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国立:赤膊上阵改变中行内外困局

2013年12月12日 01:29  第一财经日报 

  李静瑕

  “银行不是泡泡糖,不比谁吹得大”,“穿着西装不如赤膊上阵”,“银行品牌就像红酒,是靠年份积累的,急不得,需要沉淀”。

  这些务实而不失幽默的比喻,让这位长相颇似香港一代明星姜大卫的中国银行董事长田国立成为今年银行业界最为关注的“明星”。

  2013年5月,田国立从中信集团转战执掌中行,上任之初,市场对于田国立是否能够扭转中行“内外交困”的格局持有诸多疑虑。田国立对经营银行的上述理论,被认为非常接地气,而这些接地气的言论也概括出了田国立执掌中行的发展战略。

  针对中行境外业务增速下降、对内转型未见成效的“内外困局”,田国立提出了“国内业务国外做,国外业务国内做”的战略,拟打通国内外业务,发挥中行全球化的优势。其中,打造“走出去”企业首选银行就是全球化的目标之一。同时,2013年也是中行连续第三年入选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

  2012年,中行走过了一百年的历史,国际化也成为中行最具特色的标签。不过,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中行的境外业务受到一定的冲击,此时中行也做出调整,调配资源对内转型,不过这个转型并未能够让中行在国内市场上有更好的发挥,相反在2012年,中行总资产被农行超越,失去了四大行中老三的地位。

  此时的中行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一位券商银行业分析师就表示,中行能否突围,主要还是看是否能够更为灵活推进银行转型。

  打通内外、全球化发展的战略中,将中行打造成为“走出去”企业的首选银行,是田国立提出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2013年前三季度,中行累计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达到2.67万亿元,同比增长56%。9月份,中行还首家独立编制人民币国际化相关指数“中国银行跨境人民币指数”。11月,中行金边分行获柬埔寨中央银行批准,成为柬埔寨本地和跨境人民币业务清算银行。

  2013年前三季度,中行新设海外机构12家,9月末,中行海外机构已经达到625家,覆盖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及37个国家,设立中国业务柜台10家。同时,三季度末,境外机构资产总额、税前利润分别为5846亿美元和48.32亿美元,在集团中的占比分别达到24.72%和18.50%。

  如此来看,田国立对中行全球化服务的战略定位,正在逐步消除市场对其推进中行转型的疑虑。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明年放假安排公布 除夕不再为法定假日
  • 体育三星杯唐韦星胜李世石 中国包揽年度6冠
  • 娱乐北漂女歌手遭快递员劫杀 凶手被执行死刑
  • 财经低退休年龄群体或先延退 多为体力劳动者
  • 科技电信4G最快明年初公众“试商用”
  • 博客老外让人发狂的名字 盘点中国禁片(图)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青年弃万元工作当北漂:理想就是买房吗
  • 徐斌:退休公务员的甜蜜日子长不了
  • 刘杉:7%增长目标更靠谱
  • 张化桥:谁是中国的巴菲特
  • 张炎夏:计划生育只适合计划经济
  • 刘军洛:1987年全球性股灾很快会重演
  • 陶冬:日元进入了新贬值轨迹
  • 苏鑫:任志强扮优雅卖书
  • 官建益:创业板禁借壳是类特区优势
  • 宋文洲:揭穿安倍经济学三支箭的真相
  • 姚树洁:解读奥巴马给曼德拉的悼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