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01日16:14 新浪财经
饿了么创始人、CEO张旭豪 饿了么创始人、CEO张旭豪

  新浪财经讯 “2017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天津峰会”于11月30日-12月2日在天津举行。饿了么创始人、CEO张旭豪出席并演讲。

  张旭豪表示,下一个十年从纯线上的互联网企业会发展到线上跟线下的融合“OMO”,“线上跟线下的融合供给、服务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惟一不变的是这样的整合在快速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特别是便捷性的需求”,他认为,“在未来的互联网领域,价格已经不是那么的重要了,便利性、效率将成为消费者最为关注的两个因素”。

  他分析称,消费者在饿了么平台上已经可以享受到生鲜、水果、便利店、超市、鲜花、医药等等的上门服务,未来,饿了么除了扎根于4万亿的餐饮市场外,还会加码10万亿的消费市场的平台。“2016年整个在线外卖占餐饮其实不足5%,未来我们预计在3年以后,整个餐饮的在线的外卖消费,要占到整个餐饮行业的20%,将会是一个比较大的数字”。

  以下为演讲摘编:

  张旭豪: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能够到亚布力论坛来做演讲。中国企业在全球化竞争当中,特别在互联网领域、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其实现在越来越强大,中美两国已经共同主宰了全球互联网科技创新领域的发展,美国有四大金刚:Google、Facebook、亚马逊、苹果,和中国的BAT共同构成了全球科技企业市值的第一梯队,基本上占据了全球科技领域的大部分市值规模,所以越来越形成了“强者恒强”碾压其他人的趋势。

  但同时我们又看到,在全球10亿美金市值以上的独角兽企业当中,80%都来自于中美两国,说明中国跟美国同时在独角兽阶段的企业其实成长速度和发展在最近几年也是特别的快。在这样一个趋势下,对于独角兽来说,下一个十年的机会到底在什么地方,我们应该选择从哪一条路径进行发展,成为了头号问题。

  我觉得中美两国都会有共同的发展路径——下一个十年从纯线上的互联网企业发展到线上跟线下的融合,过去两到三年里最火的一个词是O2O,我觉得今天可以重新定义一个词:OMO,就是线上跟线下的融合,可能在某一些垂直领域线上去整合线下,有可能也会在其他一些垂直领域是线下整合线上,这两者的关系不仅仅是“连接”的关系,更多的是融合、整合、协同,让供应链、上下游的供给侧进行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而能够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在过去的2到3年内,这样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了,在中国或者全球来说,发展最快这些企业,就是滴滴、Uber、饿了么、美团,还有最近几年非常火的ofo、摩拜这样的共享单车,更多的已经不是纯线上了,而是线上跟线下的结合,对于线下的供给进行大幅度的改善。

  所以说,供给、服务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惟一不变的是这样的整合在快速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特别是便捷性的需求,所以我们认为在未来的互联网领域,可能价格已经不是那么的重要了,便利性、效率将成为消费者最为关注的两个因素。

  在下一个十年当中,我觉得OMO领域是一个独角兽领域,能够从10亿美金走上百亿、走上千亿美金的发展红利。巨头们也是通过今天庞大的线上生态在不断的去融合,我们看到阿里的盒马鲜生,在全国很多城市都开了店。在线下红利当中,其实我们跟巨头也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虽然他们有非常强大的线上红利,但是在线下的整合当中,我认为独角兽、这些更加轻的公司仍然有机会。在生鲜领域,每日优鲜这样的创业型企业其实发展速度也是特别快的,它跟传统的生鲜水果的在线销售是完全不一样的模式,以更便宜的履约成本、更高的效率、更快的速度来给消费者提供服务,这样的企业我相信在未来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成为主流。

  要成为OMO领域的领军企业,我觉得有几个要点:

  第一个,在供给侧要进行大幅度的改革跟优化。比如像外送领域,可能我只要跟本地的商户进行合作就可以了,但是现在不行,我可能需要改造他的供应链,从上游就要跟进行连接、从而给消费者提供服务,所以在融合的深度方面会是未来长期发展的一个趋势,包括今天很多的企业开始涉及到餐厅的、商户的ERP系统、收银系统、后台的供应链系统,就是这样一个深入的整合,才能给供给侧形成大幅度的变化。

