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摩根大通为何转制法人银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3日 01:25 东方早报

   12月11日金融全面开放日,渐行渐近。根据银监会《外资银行管理条例》(讨论稿),开放日后,在华外资银行必须注册为法人银行方可全面经营包括信用卡在内的人民币零售业务。花旗、汇丰、东亚、渣打、恒生等专注于零售业务的外资行已有不少明确表态“配合”,尽管转制代价不菲。

  但这时,身为“投行”的摩根大通却也表示:愿意转制。是多此一举还是另有图谋?

  12月11日金融全面开放渐行渐近,外资银行与

银监会的博弈正进入最后阶段。在与银监会进行了一次会商后,摩根大通资金管理部中国区主管辛桂英昨天告诉上海东方早报记者,摩根大通有意转制“法人银行”,以备未来在华发展预留更多空间。

  汇丰等“配合”转制

  按照银监会此前下发的《外资银行管理条例》(讨论稿),提出在华外资银行必须注册为国内法人银行,方可在金融开放后,获准全面经营包括信用卡在内的人民币业务。

  对于花旗、汇丰、东亚、渣打、恒生等专注于

零售业务的外资行来说,转制即使代价高昂,也是势在必行之举。事实上,他们当中明确表态“配合”的已不在少数。

  如果说外资零售银行们对转制是“不得不发”,那么本身业务并不受转制之限的投行们应无趟这潭混水的必要。

  摩根大通的算盘

  “我们对法人银行的新规非常关注。”摩根大通资金管理部中国区主管辛桂英昨天和同事刚刚与银监会进行了一次会商。辛桂英表示,目前摩根大通内部围绕转制一事也进行了多次讨论,对参与转制进行了认真的考虑。

  “即使在金融开放后,我们在华的发展目标也并不着眼于零售银行。”辛桂英反复强调考虑转制的初衷并不在此。但无论是辛桂英还是摩根大通亚太区金融机构业务主管韦希德,他们都无法完全否认进军零售银行的可能性,“随着有新的机会诞生,我们的策略、战略也会有新的变化,没有永远不可能做的说法。”韦希德向上海东方早报记者表示。

  摩根大通资金管理部中国区主管辛桂英昨日坦承,如果目前选择转制为法人银行,将为摩根大通未来的在华发展预留许多“储备空间”,而这其中自然也包括零售银行的空间。

  辛桂英指出,中国入世承诺中的“国民待遇”未来可能更多的体现在法人银行身上,尽管目前法人银行的待遇仅体现在人民币零售业务上,但可能未来更多的业务也需要这顶“红帽子”,这其中可能也包括摩根大通目前从事的业务。“未来有太多不确定性,我们都需要准备。”辛桂英称。

  目前,交通银行已获特批试点综合经营。或许,法人银行在未来成为内地券商牌照的“前提”才是最大的不确定性。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摩根大通也有意转制法人银

  摩根大通:无意成中资行的对手

  金融开放后,除了走势看好的投行业务外,摩根大通还想做什么?或许参股中资行是一个选项。“我们将非常慎重考虑中国给我们提供的战略机会,但不会匆忙草率地参股中资行。”辛桂英表示。

  事实上,做“银行的银行”才是摩根大通今后在华发展的重中之重。“尽管我们的投行形象更为出名,但资金管理却是和投行一起对中国业务起着支柱性作用。”辛桂英透露,以美元清算为核心的资金管理经常是摩根大通在华业务的最大贡献来源。据悉,摩根大通在中国资金管理市场的份额在20%左右,在中国市场处于“第一第二”的位置。

  “我们和中资银行的关系非常亲密。”在辛桂英看来,这是摩根大通资金管理乃至其他业务在华发展的核心

竞争力之一。辛桂英表示,正是因为摩根大通不做零售银行业务,因此与不构成直接竞争关系的中资行合作有优势。而这是汇丰、花旗等综合型银行所不具备的。

  辛桂英强调,摩根大通更想通过为中国的银行业提供现金管理、贸易融资等服务发展在华业务,不想与中资行形成竞争对手。“我们甚至可以帮助他们与其他外资行进行竞争。”

  “现在就有家中国的银行在我们总部参观学习,中资行更想和一个不会成为他们对手的国际大银行学习和合作。”辛桂英称。

  据悉,目前很多中资行在国外特别是美国并无分行,也无法提供很多国际化服务,“中资行可以将我们当作他们的海外分行。”辛桂英的表态相当有煽动力。早报记者 张明扬 订阅东方早报请登陆东方早报网站或拨打 962288 或 8008208696;优惠多多、实惠多多、资讯多多。

订阅东方早报请登陆东方早报网站或拨打8008208696;优惠多多、实惠多多、资讯多多。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