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银行卡 > 正文
 

每日经济新闻:发卡泛滥 银行恐陷信用之黑洞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16日 11:19 每日经济新闻

  霍中彦

  对于信用卡大额套现,上海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银行卡专家认为,发卡行发卡过滥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这种行为。他认为,目前国内信用卡发行的情形,有些类似于美国上世纪70年代出现的“信用泛滥”,即银行争相向客户发卡,使得一人多卡成为惯常现象,这在某种程度上便利了信用卡套现。

  外包发卡控制不力

  在网络上某些信用卡套现的广告中,往往伴随着“代办发卡”的“一条龙服务”。在一家上市银行的银行卡中心负责人看来,这反映出银行对信用卡发行外包商的控制相当薄弱。他表示,外包发卡的模式运用不当,是银行信用卡过度发行、客户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

  “那些打广告‘代为办卡’的机构,大多是假外包商。”他透露,目前不少银行采用外包方式发卡,但由于对外包商控制不力,外包商竟然开始发展“下线”,形成了多层次的代销体系。

  “问题在于,这一行业没有一个统一的行业标准,也没有具体的部门来规范。”他不无忧虑地说,现在有些所谓的“外包商”,不过是几个人花几万元注册一个空壳公司,就能做起底层的信用卡代销。银行对这些公司难以控制。

  随着外包商的层层转包,各种申请信用卡的“猫腻”也逐渐增多。这位人士透露,不少打广告的“外包商”之所以能够有把握承诺办成信用卡,是因为他们往往能够“创造条件让申请人材料达标”,这些手法包括制造虚假的申请人收入证明,更有甚者将申请人挂靠到自己开的空壳公司上进行批量申请。

  另一家银行的上海分行信用卡中心负责人也承认,目前不少银行对外包商的控制的确“有些问题”。“但没办法,现在发卡的竞争实在太激烈了。”他表示,外包目前是低成本快速扩张的一条路径。

  一人多卡已成风潮

  由于不少信用卡套现资金往往被当作流动资金贷款使用,所以单张信用卡5万元的上限额度通常不够用,这时“代办机构”一般会给客户一次性申请多家银行的信用卡。眼下“一人多卡”司空见惯,这些动作也难以引起银行警觉。

  “持卡量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我们考察客户信用主要看交易记录。”广发行上海分行信用卡负责人表示,只要监控下来客户刷卡还款数据良好,即可认定这位客户的信用资质不错。

  一家股份制银行的上海分行银行卡中心负责人的观点,在业内具有一定代表性:如果客户已经有了其他银行的信用卡,这表明他已经通过了其他银行的一道审核,说明其信用资质不错,所以银行反而倾向于向这类客户发卡。“我们主要监控的,还是客户买东西的记录。”他说。

  在这种心态驱使下,“一人多卡”已成风潮。上述资深银行卡专家表示,自己在新加坡工作时,个人申请信用卡的总额度,不能超过个人月收入的两倍。

  “新加坡有非常完善的征信体系,但中国现在还没有。”他说。受访的信用卡负责人均表示,虽然可以从上海的个人征信系统查到信用卡申请信息,但信息并不完整。

  套现促银行反思

  信用卡套现虽然如业内人士所言处于“民不告,官不纠”的状态,但这一问题折射出信用卡行业存在的种种弊端,正促使银行开始反思既往的某些做法。

  一位参加了上海银监局6月7日信用卡会议的银行负责人表示,由于难以控制外包商的行为,该行已经取消了外包发行,转而自己成立营销中心。

  上海银监局一位官员表示,目前银行普遍加大了对外包商的控制力度,将外包商的指定权统一收规总行。

  而有些银行则从一开始就选择自营,如招商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等。浦发行信用卡中心市场营销部一位负责人表示,该行只有分行和直销团队两个发卡渠道,并且所有营销人员都要对信用卡申请人进行当面审核,而不是仅凭身份证复印件就放行。

  与花旗银行合作的浦发行卡,倾向于审慎地选择客户。“我们通常不会给客户发很多张信用卡,假如客户已经持有多家银行的信用卡,浦发会把这一因素纳入审核考虑范畴,对这类客户会更加谨慎。”她说。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信用卡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父 亲 节
送给父亲节日礼物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