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543工程:上海浦东发展银行锁定五大信贷板块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14日 10:39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林小川上海报道

  2006年,浦发银行贷款不良率有所下降,但不良贷款依然增加近10亿元。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600000.SH)副行长商洪波在近日的2007年初浦发全行工作会议中透露,2006年浦发全行后三类不良贷款余额为84.40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83%,比上年下降了0.14个百分点。

  然而,虽然不良贷款率持续下降,但是不良贷款余额比年初上升了近10亿元,是近年来不良贷款净增较多的一年,特别关注类贷款近34亿元。

  据接近浦发高层的人士透露,商洪波强调,部分浦发银行分行不良贷款上升明显,风险暴露比较集中;还有部分分行在客户准入上把关不严,对一些经营管理不善的民营企业、集团客户投入较大,出现重大风险事件。这说明浦发在客户准入、授信审批和贷后管理环节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他提醒与会人士在2007年要尤其关注浦发的信用风险管理任务。

  不良贷款余额增加

  商洪波表示:2006年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均控制在2006年年初制定的84.8亿元和1.85%的计划之内。全行风险资产占比为68%。

  “双降目标并不容易实现。”某

证券公司证券分析师表示,由于2006年银行贷款速度增长较快,因此不良率可以控制,但贷款余额却可能继续上升。

  不过,也有分析师仍然认为浦发的业绩颇为乐观,浦发不良指标都控制在较为合理的比例之内。

  此外,浦发2006年贷款增长速度在同行内表现“突出”。

  商洪波在上述会议上透露,截止到2006年末,浦发银行贷款余额为4609亿元,全年新增贷款840亿元,贷款增幅为22.30%。

  信贷结构在行业结构、地区分布、产品组合有了较大改善,例如公共基础设施行业的结构占比比年初增加2.5个百分点,交通运输和电力燃气自来水行业贷款余额分别增加70亿元和43亿元。从地区构成结构看,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区域贷款总量占到全行总量的46%,年度贷款增幅超过全行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

  “浦发银行的存贷款规模扩张速度在上市银行中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海通证券的一位分析师认为,贷款快速增长拉动主营业务收入提升。浦发银行公布2006年度未经会计师事务所

审计的财务数据,2006年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95.5亿元,净利润33.5亿元,同比增长25.9%、30.87%,业绩优于市场预期。

  贷款有保有压

  年初,央行就向各家银行下达了今年信贷控制规模。浦发因此提出了“543”信贷业务发展目标和结构调整目标,即积极支持五大板块、有控制发展四类业务、严格限制三项授信。

  商洪波在上述会议上表示,涉及国计民生的垄断型行业、不可再生的资源性行业,具有自偿现金流的贸易融资业务、具备成长潜力的中小企业融资和住房按揭等五大板块将进行积极支持。力争在五年规划期内五大板块的业务占比提升到全行信贷资产的50%以上。

  另外,对于中长期贷款、房地产贷款、省内跨市异地授信和票据业务等四类业务将会进行有效控制。

  知情人士透露,2006年末,浦发中长期贷款余额达到1600多亿元,占全部贷款的36%,比年初增加5.5个百分点,根据今年的业务计划和流动性管理要求,浦发的中长期贷款只能保持适度增长,而且应主要投向于现金流稳定、具备资产证券化条件的项目贷款。

  对于房地产贷款,则是积极支持符合基本条件的、能促进银行住房按揭发展的住宅开发贷款,并对按揭配比要严格要求;对于商业房地产开发贷款以及经营性物业贷款,将对市场环境进行缜密调研和计划,在此基础上予以适度开展。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有效控制,浦发将对另三项授信“严格”控制,分别是跨省异地授信,主业不清晰、经营不规范的民营企业授信和经营不善的上市公司授信。

  异地贷款的控制迫在眉睫。截至去年年末,浦发各分行还有异地贷款128亿元,不良贷款率竟然超过10%,跨省异地授信是近年来浦发信贷管理中的难点和重点,因此浦发银行总行要求各行在去年异地授信分类管理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异地授信业务的压缩和清理。

  另外,上市公司授信的风险也进一步体现。去年年末

证监会公布了88家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金的名单,浦发竟涉及34家,贷款金额达到24亿元。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