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废双币借记卡等于害中资银行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2日 11:20 新浪财经

  聂俊峰

  近日,浦发、兴业双币借记卡被中国银联“拒批”的报道引起媒体广泛关注。围绕双币卡的“生与死”争论再次浮现。那么,这一张小小塑料卡片对于浦发、兴业等中资银行究竟意味着什么?是什么导致中国银联与其股东——中资银行在此问题上意见相左?

  根据媒体报道,银联方面就“拒批”双币借记卡提出两条“莫名”的理由:一是借记卡的基本功能为国内取现和理财,市场上已有大量VISA、万事达外币借记卡和信用卡供消费者出国选用;二是“双币借记卡等于双币信用卡”,使得外资机构得以趁机“占据”市场。银联人士还认为,“国际双币借记卡可以在境外进行消费信贷,实际上是偷换概念的信用卡”(5月14日《经济观察报》。第一条理由似乎说明银联自己比银行更懂客户与市场——“浦发们“有些不明形势、“不解风情”;而第二条理由更像是对发卡银行和媒体的“银行卡入门”教育——关于借记卡和信用卡的基础概念。

  然而,人们无法从上述“态度笃定的理由“中寻得合理的事实依据。国内银行卡市场的现实情况是,在双币卡深受欢迎的情况下,中资银行单纯的VISA、万事达外币借记卡其实寥寥无几——真不知理由中列举的“大量外币借记卡“从何而来?另一方面,由于可以选择本外币灵活支付(自动购汇),国人境外的大额消费(

奢侈品、收藏等)、
留学
移民、投资置业等需求都须依赖双币借记卡来实现。双币借记卡虽然与双币信用卡同属于“一卡双品牌、双线路”的创新产品,但它的消费支付仅以持卡人存款“量入为出”并没有 “消费信贷”的功能。两者的产品性质实则泾渭分明、根本不同。

  在民众与银行的业务关系中,银行卡即意味着客户的“金融身份证”。伴随中国社会支付体系的发展,刷卡消费、以卡理财的“卡式生活”已成为这个时代的时尚与主流。可以大胆预测,今天的存折、存单极有可能成为未来的“文物”。当今中国银行卡市场的现状是,双币信用卡成为市场主流,而双币借记卡正成为多家银行贵宾白金卡载体。在金融生活中,借记卡由于勾连着民众储蓄与理财的基本功能,日益成为“现代生活的金融身份证”。而双币借记卡则因其本外币综合支付的独特优势,近年来已成为中资银行服务中高端客户的重要媒介。与此同时,“借贷合一”银行卡出现也将导致双币借记卡的“金融ID功能”更加突出。

  2007年4月起,花旗、汇丰、渣打、东亚等首批外资法人银行正式获准转制,中国居民“洋行开户”的报道不时见诸报章。舆论关注的中外资银行零售银行业务竞争也将渐次展开。在零售银行战略方面,富裕群体即所谓“高端客户”的争夺将是中外资银行的竞争焦点——财富管理、私人银行和信用卡将成为中外资银行的第一战场。面对这场“世纪之战”,中资银行亟需加大双币借记卡的创新力度,并以此为载体提升零售业务的核心竞争力。

  浦发、兴业等银行向银联“申请”发行双币借记卡正是源于客户需求与市场压力。众所周知,信用卡具有信用额度上限的“瓶颈”。一方面,中国企业、居民将越来越频繁“走出去”——境外的大额消费支付的需求日益增强。美国《新闻周刊》就曾指出,“海外中国文物的回流未来将势不可挡”。显而易见,诸如此类的大额支付不可能完全依赖双币信用卡来完成。另一方面,随着国家“藏汇于民”外汇政策的实施,民众将更多地持有外汇、拥有更广阔的外币投资渠道——QDII境外理财等投资支付行为显然已经超脱了双币信用卡的功能范畴。这种本外币一体化、跨境支付的需求将会因

人民币汇率自由化、外汇管制的放开而日趋明显。近些年来,围绕着双币白金卡,国内银行引入了境外银行卡组织附加的白金服务(Platinum Service)——机场贵宾、全球紧急援助、高额意外保险、白金特惠商户等。而这些服务几乎已是全球银行业吸引贵宾客户的基础因素。

  举例为证:一位建设银行乐当家白金卡(双币借记卡)的持卡人在美国本土最大的零售银行——美洲银行(Bank of America)全美的ATM上可以免费取现;当他想在美国进行中国文物收藏等大额支付时可凭此卡从其美元存款中进行付款,如果其美元存款不够则还可从人民币账户自动购汇付款。可是,如果双币借记卡被废除,这位持卡人在美洲银行的所有优惠便成泡影——每笔取现都将付出12元+1%取款金额的手续费。更重要的是即使他拥有美元,但每笔取现和支付都将被迫以人民币进行购汇。

  基于此,监管机构、中资银行、银行卡组织及公众媒体应当从认知、政策与行动等方面去支持双币借记卡的创新:

  一是要确立以双币借记卡作为高端客户“金融ID”的理念。事实上,“中国特色”的双币卡“一卡双线路”(一张卡通行于两个银行卡组织的网络)也是世界银行卡市场出现的资源整合趋势。世界信用卡的鼻祖——大来信用卡公司(Diners Club)与MasterCard、日本的“银联“——JCB与万事达的Cirrus等均进行着”一卡双线路“的合作。监管机构应当鼓励中资银行继续就“一卡双线路”开展金融创新,并在政策方面予以支持。

  二是要积极探索境内外服务与资源的“对接”。2005年以来,随着国有银行改革进程加快,中资银行以双币卡为媒介与境外战略合作者展开了银行卡商户、ATM渠道、私人银行等多项深层次合作:交行与汇丰的“HOME&WAY环球商户礼遇计划”、建行与美洲银行的ATM取款、汇款互免手续费等。继建行、交行之后,中行与苏格兰皇家银行、浦发(及广发)与花旗、兴业与恒生等同样可以就双币借记卡开展ATM、商户、分支行环球金融服务等创新。伴随未来国家“藏汇于民”的实施、QDII境外投资政策的放宽,中资银行完全可以通过双币借记卡的功能创新将本土和境外(战略合作者、分支机构特别是工银亚洲、中银香港等大型境外分支机构)服务进行“无缝对接”。在“对接”当中,中资银行与中国人的“走出去”均可能迎来后WTO时代的金融新局。

  从根本上说,一个金融产品有无生命力关键要看它是否满足市场需求。对于双币借记卡的讨论一定要摒弃部门利益和门户之见,而以广大金融消费者的福祉为出发点。在这一点上,银行卡组织显然应该尊重贴近市场的发卡银行的意见,更毋庸说发卡银行本身亦为中国银联的股东。我们不难看出,取消双币借记卡必然会导致中资银行高端客户的流失,并对国家外汇政策实施带来负面影响。相反,发展双币借记卡本质上就是鼓励金融创新——这些创新既会提升中资银行的服务和竞争优势,也必然为广大客户创造福祉。对千万持卡人而言,类似的“精彩”其实才刚刚开始。 (作者系资深银行卡研究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