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银行卡 > 正文
 

信用卡增速600% 中国金融业面临新陷阱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23日 00:34 中国经济周刊

  2003年到2005年的时间里,国内信用卡发行扩大了600%,这是一种令人眩晕的冒进。如果大量信用卡持有人无力偿债,势必增加银行呆帐。据国内一项报告显示,在2004年,有50%的车贷逾期未还。在企业信贷金融危机与跨国银行乘WTO缓冲期将过而大举入侵的两面夹攻下,国内金融体系也可能面临最严峻的考验。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唐韵/上海报道

  正在发展中的中国信用卡市场,已经到了冷静思考的时候了,而台湾地区和韩国的信用卡发展教训,更应作为前车之鉴。

  截至2005年6月,台湾地区的信用卡总量已经超过4300万张,已经是台湾地区人口数的两倍。

  与信用卡一起增长的是债务余额的增加。据台湾当局“金管会”统计,到2005年9月底为止,台湾信用卡循环余额放款达4800多亿元,现金卡放款总额3100多亿,两者相加,“双卡”“全民负债”已超过8000多亿元。全台有40万人连续3个月以上付不出无担保信用贷款的利息,平均每人欠银行60万元。

  而这些为了偿还信用卡债务的台湾地区民众,则被当地媒体称为“卡债族”或者“卡奴”。

  “银行采用各种促销手段,过度鼓励信用卡消费,造成了台湾地区信贷市场混乱。”一位专家表示。

  而2003年韩国的经验完全表明,不断上升的信用卡违约事件正在威胁该国金融产业的稳定,有可能会导致第二次金融危机。

  如何平衡信用卡发行竞争和风险管理这天平的两端,已经成为中国银监会和众多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难题。

  台湾模式移植内地后风险变异

  目前,中国的四大国有银行以及12家股份商业银行都全力以赴地介入到信用卡业务中来,信用卡业务呈现“井喷式”的高速增长态势。

  2002年开始,中国信托金融控股公司(台湾)的副总裁仲跻伟就成为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总经理。此后,招商银行开始了一轮信用卡的营销大战,从免年费、申请送赠品到联名卡、刷卡送礼、消费积分,甚至一度还推出过刷卡消费返还现金。台湾信用卡市场上的各种营销手段已经被招商银行应用得淋漓尽致。

  信用卡营销代理公司随后遍地开花,也使得之前申请信用卡极为复杂的程序变得异常简单,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这也是各商业银行拉开信用卡大战序幕的标志。

  2005年,浦发花旗信用卡中心CEO曾宽扬迅速把浦发花旗的发卡拓展到全国主要城市。在最近浦发花旗推出的促销活动中,浦发花旗更是不惜血本。

  而有意思的是,这两个位居中国各商业银行信用卡中心显赫位置的重量级人物,都来自中国台湾地区,使用的“招数”也几乎都是以前的“翻版”。从台湾移植过来的委外营销模式在中国内地落地生根不超过10年时间,但逐步呈现的却不再是简单的市场问题,诈骗、出卖客户信息等都已经偏离了信用卡委外营销的行业初衷。

  银监会对信用卡委外营销公司的恶劣表现已经是忍无可忍。在2005年4月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外部营销业务指导意见》的几个月后,对信用卡委外营销行业的“紧箍咒”作用开始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这似乎是第一次敲响了警钟,作为一项以“高风险、高收益”为特点的创新金融业务,信用卡业务在目前我国个人征信体系缺失、监管法规政策尚不完善的现实环境下,是否存在系统性风险?

  信用卡出现风险预警

  “某些小企业通过正常的渠道贷不到款,就通过帮助员工办理信用卡的方式,办好之后根本没有给员工,而是企业进行透支,实际上是在作为贷款使用,而员工根本不知道情况。一旦这些企业出现问题,银行往往很难追索到透支的款额,形成大量的信用卡不良资产。”在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信用卡分部工作的刘普中对《中国经济周刊》说。

  从商业模式来看,银行卡产业的利润来源有三:透支利息、商户回佣和年费收入。

  2004年底,中国银行卡发行总量7.62亿,总交易金额26万亿元,但消费交易仅6000亿元,只占全部消费额不到3%的份额,其余97%都是现金存取和转账。同时,7亿多张银行卡中95%是年费收入甚微的借记卡,其中的透支利息和年费收入金额非常小,其主要收入来自于商户回佣。而对于7亿多张银行卡的发行量来说,6000亿元人民币的消费交易量无论如何都不足以维持这个产业的生存和发展。