  第二个,在融合的广度方面,阿里巴巴最近提出新零售就是人货场的重构,所以说在人跟货的方面,过去在电子商务时代已经发展非常强大,但对于“场”这块其实O2O的领域会设计出更多新的场、新的形态,这就是广度上可能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举个例子来说,今天无人的便利店、无人的货架在大幅度的提升,我最近也是饿了么的无人货架的重度用户,以前可能买一个饼干、买一瓶水要到线下的便利店去,今天无人货架已经摆在很多地方,只要走几步路就能拿到想要的产品,所以大幅度新的零售的形态、新的零售的场,会是成为未来线上跟线下融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趋势。

  第二,我觉得其实在中国来说,整个线上跟线下的融合,OMO领域可能会比美国有更好的机会。

  首先,因为中国的实体经济的互联网程度也好、信息化程度也好,依然还是比较乐观的,这也代表着我们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就拿餐饮行业来说,餐厅的信息化程度比例只有5%—8%左右,在线外卖占餐饮行业的比例也只不过5%的渗透率,而同样的数字在美国,可能是我们的2、3倍的数字,所以中国的潜力还是非常大的。

  第二个,我们消费的数据、体量也是非常巨大的。中国人口是美国的4倍,美国1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大概不到10个,而中国现在有60个,因为有这样庞大的人口基数,会带动更多线上的消费场景、消费数据,所以说在一个数据为王的时代,中国在移动互联网、在线上场景的数据方面也有先天优势,这对我们把数据智能化、人工智能化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就拿我所在的行业来说,中国的餐饮商户是美国的10倍,所以如果我们想要成为全世界第一,我们只要做到中国第一就可以了,今天我们看到很多的传统线上的行业,只要做到中国第一就是世界第一了,所以说中国的发展机会仍然是巨大的。

  第三,外卖跟外送已经成为了中国体量最大、有最高价值,我也觉得是最有前景的一个OMO的领域。2017年,中国每天的外送线上订单量已经超过了3千万单一天,每天有3千万人在使用外送服务来解决吃饭问题。2017年整体在线外卖餐饮的交易额已经突破了2千亿,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数字。

  同时,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也带不断的提升,我还记得我7年前创业的时候,平台的平均客单价是15元,如今我们整体客单价已经超过了40元,百度外卖的客单价已经超过了60元,整体消费的客单价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比CPI的速度更快,这也变相的说明消费者越来越愿意在线上进行消费,同时消费者更愿意在线上买更有品质的东西,更愿意为时间、为便利性而买单,这也是今天其实中国下一代消费者90后、00后非常明显的消费趋势。

  第三个,对于外卖行业的前景来说,平台基于庞大的消费场景跟消费数据,我们在过去默默的搭建起了一个庞大的物流的网络、一个毛细血管的物流网络,我们给每一个城市的每一个3公里都能提供30分钟的上门服务,基于这样庞大的网络,我们可以从过去餐饮的外卖已经延展到更多的品类的服务了。

  今天,在饿了么平台上可以享受到生鲜、水果、便利店、超市、鲜花、医药等等的上门服务,其实这样的一个外送的平台,未来是一个扎根于4万亿的餐饮市场,同时是10万亿消费市场的平台。2016年整个在线外卖占餐饮其实不足5%,未来我们预计在3年以后,整个餐饮的在线的外卖消费,要占到整个餐饮行业的20%,将会是一个比较大的数字。

  最后我也想说一下,饿了么了在过去的100天内跟百度外卖进行了融合,未来我们将如何发展,如何去抓住OMO的机会,最核心的就是两点,第一就是供给、第二就是履约。供给就是说,通过我们庞大的物流网络去延展到更多的品类,从而黏住更多的用户进行消费。用三句话来诠释就是,未来,饿了么会让你想不到的东西想到,想到还能买到,买到还能快速送到。这是未来围绕消费者对于便捷性需求的痛点,我们提出的在供给侧进行大幅度改革跟优化的重要地方。第二个,我们讲的是履约,在本地30分钟的上门服务当中,物流的配送是至关重要的,如何保证更加安全的、更加快的送到是非常快的事。

