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钟内刷出假卡 信用卡真的好脆弱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12日 18:00 《互联网周刊》 | |||||||||
近期发生的“信用卡大泄露事件”只不过是信用卡安全问题的“冰山”一角 本刊记者|辛云勇 身为一家知名IT公司部门主管的刘斌至今仍心存不安。2005年6月22日下午,刘斌接到招商银行打来的电话,告知他Visa已通知银行,他的个人资料可能泄密,现有的信用卡停止
万事达卡国际组织早在2005年6月17日晚就已经宣布,一名黑客高手侵入了“信用卡第三方付款处理器”的网络系统,可能造成包括万事达、Visa、American Express和Discover在内的各种信用卡多达4000多万客户的数据资料被窃,其中万事达信用卡客户有1390万个,Visa信用卡的客户则多达2200万个。 刘斌是其中少数的中国客户之一,尽管大半个月已经过去,但对发卡行和卡组织的暧昧态度,刘斌仍有怨言。对于卷入这一事件的几家中资银行信用卡中心来说,过去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国内对信用卡使用安全的不信任情绪迅速蔓延是最令他们头疼的。“现在还在做一些安抚和补救工作,”某国有商业银行信用卡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 发生在美国的“泄密事件”仍在调查过程中,但泄密的关键环节已经清楚,一家叫CardSystems的公司非法储存信用卡交易资料,从而导致黑客得手。而这家公司专为万事达、Visa等国际卡组织做中间业务,每年处理的信用卡交易超过150亿笔,它在由发卡行、收单行、商户以及卡组织为主要要素形成的信用卡产业链条中处于“商户到收单行”之间的环节。在不少信用卡专家看来,这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一个环节。而在更多的显形或隐性环节中,信用卡安全隐患同样无处不在。 信息泄露可能从制卡开始 董铮做了5年多的商业银行外部营销业务,用业内人士的说法,就是信用卡委外代理业务或是委托营销业务,主要分包发卡行在信用卡申请和推广两个环节的工作。他经历了信用卡委外业务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应该算是元老级的业务人员,自称对信用卡感情很深。 但在2005年5月,董铮决定退出这一行业。在他看来,目前国内的市场环境,已经越来越不适合信用卡委托代理业务的发展。“目前这个行业竞争太激烈了,很多委外公司找不到赢利点,导致一些委外公司在经营思想上出现了偏差。”有不少信用卡委外公司开始越来越偏离本来的业务范围,凭借行业资源和对银行办卡程序的熟悉,干起帮人套现的“桌面下”的生意。 另一方面,一些相对正规的信用卡营销代理公司盲目求全求大,忽视了基础业务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国内信用卡委外代理的种种问题开始暴露出来。“专业性不强、盈利模式单一以及管理混乱等等都让其距离合格的银行服务商越来越远。”在董铮看来,随即而来的便是不少商业银行对委外代理业务采取了封杀态度。董铮称:“即便是以委外为主发展信用卡营销的银行,委外政策也一直在缩紧。” 在经营手段上面,部分委外公司的一些做法已经开始直接伤害到发卡行。“有些委外公司的业务人员在做信用卡代理销售的过程中,把客户资料私自截留。”董铮告诉记者,这些资料有的卖给其他商家,导致客户资料外泄。但最为可怕的是这些业务人员有可能跟假卡集团勾结起来制造假卡,然后不断透支。 “客户资料一般来说是由发卡行保管,但不少信用卡客户都有过被其他商家骚扰的经历,很多都是在委外发卡环节资料泄密造成的。”董铮说道。 而在制卡环节,信用卡磁条信息同样存在外泄可能。目前全球市场上,磁条卡仍然唱主角。国外发卡行制卡流程一般是发卡行向卡生产制造商下单,之后将一批批空白卡交给制卡公司写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