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产品成为市场主流 外资银行将重点拓展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05日 09:04 中国证券报 | |||||||||
本报实习记者 俞靓 北京报道 海外金融机构的人士近日表示,随着中国市场环境的成熟和管制的逐渐放松,结构性产品(structured products)将成为金融市场的一个主流,这些银行今后将拓展在华结构性产品业务。
所谓“结构性产品”,是指根据客户需要制定的金融投资,通过对不同资产进行选择和分配,以达到规避市场风险和获得收益的目的。瑞银集团、花旗、荷兰银行、美林、苏格兰皇家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的相关负责人近日就中国结构性产品的发展专门与中国同行进行了研讨。 与会的投资界人士认为,中国目前的法律环境、市场环境对于推广结构性产品来说已成熟,银监会因此也逐渐放宽了在这方面对商业银行的控制。一位长期从事结构性产品的巴黎银行人士告诉记者,结构性产品在中国商业银行的应用非常普及,主要用途是风险规避。 中国巨额的外汇储备和银行存款为发展结构性产品提供了良好条件。但国内商业银行内部尚缺乏严格和成熟的风险管控机制,使得监管层对大幅度开放这个领域尚存顾虑。另外,加入结构性产品推广大军的投行们也存在顾虑。花旗银行大中华区权益结构产品的负责人表示,由于结构性产品具有组合的多样性,使其结构非常复杂。银行向国内客户推广这项产品的时候,面临着说服、教育和培训客户的挑战,同时,必须加强对产品设计、推出到售后等一系列的跟踪服务。 结构性产品的主流市场在欧洲,每年投资金额达到1000亿欧元,占全球市场的50%以上。外资银行使用结构性产品由来已久,具备相当成熟的市场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