  对于供给来说,在我们今天的平台上,可能大家觉得饿了么平台就是一个午餐跟晚餐会非常多的,占比会很高平台,但其实消费者不仅仅在午餐跟晚餐的时候想到我们,他们的早餐、夜宵、下午茶,更多的时段会想到饿了么平台,非正餐时的订单已经从原来的10%上升到40%,说明消费者全方位的需求正在慢慢的打开。

  第二,在品类上,今天平台上其实不但有餐饮,还有生鲜、水果、便利店、超市、鲜花,各式各样在消费者周边本地的零售都会来到我们饿了么平台,为消费者提供30分钟的服务,所以品类扩展也非常快。在我们平台上非餐饮零售的增长,我们的年化增长已经超过了150%,所以说其他品类会成为未来整个外送平台发展的主要增长点。

  从今年2月开始,我们内部成立了新零售部门,已经与7-11、屈臣氏、永辉等连锁企业达成了合作,发力于消费品的30分钟上门服务的市场。

  关于履约其实就是说,除了在品类上能够满足消费者以外,速度上、便捷性上一定要充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今天,消费者对于服务的急切程度,可能比历史的各个时期都要高。消费者对于自身的时间也看的比以前更加宝贵,即使楼下面有一个星巴克,我也不愿意下去了,我更希望他送上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皇帝般的服务”。今天像我们这样的移动互联网平台就是要让每一个消费者都能享受到“皇帝般的服务”。

  在物流方面,两周前我们也提出了一个战略,其实今天的物流已经不是简单的多元或者劳动密集型了,其实科技的驱动、数据的启动、创新的驱动将是未来物流行业的发展重点。在中国我们定义了30分钟的配送,叫即时配送,跟传统的快递行业隔天送到不一样,我们对于时间的要求是要到秒级的,我们考核用户满意度,也是到秒级的。所以我们整个的链路,从消费者的下单到供应链的完全,包括昨晚菜送到你家只能是30分钟,这个要求是非常高的,所以我把这个行业定义为即时配送行业。

  中国的即时配送行业经历了三个阶段,最早都是商家配送,其实饿了么诞生之前也有外卖,就是餐厅老板自己帮你送过来,你在家里买包烟,可能门口便利店的老板帮你亲自送货来,过去这种服务是非常零散的,是相互孤立的,效率比较低,但默默的坚持了很长时间。

  从外卖平台崛起之后,我们把这样闲散的相互孤立的即时配送,发展成为平台化的以效率为驱动的体系,今天大家在马路上可能看到“蜂鸟配送”,我们的物流网络其实现在是通过蜂鸟配送平台来给大家提供30分钟送达服务的。

  现在我们的蜂鸟平台仍然是通过人来进行配送的,随着未来订单的增长,我们预测要占到整个餐饮行业20%的话,外卖还要有4、5倍增长的话,人是不可能无休止增加的。第三个阶段,就是要以技术来驱动,要大幅度提高人工的效率,从而最终进入到无人化的配送阶段。

  今天我们的发展正好在第二个阶段到第三个阶段,在这个节点当中,我们提出要有三个核心跟三个目标,三个核心是,以用户为核心,让客户更快的拿到物品。其实我们在履约的各个环节要做很多的优化,比如说恶劣天气的提前预测、天气降温的提前预测,都要为我们整个物流的储备、运力做好准备。

  第二,科技的驱动,过去可能在外卖领域,一个配送员一天大概只能送30单,如何通过效率的提升、数据的优化,让他们从30单送到60单甚至送到100单,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提出了人机混合配送的概念,就是有一段路是人送,但有一段路是机器来配送。我们在过去一年当中跟大疆一起研发的无人配送机,就是为了解决无人配送中干线配送的问题,未来可能将更多的在干线上让机器人来做物流,而人只是送最后3公里。

