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规模偏好 信用卡圈地运动有隐忧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0日 02:01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 李秀中 发自上海

  “到2008年以前都是跑马圈地的时代。”对于信用卡产业,招商银行(下称“招行”)信用卡中心总经理助理彭千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

  彭千最近一次的“跑马圈地”在5天前,他与迪斯尼戏剧公司副总裁RonKollen和上海大剧院总经理张鸣签署了合作协议。7月18日,英文原版音乐剧《狮子王》在上海开始亚洲首演,招行信用卡的不同客户群都可以有机会享受《狮子王》的优惠待遇。

  作为信用卡业务的佼佼者,招行已占到中国市场份额的30%。因此,有人提出,招行将步出跑马圈地时代。不过,彭千仍表示:“从目前整体态势上,我们还是追求规模。”

    跑马圈地

  为了规模,各发卡行都在拼命树立自己的品牌特点,推出新奇产品以扩大市场份额。

  细分客户人群就是信用卡发行的新趋势,在普卡、金卡、白金卡这种简单划分的基础上,又出现了专门针对各类人群的个性卡。一时间,女性卡、学生卡、联名卡、香味卡、透明卡、迷你卡等纷纷登台亮相。

  “目前,信用卡的发展初期,发展势头不错,但是局部的相当不均衡,还是集中在中高端用户。”彭千说。

  此外,各大银行还瞄准了具有金融意识和信用观念的年轻人。

  最近,中国建设银行(下称“建行”)与中国人民大学联合推出了“龙卡名校卡——人大龙卡”,并面向在校师生发行。据悉,建行瞄准了211工程中的百所重点名校,目前已经确定合作30所。中国银行与搜狐旗下的ChinaRen网站甚至准备发行“长城ChinaRen校友卡”,为此他们还展开了卡样设计征集活动。

  中国工商银行(下称“工行”)3月开始也加入争夺,甚至开设了办理大学生信用卡的“柜台服务”。中小银行则显得更为主动。兴业银行以精美的“情侣卡”设计让部分学生动心;深圳发展银行(下称“深发行”)也加入“混战”,透支额度高达5000元。

  之所以针对广大年轻用户,“跟整个中国的信用环境也有关系,大家对风险方面的问题有担忧,所以将业务集中在比较放心的族群里。”彭千分析认为。

  1985年6月,中国银行(下称“中行”)珠海分行发行了国内第一张信用卡——中银卡。1995年3月,广东发展银行(下称“广发”)开始进入信用卡发卡市场,发行了“广发人民币VISA信用卡”,以及“广发美元VISA信用卡”。

  2003年被誉为“中国信用卡元年”,当年信用卡发行量超过历年总和,达500万张。而近年,信用卡犹如井喷一样,发卡规模已逼近2000万张。

    争做中国的“花旗银行”

  然而发行规模并没有扭转消费习惯,信用卡使用率不高。

  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吴经起去年就曾经提出,“江苏是‘信用卡大省’,却不是‘信用卡强省’。”他介绍说,城市很多百姓的皮夹里有好几张信用卡,但是信用卡的使用率并不高,有统计资料却显示,信用卡消费仅占江苏全省总消费的3%。

  彭千深有感触,“中国整个市场的竞争态势太不一样,产品的淘汰和更新的频率太高。同样也反映到信用卡这个产业上。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产品的更新和新产品开发的频率也会比较高。”

  迅速扩张的规模像光环掩盖了对消费行为的研究。

  就在招行宣布发卡量突破500万张之后,其他银行也纷纷宣布了他们的信用卡业绩——截至5月底,建设银行龙卡(双币种)信用卡,累计发卡突破400万张;工行牡丹信用卡发卡量也达到800万张(含准贷记卡)。而6月15日,交通银行(下称“交行”)正式宣布,该行太平洋信用卡发卡量已经突破了100万张,创造了国内银行首年发卡数量的最高纪录。

  虽然,市场规模呈爆炸式增长,彭千依然表示:“我们对整个市场的发展、未来的规模期许还很大。”现在,全世界单一地区最大的发卡银行是花旗银行,在美国大概发行了6000多万张。我们认为花旗已经没有增长的后劲了。我在中国一个市场做到6000万张不是一个难事。特别是对我们几大国有商业银行来讲,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当然,我们也想做到这样一个规模。”他认为。

