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银行卡 > 管理专栏_新华信正略钧策 > 正文
 

警惕信用卡泡沫:片面强调发卡量虚增发卡数量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0日 15:06 新浪财经

  文/杨力

  零售业务一直是中国银行业的薄弱环节,银行业务都是以公司业务唱主角,占到营业收入的90%以上。但是随着中国优质企业逐渐向直接融资转型,并且利率自由化趋势逐渐清晰,银行的传统利润来源——存贷利差将逐渐缩小。因此,中国的商业银行已经认识到必须开辟新的盈利空间才能保证未来的发展需要。

  众所周知,在国外银行的收入结构中,个人业务占有重要地位。美国和德国的银行业务收入中,来自个人金融业务的收入都超过了一半,即使是亚洲地区不太发达的印度和泰国,来自个人金融业务的收入也达到了银行总收入的四分之一。而国内商业银行收入中个人业务比例普遍低于10%。从国外先进金融市场的情况来看,个人银行业务中的信用卡业务利润不菲,例如花旗银行的信用卡业务收益就占其纯利润总额的1/3。中国银行业如果要大幅度提升盈利能力,大力发展信用卡业务是众多商业银行的不二选择。

  信用卡业务进入爆发性成长期

  随着中高收入阶层人群迅速扩大,中国部分较发达地区目前的人均收入已经达到了信用消费的收入临界点,信用卡市场已经具备了大规模扩张的条件。根据《尼尔森报告》的相关研究,当一国或地区人均收入达到1900美元时,居民就达到了信用消费的收入临界点。而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2003年中国至少已经有约1.56亿人口的收入水平已经达到2000美元。信用卡业务已经进入了爆发性成长期。

  2003年被称为中国信用卡发展“元年”。根据中国

人民银行的统计,我国信用卡的发卡量由2003年年初的155万张,猛增到年底的544万张,年增长率达251%;2004年的发卡量继续以翻番的速度增长,达到1000万张左右。

  但是在中国信用卡业务飞速发展的背后,我们应该看到这种高速发展带有很大的泡沫成分,表现有三:1,在中国信用卡市场盈利根基还不扎实的客观条件下大干快上,有相当程度的盲目成分;2,在信用卡市场目标客户群的选择上缺乏理性思考,缺乏通盘的战略考虑;3,各家银行在对信用卡业务的考核中,片面强调发卡量,虚增了发卡数量。

  泡沫之一:盈利根基不扎实

  在目前中国市场上,信用卡业务的盈利根基——大量有能力还贷的透支消费人群——还不扎实,整个信用卡市场未来的盈利前景仍不明朗。在这样的客观条件下,各家银行如此热衷于信用卡业务很难说是理性思考的结果。

  信用卡在发达国家确实是银行主要的主要盈利业务之一,收入来源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包括年费在内的各类手续费收入;二是签约商家的销售返佣收入;三是对持卡消费者收取的信用透支利息。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成熟市场上,由于信用卡业务竞争主体众多,年费收入占发卡机构收入占比通常在10%以下,签约商家的返佣收入在20%左右,而透支利息收入占比高达67%。从这些比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大量有透支消费习惯而又有最终偿还能力的持卡消费者是信用卡业务盈利的必要前提。另一方面,持卡人仅仅透支消费还不够,他们还必须要有偿还能力,否则,发卡机构就要面临大量坏账。即使在个人证信系统非常发达的美国,信用卡贷款的坏账也要占到发卡机构成本费用的32%。

  而目前我国信用卡市场的状况则大大不同。根据2003年的相关统计,年费收入是中国信用卡市场的最主要收入来源,平均比例高达55%;其次是利息透支收入,平均比例为22%,第三为回佣收入,平均比例16%。相对于成熟市场来说,我国信用卡市场的收入结构还很不合理。随着我国信用卡市场竞争主体日益增多,竞争逐渐激烈,信用卡免年费或低年费发行是大势所趋,年费收入占比不断下降的趋势可以预期。签约商家销售回佣无论在中国还是在成熟市场上都在发卡机构的收入中占有一定地位(20%)左右,但是指望返佣收入挑大梁也是不现实的。

