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产品的本质:固定收益+金融衍生品

2013年12月27日 14:25  新浪财经 微博

  结构性产品,其英文为structure product,从广义上看,是投资于不同风险收益特性标的的金融产品,一般意义上专指是指既投资于金融衍生产品又投资于固定收益类产品的金融产品。一个简单的理解是,结构性金融产品=金融衍生品+固定收益类产品。

  结构性产品没有固定的形式,他可以是债券,可以是基金,可以是保单,也可以是投资计划,目前为国内投资者所熟悉的是银行理财产品。故一般在我国说结构性产品,是专指结构性银行理财产品。

  由于结构性产品可以看成是金融衍生品和固定收益类产品的组合,故其符合马科维茨方差均值模型,风险收益特征由这两个部分的风险收益特性及其占比决定。如果金融衍生品本身的风险高,而且结构性产品投资于金融衍生品的资金占比高,结构性产品的风险就高;如果金融衍生品本身的风险低,而且结构性产品投资于金融衍生品的资金占比低,结构性产品的风险就低。此处的风险,是指的最终到期收益率的不确定性,而非亏损的可能性。一般来讲,金融衍生品的收益高于固定收益产品的收益,投资于金融衍生品的资金占比高的结构性产品的收益相对较高,而投资于金融衍生品的资金占比低的结构性产品的收益相对较低。结合以上两方面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风险较高的结构性产品最高预期收益率较高,风险较低的结构性产品最高预期收益率较低。

  金融衍生品包括远期、期货、期权和互换等多种形式。一般用于结构性产品的是期权。嵌入机构型产品中的期权可以是买权(Call option),也可以是卖权(put option)——对于卖权而言,投资者至多损失期权费,承担的风险有限,基于此的结构性产品风险不是很大——投资者总可以在投资前明确,最坏的可能引致的最大亏损基本是确定的。而对于卖权而言,投资者的收益是有限的,至多是期权费,但承担的风险确是无限的——一旦标的资产的价格符合买入期权者的判断,超过了期权费,卖出者将会承担亏损,超过得越多,亏损得越厉害。故基于卖权的结构性产品一般投资者的最大损失都很大,甚至超过了投资的本金,典型的例子如KODA产品。

  结构性产品风险即收益的不确定性基本上来自于期权投资,故其设计实际上就是期权的设计,典型的设计包括:收益结构的设计、赎回权/终止权的设计、转换权的设计等。一般这些设计越多,结构性产品也就越复杂,投资者对这些产品的属性就越不清楚。非但如此,即便是部分外资银行的销售人员,也不清楚——实际上,部分外资银行的结构性银行理财产品并不由外资银行开发,而是外资银行向国际投行引进结构性票据代销,如前面提到的某外资银行的QDSN系类,其QDSN实际上就是“Qualifi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 Investorstructure Notes”(合格境外投资者境外结构性票据)的缩写。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习近平在毛泽东诞辰座谈会的讲话(全文)
  • 体育英超-曼城2-1利物浦 曼联3-2 阿森纳3-1
  • 娱乐加藤鹰忆战7千女优AV路:为生活不停做爱
  • 财经楼市遭遇假性降温 明年房价或爬缓坡
  • 科技首批虚拟运营商牌照蹊跷:巨头缺席
  • 博客中南海摄影师还原毛泽东真实晚年生活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大四女生背影照征友 网友求转身(图)
  • 罗天昊:中国保护耕地到底为什么
  • 黄有光:个人与社会能否增加快乐
  • 孙立坚:2014经济改革切入点在哪里
  • 叶檀:高净值人群集体离巢值得警惕
  • 徐斌:农地流转是农民成体面职业前提
  • 刘杉:2014的确定与不确定
  • 成明:CPI已不能反映价格水平涨跌
  • 华生:政府大包大揽的代价会越来越大
  • 张炎夏:我们离大农业有多远
  • 黄祖斌:中国实现和平崛起的三大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