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礼品、现金、境外旅游……近两年来,市民身边屡屡爆出持卡消费的惊喜。3日,记者从成都银行卡同业会获悉,截至5月底,成都的持卡消费额已超过60亿元,预计全年将突破150亿元。看来,经过近20年的漫长培育,市民的刷卡意识终于“破冰”。然而,一银行高层却苦笑:“最担心的是,耕好地后收获的是别人。”据悉,日趋激烈的同业竞争,加之2006年底可能会全面挤入中国的国外银行卡业务,让成都各银行不得不精心“备战”。
起步
信用卡渐成热点
从存折式的“借记卡”,到条件苛刻的“准贷记卡”,再到具有透支功能的“贷记卡”,为了培养市民持卡消费的意识,成都银行花了近20年的漫长时间。
据成都银行卡同业公会业务运行部主任雷震介绍,早在上世纪80年代,银行卡就在成都出现了。当时的“借记卡”类似于存折功能,办理也基本上要到柜台上,很少有市民去办理。
1989年6月1日,中行推出第一张有透支功能的长城信用卡,要求持卡人交存一定金额的备用金,当备用金账户余额不足支付时,在规定的信用额度内持卡人可以透支,被称为“准贷记卡”。由于办理条件苛刻,该卡当年仅仅发出100张。
一年后,工行也推出牡丹信用卡,提供5000元和10000元两种透支额度。
两家银行信用卡的推出,引起了成都市民极大的好奇,闻风来咨询办理的人络绎不绝。不久后,农、建、交三行也开始推出了信用卡。
发展
POS机推动银行卡消费
1994年后,银行加大用卡环境投入,ATM机越来越多,市民使用银行卡也越来越方便,主动到银行办理银行卡的人倍增。出于对风险控制的考虑,信用卡一直局限在小范围内发放,让不少有心办理的市民失望而归,但办理门槛低的“借记卡”自此春风得意,彻底取代传统的存折,成为市民手中常见的便携支付工具。
刷卡结账的POS机出现,加快了银行卡发展步伐。1997年,工、农、中、建、交五大银行携手订盟,约定“盟友”间可以共在一机上划卡,联网通用,并组建“成都银行卡同业公会”。后来招商、光大、邮政储蓄三家银行又加入,合称“老八行”,发出了当时市民手中绝大部分银行卡。
现状
群雄角逐“银行卡市场”
2000年底,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招行6家银行发卡量已达502万张,成都市民全年持6家银行卡刷卡购物消费达10.67亿元,银行卡“朝阳形象”毕露。但各发卡银行还没来得及享受这份喜悦,激烈的竞争随之即来。
2002年,成都已经有14家银行在发放银行卡,银行促销活动也逐渐大规模出现。“刷卡有奖”等让市民觉得不可思议的“实惠”不期而至。
2003年开始,成都各银行间围绕银行卡的竞争公开化,不仅“免手续费”、“减免年费”等活动,刷卡消费还可以获赠礼品、现金,换取保险,甚至出国旅游。
在市民不断赚得银行卡实惠的背后,银行却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局面。由于信用卡竞争日趋激烈,一些银行甚至采取了降低办理门槛的高风险运作:只要客户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单位,即使没有担保人也可以办到具有透支功能的信用卡。
与此同时,囊“信用卡”、“打折卡”、“救援卡”于一身的新型银行卡的介入,也加剧了竞争的惨烈程度。
展望
“洋卡”明年全面抢滩
以收取手续费为主要盈利模式的银行卡,由于使用环境打造周期长,至今也没有进入期待的“回报期”。但更残酷的事实却没法回避:按照加入WTO的承诺,中国银行业要到2006年年底全面开放,届时,“洋银行”、“洋银行卡”可以顺畅地挤入中国,参与竞争。
工行四川省分行营业部银行卡业务部的总经理助理邓晖介绍,当前几家跨国银行卡公司控制了全球的银行卡标准,竞争优势明显。如果这些国际银行卡巨头进入成都,很可能凭借成熟的国际化服务夺走不少客户。
为了保护好自己的市场,成都各银行必须尽快提高自己银行卡的品牌价值和服务水平。“花了近20年,好不容易把土地耕好了,现在想收获果实还要打上一仗。这就是市场经济的竞争。”邓晖感叹。
早报记者 潘一丹 摄影 向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