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功能互抄袭 应加强特色创新和专利保护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16日 08:49 新闻晨报 | |||||||||
信用卡功能互抄袭 国内银行卡应加强特色创新和专利保护 □晨报记者李强
沪上某商业银行私金部主管俞先生的身上有7张信用卡,除一张本行VIP信用卡外,其余的都是他行信用卡。俞先生说,这主要是为了便于及时获悉他行信用卡服务功能的更新情况。业内知情人士透露,因竞争关系,交叉持卡现象在银行业内已是相当普遍。 交叉持卡凸显竞争激烈 一位国有银行人士说,目前各家银行都不惜投入,把信用卡业务看成未来利润的增长点。但国内银行在信用卡业务上并没有丰富经验,如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取自己的市场份额,就必须知己知彼、取长补短。“为了本行信用卡的发展,很多行长都是身揣多张其它银行的信用卡”。 纵观近年国内信用卡的发展历程,我们会发现,在一家银行推出某种创新服务模式后,其它银行一般都会迅速跟进。比如,深发展在国内首家推出可使用密码的信用卡后,各行也纷纷跟进“密码卡”;信用卡抽奖本是一种信用卡发卡的促销手段,自从被第一家用过之后,便成为业内惯例等等。 一位股份制银行卡中心的人士说,由于交叉持卡,各行信用卡功能比较趋同。其实,简单的互相模仿,很难取得好的效果,且容易引起恶性竞争。 特色致胜还靠专利护航 高度集中的交叉持卡现象,折射出了当前信用卡市场竞争激烈的现状。各家银行已从埋头发卡转向注重信用卡的功能完善上。为此,国内银行不惜出让部分股权,与国外金融机构在信用卡领域展开合作,如,花旗与浦发行、汇丰与上海银行、汇丰与交通银行等。 工行有关人士指出,金融产品说到底是一种虚拟的服务方式,而非实体产品,没有多少难以攻克的技术难关,模仿起来相对容易。这也是国内银行业服务多以规模取胜、而非特色取胜的原因。 比较来看,外资银行则更重视对其金融产品专利的保护。外资银行会在中国抢注其电子银行“核心技术”的专利,而国内银行就没有这么老道。另外,国内目前尚缺少一部有关金融产品专利保护的法规,这也制约和影响到国内银行业金融创新的积极性。 不过,国内银行已意识到并开始培育这方面的理念。如工商银行日前推出某“理财工作室”,其业务模式走在业内前列,并已到有关部门注册了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