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两年时间40家战略投资者 广发行股权争夺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8日 11:09 财经时报

  两年的时间里,广发行陷入了对40家战略投资者的“海选”车轮大战中

  自2004年底广东发展银行(以下简称“广发行”)启动财务重组计划后,境内外金融“大鳄”对其股权的争夺便波澜不断,这场未见硝烟的“战争”,历时两年方尘埃落定。

  热捧“烫手山芋”

  经过几个月的清产核资后,2005年3月,广发行引入战略投资者事宜提上议事日程。根据清产核资结果,广发行不良贷款净损失300多亿元,这样的数据让广发行看似一个“烫手山芋”,但即便这样,广发行依然受到热捧。

  战略引资意向一出,众多国内外的“追求者”闻风而动。当时,平安集团一度被传为入股大热门,并被预言要为其打造金融控股集团的战略再下一城。

  然而,竞争实在太过残酷,与广发行洽谈的战略投资者多达40家,广发行陷入“海选”车轮大战中。

  经过多轮艰苦谈判和筛选,入围者所剩寥寥。2005年11月,花旗集团、新加坡星展银行(DBS)、法国兴业银行、荷兰银行、

平安保险等递交了竞标书。

  作为全球最大的金融机构之一,花旗集团在此轮中国银行业引入海外战略投资者的浪潮中,并未占到太多便宜。此次入股广发行,花旗是最后一个入围。

  不过,在那时,即有知情人士透露,花旗集团因出价高有望在最后的角逐中胜出,而之前呼声很高的DBS出价较低,可能会出局。

  广发行股权争夺战由此逐渐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三股力量共同角逐广发行85%的股权。花旗集团为首的竞标团出价241亿元人民币,花旗计划持股40%;法国兴业银行为首的竞标团出价235亿元,法兴持股24%;平安集团团队出价226.1亿元。

  按照上述竞标方案,花期集团和法国兴业银行都将打破单个外资持有金融机构股权20%的上限。

  银监会“令剑”掀波澜

  出乎意料的是,2006年4月18日,中国银监会给广东省政府的一份公函,使得花旗集团和法国兴业银行陷入了尴尬境地。

  银监会认为,突破外资持股上限会带来“麻烦”,因此希望能在目前监管条例准许的范围内(单家外资对中资银行的持股上限为20%,多家上限为25%),继续对广发行重组并引入合格境外投资者。

  无奈之下,花旗集团和法国兴业银行只能调整竞购方案。花旗必须把原来打算持有的40%股份退出约20%给其合作者,新的投资者中国人寿乘机进入;法国兴业银行持股的比例从24%下调至19.9%,减持的股份由宝钢和中石化集团持有。

  平安集团一度被传已退出竞争,但事实上,平安集团丝毫未放弃努力。在新一轮竟标中,为增加竞争筹码,平安集团在新的标书上附加了一项特别承诺——即以现金形式赠予广东省政府数十亿元人民币,助其解决广发行坏账。加上此次捐赠的数十亿元后,平安集团为竞购广发行控股权所出的报价将由之前的226亿元,增加到236亿元以上。

  2006年11月16日,花旗竞标团最终宣布已与广发行签署协议。花旗集团与IBM信贷、中国人寿、国家电网、中信信托、普华投资等共出资242.67亿元,认购重组后的广发行85.5888%的股份。

  其中,花旗持有的股权为20%,中国人寿20%,国家电网20%,中信信托12.8488%,普华投资8%,IBM信贷4.74%。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