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银行卡产业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7日 08:17  新浪财经

  国际银行卡产业的发展历程以及我国十多年的实践证明,银行卡产业的发展不仅使银行业受益,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也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首先,发展银行卡产业可以有效地引导和刺激消费,促进国民经济增长。银行卡的现金替代效应可以有效地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尤其是信用卡的信用消费功能可以将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有效拉动内需。过去20年里,在美国,由于以银行卡为代表的电子支付工具的广泛使用,居民的消费支出额外增长了6.5万亿美元,相当于GDP每年增长0.5%,也相当于为社会提供了130万个就业机会。对全球50个银行卡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的研究表明,电子支付工具在消费支付中的比重每增加10%,就能给国民经济带来0.5%的增长。目前,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经济增长将越来越依靠内需而不是出口拉动。因此,发展银行卡产业将成为拉动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

  其次,银行卡对现金的替代,将大幅提高支付效率,降低社会交易成本。一个典型的交易过程可以帮助人们了解银行卡相比现金在提高支付效率方面的巨大改进。例如,一家企事业单位从银行提款向员工支付薪酬,到员工在商户消费付款,再到商户将销售所获款项存入银行账户的整个过程,如果采取现金交易,将包括银行柜员点款、付款——单位会计人员点款、验钞、运送以及保管现金——会计人员发放现金薪酬时点款——领款员工点款、验钞、保存现金——员工在商户消费时点款——商户收银员点款、验钞——日终商户会计点款、运送现金至银行——银行柜员点款、验钞、存入商户账户等众多环节,“搬运现金”的过程将耗费大量时间、人力和物力。而如果使用银行卡,则以上过程将大大简化,只需企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直接通过网上银行将薪酬打入员工银行卡、持卡人在商户刷卡消费、收单机构将持卡消费款项打入商户账户等很少的几个环节。整个过程几乎全部通过电子化手段完成,效率大幅提高,成本却大幅降低。因此,银行卡的推广使用,不仅可以免去使用现金所产生的货币制造、运输、保管等各环节的费用开支,而且极大地提高了支付效率,从而促进整个经济系统运行效率的提高。

  第三,银行卡的普及能显著提高交易的透明度,对完善税收体系、增加财政收入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使用银行卡支付,纳税人的收入和支出信息都有记录可查,政府能够通过税收监控,有效防止个人所得税流失。银行卡支付的普及,也使政府能够有效地监控各类商户的销售活动,为企业增值税及所得税的征收提供有力的依据,有效防止偷税漏税行为,显著增加税收收入。银行卡的服务范围向公用事业、税务、电信、路征管理、劳动及社会保障等众多领域的拓展,还可以为各种执收执罚过程中票款分离和罚缴分离提供方便,促进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使用银行卡支付,还有利于打击地下经济、防止洗钱、控制非法收入、预防和遏制腐败。以韩国为例,银行卡产业的发展大大改变了韩国地下经济猖獗、偷漏税严重的状况。由于银行卡产业的迅速发展,韩国地下经济占GDP的比重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18%至20%,降至2002年的10%左右。2001年,韩国税收增加58亿美元,其中从持卡消费征收的部分达12%。

  第四,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银行卡产业作为信息技术密集型产业,其发展将直接促进与银行卡相关的软硬件开发、生产及销售,促进通信、系统集成、网络运营服务、电子技术等相关信息产业发展,提高信息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全面提高国民经济信息化水平。我国已经被公认为全球银行卡业务增长最快、发展潜力最大的国家,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来估算,“十一五”期间,仅POS、ATM等终端及银行卡片相关投资就将超过600亿元,而整个银行卡产业的产值将超过2000亿元。

  最后,是促进传统商业模式的改变和产业结构升级。银行卡的不断普及,特别是互联网支付、电话支付、移动支付等新型支付方式的兴起,极大地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一些原来难以实现的商户与个人之间(B2C)、个人与商户之间(C2B)以及个人与个人之间(C2C)的非面对面交易,因为有了银行卡和基于银行卡的各种新兴支付方式而迅猛发展。而原来很多传统上一直通过面对面交易实现的普通商品采购、订票等交易行为,现在也同样通过互联网、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等渠道进行,买卖双方甚至不用经过任何直接接触的过程就可完成交易。银行卡的推广使用,在催生了各种新型商业模式的同时,也正在引起传统商业模式的深刻变革,促进我国相关产业的升级。

  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作为信息技术和金融服务有机融合的银行卡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并在促进消费、提高经济透明度、推动产业升级等方面,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银联银行服务部供稿)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查看该分类所有股票行情行业个股行情一览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