  同时在最后的2—3公里内,我们也发明了市内机器人送餐,在密闭空间,包括酒店、写字楼、办公室等等,其实机器人已经可以开始取代人,能够上电梯、下电梯,来提供配送服务。所以说人机混合配送,将是未来提高配送效率的重要切入点,而到最后去形成无人配送。所以科技驱动、智能驱动,未来将是物流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第三,就是智能的系统。其实在这样的硬件组成下,后台一定要有非常庞大的数据来支撑,如何来预测,如何来分配订单,如何来调度订单,如何来进行配送,其实都是通过数据来驱动的,而不能依靠人的经验,所以说对于数据、对于智能的系统,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挑战。

  对于未来的物流来说,我们还有三个目标,其实在平台上每天1千多万的订单当中,基本上90%以上都是通过智能调度来完成的,已经没有人工干预的部分了,比如说一个写字楼两个订单都出自在这里,最后调度的过程中我们会把这两张单合并到一个人身上,让他提高效率。同时我们通过大数据也能知道,哪一些餐品可能对于即时性要求比较高,比如面条,我们就要提前进行配送,如果他是比如说沙拉这些产品,稍微可以慢一点配送。整个调度效率都是靠后台的大数据智能调度来完成的。这个今天各大平台都已经完成,现在努力做的,就是前面说的人机配合,把机器用到很多的场景当中来解决浪费人工、浪费人力问题,以便提高效率。

  第三个,无人配送,没有人的任何参与,可能无人配送是10年以后的事情,人机结合是未来3、4年非常可能实现的东西。所以未来可能在饿了么平台上点外卖,一个机器人给你送到办公室已经成为可能,大家也不用这么惊讶。

  我们在今年9月份已经跟万科集团达成了战略合作,未来将在更多的万科物业当中为大家提供机器人上门配送。

  说到这里,今天任何的O2O企业或者转型到OMO的过程当中的企业,我觉得都会以数据、智能、创新去驱动,而科技驱动可能成为所有公司的最重要的企业文化,所以我们把企业文化总结了三句话,我也给大家做一个分享,我们要把一切公司的业务在线化,就是产品化,一旦产品化了以后很多的数据就会产生,所以说一系列的产品就能数据化,一旦这个企业很多东西数据化以后,最多其实对于智能化,就是已经形成了一个很好的基础。所以说三个阶段,一切服务产品化,一切产品在线化,最后我们实现一切数据智能化这样一个美好的梦想。

  以下为对话摘编:

  主持人(艾诚):旭豪,能先回答我的问题吗,很荣幸的看到我们的标题叫做“中国商业心灵”,您说的数据、技术、商业模式、客户等等,就是没有说心灵,为什么不说呢?

  张旭豪:其实我觉得心灵是要放在内心深处的,我是08年创业,当年还是在读研究生,我们希望科技或者技术来驱动业务发展,也是跟初心,跟心灵有关,在研究生的时候看了一部科技的电影,用技术来助力传统行业,很激动,所以选择了创业。

  主持人(艾诚):在当下中国“双创”的环境中,张旭豪一直被当作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典范,我记得曾经也有一位大学生创业的典范,在美团刚刚上线的时候,王兴从北京到上海去拜访同样是大学生榜样的张旭豪,当时意图非常明显,应该是他想把您收了,一个是北京派、一个是上海派,你俩要求独立和掌控自己企业命运的心灵,使得现在我们出现了两家非常杰出的O2O的平台,当时你的心里是怎么想的?

  张旭豪:我们最早创业的初心就是要做到,通过互联网去改变传统餐饮企业,从而让更多的企业去享受互联网服务,其实他来找我们的时候,这个行业还是很初级的阶段,我们觉得还没有必要谈这样的合作,更多的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证明我们能够在这个市场上创造价值。

  听众:问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现在外卖就剩下两家了,一个是饿了么了,一个是美团外卖,你怎么看接下来的战局,最终回变成一家,还是会两家持续走下去?

