可以为个人代办高额度信用卡并提供套现服务。这种公司在过去股市火暴时尤其活跃。银行人士提醒,所谓高额度,往往是这种公司通过伪造收入证明等材料办下的,对申请人而言这本身就是违法行为。更严重的是,谁也不能保证:这种公司在代办信用卡时,不会将申请人的材料多复印几份,然后挪作他用。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