  2005年9月13日,麦肯锡公布了《2005年中国信用卡市场调研报告》,提出了风险预警,称中国发卡商将面临无法盈利的可能性。因为“中国目前的商户回佣率与欧美相比低30%-50%,并且仍然面临着下降的压力。以宁波为例,在发卡商和商家对峙长达半年后,信用卡发卡商最终同意从2005年起调低回佣率,酒店和餐饮业务回佣率从2004年的3%降至2.2%,零售业则从0.8%下调至0.5%。类似这样的发卡商与商户之间的冲突,在上海和深圳等地也发生过。与此同时,随着信用卡用户平均持卡数的持续增长,主卡平均消费量与2004年相比,下降了20%,这无疑是雪上加霜,致使信用卡业务目前无利可图。发卡商为了吸引信用卡用户而授予持卡人过高的信用额度,不仅产生了不必要的资本成本,更显著增加了风险敞口。”

  我国消费者欠债不还的事情并非少见,有时候并非是简单的消费者信用道德问题。如汽车贷款,地方政府为了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内需、刺激消费,鼓励老百姓购车,所以给予银行贷款的便利。但是老百姓一旦购车后,车价大幅降价,到手的车马上就不值钱了,买车者有被欺骗的感觉,他们便以拒绝还款来抵抗。据国内一项报告显示,在2004年中50%的车贷逾期未还。

  “负债消费在国内有政策鼓励的成分,国家为了启动内需,鼓励居民消费。以家庭负债拉动消费的方式,要求有一个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和个人信用体系配套,但我国在这方面差得很远。”业内一位专家表示。

  “死亡之吻”

  “在中国,以目前的速度发展下去,信用卡将成为金融业未来的另一个陷阱,这个陷阱的意义是双重的。对银行来说,它扩大了本身业务量的同时,也增大了坏账的风险;对个人来说,它方便了人们消费的同时,增大了个人财富错觉,孕育着家庭债务危机。”一位专家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自己的隐忧。“这样一来,就会影响到银行财务安全,将影响到未来贷款投资,削弱中国的经济发展。”

  与传统的银行借记卡只有支付功能相比,信用卡具有非计划性个人消费信贷,那么,风险控制与市场推广就显得尤为重要。

  2000年,刚摆脱亚洲金融危机阴影的韩国政府为了拉动内需,通过税收优惠等各种政策鼓励消费者使用信用卡。当年韩国的信用卡发行量达5788万张,相当于以往3年的总和。在信用卡热销的背后,是信用卡公司巨额的手续费收入。他们千方百计扩大信用卡发放数量和范围,顾不上对用户的偿还能力进行分析,连许多未成年人都成了“卡民”,因此,埋下了信用不良的祸根。

  这种局面维持到2003年底,韩国消费者债务拖欠比率达到了创历史记录的11.2%,拖欠债务超过90天的信用卡持卡人已经占到韩国劳动人口的16%。

  台湾地区的信用卡危机也有类似情况出现,据当地媒体报道,台湾银行间为了拼卡量、冲业绩,放宽征信条件,甚至任由业务员做不实的推广,让未经深思的消费者一口气申办多张现金卡。当持卡人欠债短期内难以还清的情况下,基于业务推广的考量,金融机构业务人员会再怂恿对方办卡以还卡债,这无异是让他们再陷入另一个深渊。

  如果国内信用卡恶意透支严重,他们的很大一部分收入被迫用来偿还信用卡债务,政府可能会将信用卡贷款的利率上限压低,同时,面临压力的银行会将信用卡贷款的最低月还款额比例提高。

  “压低利率可能使放款银行无法获得合理适当风险报酬,必须紧缩信用;提高每月最低还款金额则将迫使许多借款人,必须支付短期内可能无法负担的还款金额。”惠誉信用评级机构亚洲区主管马大伟说,“结果却可能导致违约情况快速升高,造成中国金融、社会及经济发展的严重不良后果,形成恶性循怀。”

  虽然,表面上是个人问题的信用卡信贷消费,掌控有误,确实可能成为银行、消费者和经济的“死亡之吻”。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