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银联卡的国际化之路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4日 09:37 新浪财经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国企业跨出国门走向国际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做好国内联网通用的同时,为更好满足持卡人境外用卡的需求,2004年初,中国银联提出国际化的战略,希望通过国际合作和自身努力,逐步实现“中国人走到哪里,银联卡用到哪里”的愿景。

  银联卡国际化是中国经济和银行卡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不断融合,为银联卡国际化创造了大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机遇。中国经济快速增长,进出口均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中国经济更多地融入到世界经济中。同时,中国与世界的旅游往来日益密切,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出境人次和出境消费金额近3年的年均增长分别达到17.7%和21.6%。出境游客巨大的境外消费规模,为银联卡国际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从各国的经验看,银行卡产业的长远发展必须解决国际化的短板,银联卡国际化是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一个讲求规模效应的行业,银行卡产业需要不断做大受理网络和发卡规模,国际卡公司的受理网络遍布全球就是鲜明的例证。为更好地应对行业竞争,满足银行卡网络规模效应的长远需要,银联卡在巩固国内受理网络的基础上,必然要走向国际。

  银联卡国际化有利于为国内银行卡产业争取主动

  “银联”是国家确定的国内银行卡联网通用的标志,也是中国银行卡产业的民族品牌。银联卡的国际化,是试图打破国际卡公司长期以来对国际信用卡产业的垄断格局,为我国在世界银行卡产业发展中争取一席之地。

  银联卡国际化有利于避免国内银行卡产业受制于人。国际化是民族银行卡品牌的重要支撑。如果银联卡不能实现海外受理,国内持卡人将更多选择国际卡公司的卡片,银联在国内发卡市场上就要让位于国际卡公司,丧失独立银行卡品牌的地位,成为国际卡公司在本地市场的代理,失去对国内银行卡标准暨人民币电子货币标准的发言权,从而导致国内银行卡产业被国际卡公司所控制。

  银联卡国际化有利于打破国际卡公司的垄断。以台湾地区为例,市场发展初期,国际卡公司不惜成本培育市场,而一旦取得垄断地位后,就开始坐享垄断利润,高额收取多项费用,具有明显的垄断特征。从2005年开始,国际卡公司陆续对岛内交易收取服务费,其中对发卡行的收费为每季度卡片岛内交易金额的0.023%至0.03%,对收单行的收费比例是0.003%至0.01%。2007年,某国际卡公司将对中国内地发卡行收费项目整体提价,取消对国内发卡行的国际服务评估费返还,提价幅度最高为10倍,最低为2.3倍。

  银联卡国际化能向出境的持卡人提供一种更有价格优势的选择。对于跨境交易,国际卡公司将收取货币转换费。每一笔跨境交易,国内持卡人使用国际卡公司的卡片比用银联卡要多付交易金额1%至1.5%的手续费。而且对于国际卡公司的收费标准,国内银行和持卡人并没有发言权,只能被动接受。

  银联卡国际化的模式

  银联卡国际化主要是选择在中国人出境的主要目的地国家和地区,开通银联卡受理业务,以满足中国人在境外使用银联卡的基本需要。银联不同于国际卡公司,在时间紧张和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不可能完全依靠自身力量推动国际化,主要通过与境外有实力机构合作的联合发展道路实现银联卡的境外受理。

  银联卡国际化选择境外合作机构的主要条件为:拥有强大的区域性网络,在当地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与银联不存在品牌竞争关系,以及对与银联的合作持积极态度。境外合作机构在依据银联标准改造系统和终端后接入银联香港前置系统,通过双方主机联网实现银联卡在境外收单机构网络的受理。

  通过联合发展的模式,银联分别与境外当地大的收单机构(中银香港、法国农业信贷银行、意大利Cartasi公司、日本三井住友卡公司、澳洲国民银行),当地大型银行卡网络(香港银通JETCO、韩国BC卡公司、新加坡NETS、马来西亚MEPS、泰国PCC、泛欧ATM网络Eufiserv),以及全球性收单机构(花旗银行)开展合作,以实现速度快、规模大和成本低的发展目标。

