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巫燕玲
用3万~5万元申请一个信用卡外包公司的地区外包,然后年收入50万元?听起来是个不错的想法,可是在业界浸淫已久的陈华并不这么认为。在干了3年的信用卡外包业务之后,陈决定洗脚上岸:“行业环境太差。”
“前两年的信用卡外包产生了成批的坏账。”一位广东银行业资深人士说,“现在不少银行都收缩了外包业务。”近日上海出现的信用卡套现事件,根源之一就是银行将信用卡发放外包,并监控不力,其结果就是让银行进一步收缩了信用卡外包业务。
迄今为止16家已发卡银行中有6家采用外包方式,但由外包服务商处理的卡量不足市场总发卡量的3%。
外包公司生存之道
在与银行签订外包协议,外包公司交纳一定的保证金,然后就可以打着“免担保、上门服务”的招牌去帮助银行发展信用卡用户。外包公司承担透支所产生的坏账风险,得到的是银行年费分成及消费佣金的提成。另外,为了防范恶意透支出现坏账,外包公司一般需与发卡行签订坏账风险承担比例的协议。
为了达到盈亏平衡,外包公司需要达到一定的发卡量。“在早期,根据我们测算,一间外包公司每月要发卡1万到1.5万张,才能盈亏平衡。”上述广东银行人士说。
“一张卡的推销费用也就是80元,但只有卡获批才能得到分成。如果扣掉给员工的提成、管理费用等各种成本,每张卡正常也只赚20元年费。由于竞争激烈,现在销卡利润已经少的可怜了,少的甚至只有5元/张,有些公司根本挣不到钱。”陈说。
由于外包公司的利润就在于和银行分享年费,所以扩大发卡量几乎是外包公司增加利润的惟一途径。而风险也正孕育其中。
为了扩大发卡数量,外包商发展“下线”并形成了多层次代销体系。“问题往往出在下线身上。”上述银行人士说,“外包商难以控制下线的违规行为,而且有些下线还有下线,控制就变得更难,更重要的是,外包商没有动力去监控,因为严格控制风险的话卡量会减少,相关利润也少。”
这些“外包商”刻意包装个人信用信息,提供虚假申请人收入证明,甚至伪造证件,向客户虚假承诺高额透支额度,以骗取客户办卡。
据业内人士透露,早年中国银行聘请的天马公司就是因为这类问题给银行带来了坏账损失太多最终中止合作。尽管当时每张信用卡的透支金额不算大,但是由于数量大,造成的损失仍然接近百万。
另外一个例子是,1999年初,广东民惠公司与中国建设银行广东分行签约,发行民惠龙卡,成立第一家联名卡营销公司,并提供多种商务服务。但一段时间后,民惠龙卡由于虚假承诺,导致众多客户投诉建行,以至于建行只有决定停止与之合作。而其与农行的合作,也出现了代理承诺只要交一些手续费,可以帮客户开多张卡的问题。
而更有甚者,即是所谓的“黑中介”。他们往往和银行没有任何协议,只以团办的形式在获取申办者的个人资料后,然后通过信用卡的透支功能获取不正当的利益。
银行监控之法
由于银行间缺乏信息共享,一个人可从不同银行申领到若干张信用卡,透支额度加起来可能高达月收入的10倍以上。“目前一人多卡的现象十分常见,其中蕴涵的风险也很大。”上述银行人士表示。
有消息称,《银行卡条例》将在2005年年内出台,其中信用卡月透支额将取消5万元上限。“一旦取消发卡上限,对于外包中介的控制将要更严格。”资深银行人士认为,如果信用卡额度提高,那么就意味着客户可以进行大额套现。金额越大,意味着银行的风险也越大。
目前各大银行采取的是收缩战线的方法,记者日前致电四大商业银行广东省分行,均被告知没有与外包公司合作。
其实在国外,通过信用卡外包公司发卡是很正常的方式。“现在国内正是信用卡市场开拓期,引进外包公司有利于扩大市场占有率,但前提是信用卡外包公司必须专业和值得信赖。”一位股份制银行信用卡中心人士说。
而陈的意见则是,“如果外包公司和银行可以分享刷卡扣点,只要客户用卡,销卡员就有利润分成,那么销卡员就会全程管理和经营自己的客户,积极发展优质客户。那比任何监控都有效。”
而上述广东银行资深人士则认为,信用体系的不完善是外包监控难的根本问题,当前应先行解决信用卡授信和信用记录的联网问题。
相关链接
上海信用卡套现事件
6月中旬,有媒体报道上海出现信用卡套现事件。据报道,信用卡套现是指收取3%~8%的佣金,利用空头公司虚假交易,不作任何核实、随便签个名就可以在持卡人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将信用卡上的金额划走,并且当场套现。上海银监局对此事密切关注,并且表示要加大治理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