  因此,中国信用卡发行机构如果要获得稳定的利润来源,提升透支利息收入占比几乎是唯一的选择。但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麦肯锡2005年中国信用卡调研报告的数据显示:中国信用卡持卡人的月均刷卡消费金额不到1400元,其中只有2%的客户经常使用循环信用,85%以上的客户每月全额还款。应该说,中国的消费者并没有透支消费的传统,这点与西方成熟市场大相径庭。更重要的是,透支消费的心理基础是对未来的收入有乐观稳定的预期,但我国社会目前正处在转型期,各行各业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房价、子女教育费用的居高不下,在这样的现实社会发展条件下,片面指望国民对自己未来的收入有乐观稳定的预期从而大胆透支消费至少在短时期内是不切实际的。缺乏这样的客户基础,商业银行指望信用卡业务在中短期内提升自己的盈利水平未免就是一厢情愿了。

  泡沫之二:发卡机构缺乏通盘战略考虑

  目前,我国信用卡发卡机构在目标客户群的选择上还缺乏理性思考,缺乏通盘的战略考虑,这也加剧了信用卡市场的泡沫成分。现阶段各大银行的信用卡中心都把目标客户对准了所谓的“高端人群”,即具有高学历、高收入和高消费能力的“三高人群”。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真正的高收入人群在更有可能是属于那些85%每月足额还款的持卡客户群。高收入人群或许是银行的高价值客户,但却未必是信用卡业务的高价值客户。如果持卡人能够在免息期内足额还款,信用卡发卡机构只能从持卡人那里得到其消费的商家返佣和年费收入(年费收入在当前的银行的信用卡大战中通常会免掉),这部分收入根本不足以抵偿诸如配套设备采购、软件产品开发、系统平台建设等大量前期投入。

  中国信用卡市场另外一个奇怪的现象是:一方面是使用循环信用客户的比例非常低,而另一方面,各家银行在营销信用卡的过程中又纷纷以提高授信额度为招揽客户的手段。市面上最高授信额度超过5万元的信用卡已不在少数,而中银

长城国际白金卡授信额度更高达10万美元。如果这样的“白金卡”持卡人真的是所谓的高端客户,他们是否真正需要这种透支消费信用很值得怀疑。

  泡沫之三:片面强调数量

  中国的商业银行要大力发展信用卡业务。但信用卡业务的盈利仍然遥遥无期,因此发卡量必然会成为银行各级领导的主要考核指标。于是,各家发卡银行都不约而同地祭出了“集团式发卡”(即向某一个集体——企业、政府机关等——所有人提供信用卡的营销手段——编者)的绝招。毋庸置疑,“集团式发卡”具有投入小、发卡量增长快的特点,但是这种营销方式存在着很大弊端,一是难以确认客户真实身份,增加银行潜在风险;二是缺乏对客户的直接沟通,容易造成“死卡”现象,浪费银行资源。在“集团式发卡”营销模式下,有些企业盲目地将一些非定位人群也置身其中,甚至非该企业的人员也利用这样的机会掺杂进来,出现了洗衣房的老太太也能批出金卡的笑话。由于缺乏与客户的直接沟通,很多集团办卡方式发展的客户甚至都不清楚办了什么信用卡,信用卡是做什么用的也不了解,而且是否本人签名也很难确认。更极端的方式是成百上千张的信用卡一摞摞整齐地沉睡在信用卡营销人员的抽屉中。这样发出的信用卡最终成为“死卡”也就不足为奇了。虽然发卡量上去了,领导的政绩出来了,但最终的结果却是银行资源的大量浪费,加剧了整个行业的泡沫。

  因此,对于那些尚未进入信用卡市场而又对这个市场充满期待、跃跃欲试的中国其他商业银行来说,多一分冷静、少几分浮躁,更加理性地审视这个市场、更加现实地评估市场中的商业机会才是应有的科学态度。

  (作者系新华信正略钧策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 供稿:新华信正略钧策)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