  但中国银联市场战略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级管理人士表达了不同的观点,“发卡量不是问题,盈利才是问题。”

    盈利难题

  然而各大发卡银行要获得盈利,在目前的情况下,还比较困难。

  目前国内信用卡有三部分直接的利润来源:一是发卡费,二是手续费,三是透支利息收入,即循环息。按照目前我国关于银行卡的管理规定,透支利息折算成年利率高达18%~25%,扣除相关费用成本外,利润也在80%左右。

  但是,国内信用卡业务循环利息的收入并不高。资料显示,目前,中国信用卡市场利息透支收入,平均比例为22%。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还是年费收入,平均比例高达55%。

  各家银行规定的信用卡年费从100元到300元不等,但随着银行间竞争的激烈,为了吸引客户,大部分银行开始免除年费。

  民生银行更是推出倒贴年费的惊人举措。只要在今年6月30日前申请成为该行的信用卡客户,都有权选择“信用卡年费120%增值返还”的优惠。

  “中国市场的利润演化比较快,在其他市场往往是暴利到利润平均化再到亏损这样一个过程,但是在中国市场往往是暴利直接到亏损。”一位银联人士认为。

  “其实,招行对市场的预判有偏差。市场盈利率衰减这么快,这个是他们没有想到的。”上述银联人士说。作为信用卡业的排头兵,招行在去年宣布信用卡业务实现盈亏平衡。但是今年仍然是争取维持这一状态。

  业内人士认为,大多数银行信用卡业务在未来一段时间将长期面临盈利难题。实际上,信用卡业务给各家银行带来的利润贡献通常在5%以下。

    基础业务先天不足

  对于信用卡发行业务的扩张是否存在盲目性,彭千认为,“现在很多银行把信用卡业务作为

零售业务的主打,我觉得有些本末倒置。”

  信用卡业务依赖于良好零售银行的基础建设。而零售业务并不是每个银行的长项。“我们零售业务的占比达到40%多,这是我们做信用卡业务的一个基础。”彭千说。

  “你本身基础的东西做不好的话,我觉得还是有问题的,在中国目前跨行支付的手段,和信用卡还款途径不是特别完善的时候,这样盲目的大规模的在信用卡上投入,我感觉有点本末倒置。”彭千认为。

  目前,信用卡扩张带来最直观的影响就是,还款难。不仅还款网点不多,而且,每到还款日,各大银行营业厅都排满了人。这不仅造成银行服务质量的降低,也会变成信用卡长续发展的阻碍。

  “本身发展的规模跟银行所能承载的条件相当。”彭千说,“我们也不能无限制地扩张,就目前情况来看。”

  但是,“大家上信用卡业务,有一个‘metoo’(跟随对手)战略,不问自己是不是需要,而是问自己有没有。”银联人士认为,目前一些中小银行,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没有良好的零售业务基础的情况下,依然选择大规模扩张信用卡业务。

  记者观察

  外资银行不是威胁

  2006年底,中国金融业务完全开放后,外资银行具备单独发卡的权利,分析人士称,信用卡业务将成为中外银行金融业开放第一战。有观点认为,正是为了和外资银行竞争,国内银行在信用卡推广时,才能置盈利于不顾。

  但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总经理助理彭千认为外资并不可怕,“外资银行不是威胁。现在规定,外资银行要做三年借记卡之后才能做信用卡。另外一个他们会独立发卡吗?他们该发的卡都跟国内银行合作发了。”

  2003 年12 月31 日,花旗、汇丰银行获得

银监会批准,在内地发行双币信用卡,这是外资银行迈入中国信用卡市场的第一步。目前,除了招行和中信实业银行以外,其他银行都与外资银行进行合作推出信用卡业务。

  银联人士分析认为,“外资银行在个人银行业务上,雷声大,雨点小。信用卡业务利润很少,他们跟国内银行也不在一个起跑线上。”

  因此,实际上,外资银行独立发卡的威胁并不存在。相反,国有商业银行在外资银行的支持下,可能会加剧这个市场的竞争。

  “对于我们招行来说,最大的威胁是建行。”彭千说。

  建行发卡量已经超过400万张,仅次于招行。其战略投资者——美洲银行为仅次于花旗信用卡的发卡公司。建行得到美洲银行策略上的指导,每个月都有新产品出来。

  “对于他们,根本没有必要去谈招行的优势,招行唯一的优势就是早起了那么点时间。”彭千告诉记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