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信用卡不加密风险在降低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0日 03:00 新闻晨报

  □晨报记者李强

  虽然迄今多数境内发卡银行均为信用卡提供了密码功能,但大多数持卡人却不知道,“加密”信用卡一旦出境,密码即失效,即便在境内,如遇外卡(非银联)线路,密码也形同虚设。实际上,手中卡安不安全,与有否安全保障措施关系更大。

  国内用户认为加密更安全

  信用卡消费设不设密码,虽是老生常谈,但争论一直存在。不设密码,不少人担心风险太大。“信用卡消费不设密码”是欧美国家通用原则。但为迎合国人“密码”比“签名消费”更安全的心理,多数境内银行提供了密码和签名两种选择。信用卡“不加密”,风险究竟有多大?

  支持“加密”者认为,“国际惯例”不适用中国,我国信用体系还不够完善,一旦发生盗刷,对商场还是对盗刷者都没有严厉的惩戒制度,理赔难度大。商家也很少仔细核对,这给信用卡盗刷留下了空间。

  有银行人士认为,“签名”其实是重要的保护措施,按照有关协议,商家收银员必须核对签名,只有笔迹相同才能消费。如有人冒用签名,银行会根据信用卡盗刷争议系统,要求商户承担责任。

  支持“加密”者反驳,境内认真核对签名的商户少之又少,盗刷争议规则又不尽相同,结果往往是“由于持卡人保管不当,造成卡片丢失后被盗刷,持卡人负主要责任”。

  为防持卡人和银行受损,发卡机构采取了不少积极措施,如异常交易监控系统、反欺诈系统、短信提醒等。但信用卡加密,仍是最流行和有效的防盗手段。

  保障措施不断升级

  然而凭密码消费毕竟属于“中国特色”,“加密”刷卡同样存在弱点。业内人士指出,如果持卡人设定了信用卡凭密码消费,万一密码被识破导致信用卡被盗刷,银行将不承担任何责任,同时,失卡保障功能将自动失效。

  怎样才能让持卡人不担心盗刷呢?随着竞争不断升级,用卡安全保障机制越来越完善。如招商银行近日推出信用卡“五重安全”新概念,浦发银行则建立了反欺诈系统,随时监控异动消费,其它银行也都采取措施,以提升安全保障度。

  据了解,招行“五重安全”新概念包含:签名或密码保护;短信消费提醒;“24小时异常消费监测”服务;消费明细E-mail告知;失卡万全保障。此前,招行信用卡只采用签名方式。

  强大的后台支持能力,也是保证安全的重要手段。以浦发信用卡反欺诈系统为例,它能及时对一些可疑交易,如频繁消费、大额消费等作出及时有效处理,并与持卡人保持联络,尽可能确保客户的每笔交易都是安全的,保证持卡人正常消费。另外,浦发独有的优先争议处理功能也值得称道。除信用卡遗失或被窃外,当持卡人发现消费款项有疑问时,可即时向浦发信用卡中心提出争议申请。持卡人可暂时不用支付该笔有争议的交易金额,经调查确认后才确定是否支付。

  “失卡保障”银行全买单

  在众多用卡保障措施中,尤值一提的是,广发、招行、光大、平安等发卡机构推出的“失卡保障”计划,其安全系数在竞争的刺激下不断提升。

  广发行最早推出“失卡保障”计划,承诺银行承担持卡人挂失前48小时内所发生的盗刷损失,保障额最高1万元。此后,招行、光大等银行跟进推出同样措施。需指出的是,持卡人设定消费密码,则无法获得“失卡保障”。最近平安银行高调推出“挂失前72小时失卡保障”计划,规定持卡人无论凭“密码”还是“签名消费”,均可获“失卡保障”,保障额为持卡人的固定信用额度。这意味着持卡人即便不慎丢卡,在挂失后前推的72小时盗刷损失,将全部由银行买单。持卡人在3天时间内没有发现信用卡遗失,只能算特例。

  业内人士指出,“失卡保障”将引发新一轮发卡竞争,届时信用卡消费设不设密码,将不再成为争论焦点。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