  主持人(艾诚):我觉得不敏感,是所有在路上的创业者都要面对的江湖竞争。

  张旭豪:其实前面已经说了,外卖行业的空间还是非常巨大的,根本还没有到融合的阶段,过去在很多商业当中,你看到其实两个平台之间的融合,一定是整个行业发展到了一定的瓶颈,而我们行业渗透率很低,还有很大的空间,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因为我们的外卖服务搭建起了两个非常重要的物流的平台,今天美团和饿了么,这个配送平台能够延展出新的品类、新的商业,这也是很重要的,所以我觉得,只有自己做强了才能够最后把别人收编,我觉得这个阶段讨论这个事其实也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在我们蛋糕面前的蛋糕和空间是很大的。

  艾诚:有一句话叫性格释然,关于饿了么要跟谁谁合并的消息一直有传,2015年10月份百度外卖和大众点评合并的时候,有人说饿了么也要加入,什么样的性格可以使你觉得我不合并,我也可以走得更强更大。

  张旭豪:这么敏感的问题,其实我当时听到这个新闻的时候比在座的各位只是早了一个星期而已,对我来说也很突然,有点女朋友被人家抢掉的味道。当时我们跟大众点评还是很好的合作伙伴,一起来做市场,这个过程中我们花了一些时间平复,但是那个过程中我们也感觉到,因为我们仍然认为外卖的市场更加巨大的,我们当时认为团购已经发展到一定瓶颈,事实证明今天团购的人越来越少,外卖是最得心的O2O场景,当时我们的判断是对的,所以我们觉得不应该跟他们进行合并,我们觉得我们是更有价值的,我们应该合并他们,而不是他们合并我们。

  第二个,他们合并以后很强了,那怎么办?我们想是不是阿里巴巴也会有这样的诉求,我们觉得跟阿里巴巴合作也会很好,因为我当年创业也看了很多马云老师的视频,所以找阿里巴巴聊聊,我们一聊就一拍即合,我们有很多的合作点,所以我认为技术的发展特别重要。

  同时,我比较年轻,对于我们这样年轻的创业者来说,面对未来这种不确定性,其实我们是非常兴奋的,我倒要试试看,我们继续把外卖做深做透以后到底是谁强谁弱,谁到底能站到最后,我们更相信足够的专注,足够的有所为有所不为,而不是做各个领域,我觉得这是商道,很多人觉得我要做各式各样的服务才能做大,我觉得这样的商业哲学是不一样的。但是今天很难说谁的商业哲学对或者错,大家用事实来讲。

  主持人(艾诚):对,毋庸置疑饿了么相当专注,但是旭豪我帮你算了一下账,如果说从阿里入资的那天开始,饿了么就在四大巨头之间游走,有腾讯、有阿里、有百度、有京东,您一个85年的少年是怎么可以处理这么复杂又纯粹的关系的?

  张旭豪:我觉得你这个问题更有点像宫廷戏,其实创业并不是宫廷戏,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关注跟其他企业的关系,而是考虑到企业之间共同的利益或者共同的协作点,这个更为重要。这一点我觉得自强则外强,你只有把自己的业务、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做的越来越扎实,才会有更多的人愿意跟你合作,愿意给你机会,一起去创造更多的价值,所以我觉得很多时候不要过多的关注其他,而更多的关注你自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会更加重要。

  听众:今天的话题是关于商业心灵,因为旭豪你们做的一个事情应该说是前无古人的事情,没有干过这样的事情,觉得这种开拓性的事情当中,我觉得你在业务方向或者说在事情的把握当中,你觉最难的一些决策的历程,有没有可能给大家分享一下的,就是最困难的决定或者最痛苦的事情给大家分享一下?

  张旭豪:最痛苦的事情,其实我觉得创业本身就是一个享受的过程,我不太会有很多痛苦的事情,很多事情其实都是顺势而为的,不能勉强,所以说我觉得顺势而为是非常重要的,一旦你要去勉强的时候,我觉得你会很痛苦。

  听众:你现在最大的困难、最大的挑战是什么?你最担心的是什么?

