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银行携七大股东砸30亿闯入银行电商战

2013年08月02日 01:40  第一财经日报 

  章文贡

  [ 民生电商成为第一家与商业银行形成对应关系的银商紧密合作型企业 ]

  自2012年6月“善融商务”平台正式上线,建行以银行身份闯入电商圈之后,短短一年时间,银行与电商之间的争夺战再次升级。

  《第一财经日报》获悉,认缴资本金高达30亿元人民币的民生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民生电商”)即将在深圳前海注册。公司发起人为民生银行的七家主要非国有股东和民生加银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民生加银资管”)。

  此前,包括建行、农行等在内的商业银行都曾“试水”电商平台。不过,这些银行旗下的电商平台均未注册为独立法人,且运营多由各家银行的电子银行部负责。而民生电商是一家独立法人。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银监会创新监管部副主任尹龙将出任民生电商总经理一职。

  具备法人资格

  商业银行开办电商平台并不是新鲜事。对于善融商务,建行将其定位于“亦商亦融”,从现实来看,这一电商平台的重点更集中在“融”上。原因在于,与其他电商相比,建行的优势在于金融业务。

  “除了进行买卖交易,企业或个人可能还会有贷款的需求。但贷款时,往往遇到难以提供诚信证明材料的问题。”建行电子银行部副总经理刘建忠表示,善融商务出现后,平台上的交易记录,就是一份很好的资质证明材料。

  如此一来,一方面,建行通过收集平台上的交易数据,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另一方面,企业或个人利用以往的交易记录,也能很方便地获得贷款。

  但根据现行的《商业银行法》第四十三条,商业银行不得向非自用不动产投资或者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这意味着,若将“善融商务”设立为一家独立法人企业的话,建行将难以持有其股权。

  建行人士透露,目前,善融商务还并不是独立的法人机构。建行的这种创新,在监管上属于报备制,而非审批制。

  民生电商的发起人为民生银行的七家主要非国有股东单位和民生加银资管。民生加银资管由民生银行旗下民生加银基金出资设立,根据有关规定,民生加银资管并不存在持有工商企业股权的障碍。股权高度分散的民生银行,此次通过七大股东和孙公司共同发起,设立国内第一家与商业银行形成对应关系的银商紧密合作型企业。

  根据规划,民生电商将利用民生银行庞大的中小微客户规模和牢固的客户关系基础,发挥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与民生银行的互补与协同作用,促进互联网金融与电子商务的有机和有效结合。

  银行、电商短兵相接

  今年3月,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在接受采访时,就曾透露过民生银行搭建电商平台的思路:借助电商这个平台,提高产业链金融、供应链金融的效率,把现在产业链金融的部分环节搬到线上。而不是做成传统银行业务的电子化。

  在民生银行内部,产业链金融被提升至全行的战略高度。而此次民生电商的成立出发点之一,就是要搭建实现产业链交易高效撮合的平台。

  与民生电商不同,当前大多数银行系电商平台,成立的出发点是将银行存款、贷款等业务,搬到网上,实现“存贷汇”的网上重生。

  近年来,以第三方支付公司、P2P公司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企业蓬勃发展。这些企业开始借助其广阔的交易平台和庞大的交易数据进入银行传统的结算、信贷等领域,挤压银行的生存空间。

  “银行利润规模庞大,现阶段倒不十分在意这些企业切走的蛋糕。”一位国有大行电子银行部人士称,但从长远来看,第三方支付、P2P、阿里小贷等企业,将严重分流银行的现有客户群,对银行产生巨大的威胁。

  交行董事长牛锡明就判断认为,未来十年,互联网金融将会颠覆银行业的经营模式。

  就现阶段来讲,作为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措施,各家银行普遍采取了设立电商平台的方式。

  而电子商务平台这块市场也十分广阔。艾瑞咨询[微博]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8.1万亿元,增长27.9%。前不久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实现“十二五”后三年信息消费规模年均增长20%以上。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湖南公布瓜农死因:外力诱发血管破裂
  • 体育亚锦赛男篮一队11年首负韩国 3分14投0中
  • 娱乐传邓文迪聘律师追分手费 总价4400万美元
  • 财经百城房价连涨14月 中房协上书要求稳预期
  • 科技中移动今年不推廉价iPhone
  • 博客司马南:我朋友也有信王林大师的
  • 读书数额巨大遭质疑:中国对外援助60年变迁
  • 教育南京一大学生威胁老师给高分 高考录取
  • 陶冬:手头有钱现在该放在哪里
  • 水皮:楼市调控口径为什么会大变
  • 孙立坚:宏观经济四大问题的政策建议
  • 赵伟:克强经济学必须直面的一道难题
  • 江濡山:钱荒背后的金融黑洞有多大
  • 周天勇: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点在哪
  • 小赢妇:主宰中国人命运的两市
  • 叶檀:面对高房价 央行不应推卸责任
  • 董少鹏:谁给中国经济植入悲催基因
  • 陈思进:中国经济的特种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