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银行卡 > 正文
 

工行今天率先发行芯片卡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6日 00:17 北京娱乐信报

  信报讯 (记者 甄世宇) 中国首张芯片卡将在今天诞生,而一场银行卡换“芯”运动也将由此拉开序幕。

  中国工商银行和万事达卡国际组织将在今天发布一张新概念的牡丹万事达信用卡,记者了解到,这张卡将是国内第一张符合EMV标准的信用卡。

  EMV是目前全球各国或地区最为广泛采纳的芯片卡标准,是由Europay、Mastercard和Visa三大支付卡组织在1994年共同制定的。此后,从磁条卡过渡到芯片卡就成为银行卡业的发展趋势。

  从明年1月1日起,EMV“风险责任转移”政策将正式启动,伪卡风险损失将由收单方和发卡方中没有使用EMV标准的一方承担。比如工行持卡人在没有芯片卡以前到国外只能刷磁条卡,如果发生欺诈事件,工行就要承担这一损失。如果国外游客持芯片卡在中国消费,而中国POS机却只能收磁条卡,消费者只好刷芯片卡上的磁条,一旦发生欺诈损失就要由提供POS机收单的银行来承担。

  中国工商银行赶在“风险责任转移”启动以前发行芯片卡,正是为了防控欺诈风险。现在亚太地区很多市场已普及了EMV标准,并取得良好成效。Visa国际组织亚太区执行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经理张楷淳举例称:“在

马来西亚发行的芯片卡在芯片终端的交易,占到所有交易的85%。而在台湾地区,银行界也已积极更换了符合EMV标准的芯片卡和POS终端,欺诈率直线降低了87%。”

  至于该芯片卡的成本,将在今天发布会上得知。

  中国业界一直采取积极的措施推动中国的EMV迁移,以顺应这一国际大趋势。

  近日,从Visa国际组织传来消息,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全新的EMV POS终端已先后顺利通过测试,并成功完成了首笔EMV交易,成为中国内地首批可受理EMV标准芯片卡的收单银行。此外,Visa国际组织还帮助北京

银行卡检测中心升级为国内首个符合国际标准的EMV实验室,并协助其他银行进行EMV迁移,预计下一阶段在中国市场还将有更多的EMV终端被激活。

  关键词

  芯片卡

  EMV标准的卡片内置一个芯片,其中的个人信息很难被复制,因此具有强大的防欺诈功能,并可实现全球互通互用。而现在国内普遍使用的磁条卡,只要泄露了卡号和卡片有效期,就有可能发生伪卡风险。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