  银联卡国际化取得一定进展

  银联卡境外受理市场的建设 2004年是银联卡国际化的“元年”,也是“破冰之旅”的一年。在中央政府关于港澳特殊经贸关系和人民币港澳业务的统一部署和安排下,中国银联于2004年1月18日成功开通了银联卡香港受理业务;同年9月8日,银联卡开通了澳门地区的受理业务。银联卡首次走出中国内地。

  2005年是银联卡在内地以外受理网络全面扩张的一年。在港澳市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2005年银联卡先后开通了新加坡、泰国、韩国、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印尼、日本、美国、西班牙、德国、法国、卢森堡和比利时等国家的受理业务,银联卡真正意义上走出国门。2005年银联卡境外全年交易127.6亿元人民币,比2004年增长了225%。

  2006年,银联卡境外业务不断深化,受理业务已开通24个国家和地区,覆盖了95%左右中国人出境目的地。银联卡国际化紧紧围绕三个重点——明确重点国家、重点国家的重点城市、重点国家重点城市的重点商户,巩固发展已开通市场,扩大市场覆盖率和成熟度。2006年银联卡境外全年交易255亿元人民币,比2005年翻了一番。截至2006年底,银联卡境外网络覆盖5.8万家商户、8.5万台POS终端和29.88万台ATM终端。

  银联卡境外发卡的进展 在大力拓展境外受理网络的同时,中国银联加快了银联标准卡的境外发行步伐。2004年4月30日,中国银行(香港)发行了第一张境外人民币银联标准卡。2005年,港澳地区的银联卡发卡业务继续增长,银联标准卡在港澳地区形成人民币卡、港币卡、借记卡、信用卡等完整的产品系列。2006年,银联标准卡开始在港澳以外地区发行。2006年,银联卡境外发卡机构已达22家,新增发行银联卡39.2万张,累计发行银联卡61万张。

  银联卡国际化创新业务的发展 为满足汇入汇款需要,银联正积极推进银联卡跨境汇款等创新业务。经过银联的努力,国内成员机构开始为跨境汇款业务进行系统改造的准备工作,且已有香港、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等地的多家本地银行和信用卡公司,以及一些全球性大银行对银联卡跨境汇款业务表现出浓厚兴趣,业务合作正在积极磋商中。

  银联卡国际化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银联卡境外受理网络拓展能在短短3年内取得一定进展,离不开外部良好的经济和政策环境,也归功于政府、国内发卡银行和持卡人的大力支持。

  中国人民银行于2003年11月18日颁布《关于为香港银行办理个人人民币业务提供清算安排的公告》,于2004年8月4日颁布《关于为澳门银行办理个人人民币业务提供清算安排的公告》,规定了有关个人人民币银行卡的清算事宜由清算行和银联组织办理,明确银联购汇资格,批准银联新增境外受理业务统一购汇,同意银联根据业务清算需要在清算代理行开设相应币种的清算账户。

  国内各家发卡银行也密切配合银联国际

化工作。人民币卡国际化是发卡银行和银联的共同利益所在,需要银联和发卡银行加强合作和优势互补。在银联国际化的过程中,发卡银行在系统改造、参数配置和持卡人宣传等方面一直给予大力帮助,为银联国际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逐渐习惯在境外使用银联卡作为支付工具。相对于现金,银行卡具有安全便捷等优点,日益成为中国游客境外消费的首选。与外币卡相比,持卡人在境外使用银联卡还能享受到更多实惠和安全:人民币卡直接在境外使用,不需开设外币账户;免收货币转换费,具有明显的低成本优势;银联境外网络大多数终端都实现了密码认证,增强了交易的安全性。

  (中国银联银行服务部供稿)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