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信用卡发行爆发性增长 隐藏风险谁来埋单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31日 08:20 每日经济新闻

  中国银联风险管理部负责人近日表示,虽然信用卡近两年增长非常迅速,但无论从绝对数量还是从相对数量考虑都是比较低的。据他介绍,目前我国信用卡的不良率仅为1%左右,还是一个非常健康的状况。

    半年发了1000多万张

  信用卡近两年增长非常迅速,其中,今年上半年的提速最引人注意。银联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上半年末,银联标准信用卡共1363万张,新增1021万张,同比增长19.85倍,已经超额完成年初提出的发卡1000万张的全年目标。业内人士称,由于各银行还与万事达、VISA合作发卡,上半年,国内实际新增的信用卡数量还要多。

    从各银行的半年报中可以看出信用卡发卡量的爆发性增长。截至2007年6月末,工商银行信用卡发卡量1675万张,比上年末增加628万张,增长60.0%;交通银行太平洋信用卡累计发卡量达到301万张,其中上半年发卡量为87万张;招商银行信用卡累计发卡1451万张,上半年新增发卡416万张;浦发银行联手花旗推出的信用卡新增发卡29万张,累计发卡超过90万张;中信银行信用卡累计发卡量在6月底突破300万张,其中上半年发卡77.2万张,较去年同期增长108.5%;深发展拥有112万张信用卡,其中上半年新发51.8万张。

   提高发卡量成银行主要考核指标

  信用卡发卡量的爆发性增长,其中的原因十分简单。金融脱媒趋势的出现,促使各大银行致力于转型零售银行,信用卡业务也就成为重中之重。研究人士称,从国外先进金融市场情况看,个人银行业务中的信用卡业务利润不菲,花旗银行的信用卡业务收益约占其纯利润总额的1/3。根据《尼尔森报告》,当某个国家或地区人均收入突破1900美元时,居民就达到了信用消费的收入临界点。2003年,中国至少已有约1.56亿人口的收入水平达到2000美元,信用卡业务进入爆发性成长期。

    虽然国内多家银行的信用卡业务还处于未盈利状态,但提高发卡数量,是银行从上到下的一项主要考核指标。发卡量的增加,带来了消费额和透支余额的增加。例如,招商银行上半年累计实现信用卡交易额人民币539亿元;信用卡应收账款余额142亿元,同比增长127.04%,其中循环信用余额人民币54亿元,同比增长125.26%。该行称,客户规模的持续扩大带来了业务规模和营业收入的迅速增长。

    高增长可能带来虚假繁荣

  信用卡业务进入爆发性成长期是国内需求促使的,但其中的隐性问题同样需要引起注意。例如,大量“睡眠卡”的存在。央行副行长苏宁近日说,按照最新统计的数字,现在有12.9亿张银行卡,有很多人拥有多张卡,在这12.9亿张卡里,有相当一部分是“睡眠卡”,一年也不见得怎么消费。他希望大家要理智,不要弄一大堆卡,最后造成浪费。

    市场研究人士称,“睡眠卡”的存在,除了银行在整体策略上过于看重发卡量的增长,还与“集团式发卡”有很大关系。这是一种低成本的扩张方式,搞定一个大企业或机关,就能发行一批新卡。然而,“集团式发卡”的弊端明显,一是与实际需求脱离,二是容易增加潜在风险。

    近年掀起的联名卡热,同样导致“睡眠卡”激增。百货卡、航空卡、时尚卡、爱婴卡等名目繁多,争夺的都是中高端客户,重叠现象显而易见。有的银行甚至在年初提出,2007要发行30种以上联名信用卡。可那些口袋中揣着几张联名卡的客户,不会在使用时“面面俱到”,个别卡不可避免地被打入“冷宫”。某市场研究人士称,联名卡的最大卖点是信用卡与会员卡“合二为一”,持卡人可获得双重积分。但若信用卡“贬值”为某种消费的会员卡,使用率势必大幅降低。据悉,有的联名卡闪亮登场不久便陷入发行难的困境,联名商家良莠不齐,并非每一家都有号召力,甚至导致发行成本高、刷卡率低,盈利之路漫长。

    某国有银行银行卡部的一份报告指出,联名卡因过度竞争导致银行选择联名商户的门槛不断降低,其中存在商业信用影响金融信用的风险。

    同样从银行的半年报中也可以看到睡眠卡的 “影子”。上半年末,招商银行信用卡累计发卡1451万张,累计流通卡数997万张,累计流通户数597万户。

    美次贷风波警示信用卡风险

    近期发生的美国次贷风波,对国内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同样有警示意义。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美国消费者信用卡违约率同比大幅增加三成。逾期付款的情况也有所增加,反映持卡人偿还意愿和能力的季度还款率,也出现四年来的首次下降。经济学家认为,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有可能进一步向信用卡、车贷等其他信贷市场蔓延。信用卡余额快速上升,表明部分陷入困境的次级住房抵押贷款者,采用“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来保住住房。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次贷风波的警示及国内银行本身抑制贷款过度的需要,使国内银行收紧了个贷业务的审批,房贷门槛明显提高,但信用卡透支和分期付款依然处于“快乐”状态。国内银行注重信用卡发卡量的另一个弊端,是在营销中纷纷以提高授信额度为招揽客户的手段,等于变相降低了贷款门槛。

    市场研究人士提醒,信用卡最大的卖点是持卡人不用提供任何抵押担保,即可从银行获取贷款。如果银行的门槛形同虚设,其中的风险不容低估。一旦国内房贷出现偿付危机,部分客户的资金链出了问题,“火”同样会“烧”到信用卡上。

   卜春艳 每日经济新闻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