  张旭豪:对于我们这样的企业来说,永远的挑战跟困难就是如何保持增长,今天大家可以看到,我们跟线下的融合,可能是下一个比较重要的增长点,如何跟传统企业去打交道,去交流、去融合,是我们需要去学习的地方,可能以前都是互联网思维,而互联网思维很多是线上的用户体验才是真正的体验,但是很多时候我们跟传统企业打交道的过程中,他们很多在乎的是线上的价值,实实在在的用户的东西。

  我举个例子就是食品安全,过去我们在做网站时候没有把食品安全考虑的那么充分,我们一旦跟线下融合以后,就会发现用户体验里面最重要的不是有多少个转化率,而是你真的要把食品安全这件事做好,如何在审核、监管包括数据方面能够打通,能够真正的保证用户的安全,这种方式认知的变化,对于消费者真正价值的洞察,可能是一个困难,因为今天有食品安全、明天有环保、后天有较,其实跟线下更多的融合和切入过程当中会碰到越来越多的问题,很多人对我们落说或许我们就是程序员、工程师、产品经理,这些事情都没有碰到过,所以我们都在学习去克服。

  主持人(艾诚):饿了么现在还在烧钱吗?

  张旭豪:我觉得所有的公司都需要为未来投入的,所以说还需要花钱的。

  主持人(艾诚):我知道您的信仰是钱是一定要烧的,因为我要烧出饿了么更大的市场渗透率,如果您8月份的时候把百度外卖收购了,市场占有率已经55%了,那多少的渗透率对于张旭豪来讲才是足够的呢?

  张旭豪:虽然我们现在还会花更多的钱在新的类目,其实在餐饮这里钱都差不多了,收入水平、盈利能力也大幅度的提升,其实今天我们更多的花钱还是花在前面说的物流的方面,其实在物流方面的投入今天还是相当少,包括传统的很多物流企业,过去很多的发展可能也都是比较粗放型的,今天大家其实都在网智能物流跟未来物流的方向去走,所以说这方面的投入会非常大。

  第二,是在品类的扩张跟供给侧的其实优化跟升级当中,我们需要跟很多的传统企业进行异业的融合,包括投资也好、合资也好,去把整个的供给侧的效率进一步提升,这一方面其实也要花很多的投入。

  主持人(艾诚):所以市场份额多大都不够大。

  听众:现在2千亿的销售额,也产生了大量的资源消耗,比如一次性筷子,咱们以后发展中有没有环保、节能这些方面的思考?

  张旭豪:环保问题也是大的问题,除了外卖行业,电子商务领域,很多的包裹、箱子都会存在这个问题,我们内部刚刚成立了可持续发展实验室,就是要解决在平台上或者是在外送过程当中可能存在的环境污染的隐患。

  第一,我觉得其实是有几件事要做的,一个是疏一个是堵,堵就是在今天这个平台上也提供一个功能是,让你不选一次性筷子,这也是变相的节约,这有点伤用户的体验,有些用户环保意识高的可能现在已经自带餐具了,我们这个功能上线以后,在上海这个地区,大概已经有5%—8%,我这个数据大概是这样一个层级的用户,已经不选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工具了,这个已经有一个趋势在往下减。

  这个还是不够的,因为还是损伤用户的体验的,所以如何来疏,所以我们会在几个环节做,第一个,是在外卖的很多包装跟容器当中要用可降解的材料,我们通过平台市场的地位,去督促商户使用这样的产品,因为过去可能一个商户去选用可降解的材料成本是相当高的,我们今天把这个组织起来来做成本会降低。我们率先会在上海的普陀区试点,让普陀区的2千多家商户在3—6个月内大幅度的使用可降解的东西,从而来减少对于环境的污染,从而再把这个经验复制到全国去,所以说我们也会去投资一些上游的对于可降解环保的这种餐盒用具的企业,帮助他们产能提升。

  第三点,有一个环节我也是想给大家普及一下,有时候你即使用环保的东西,但是最后在回收跟再处理的过程当中做的不好,也会污染环境。比如说其实大家认为塑料袋,其实塑料袋如果你把它回收好了,他的处理方式是高温或者是可靠的话,其实对环境没污染的,只不过过去你需要混在一起,也没有做垃圾分类,很多时候处理不了导致问题。所以我们第三个环节是对于整个的垃圾分类、跟整个的垃圾回收再利用的过程进行改造,所以说我们可能在普陀区也会试点,会在自己总部所在区试点,然后在一些高密度,因为我们知道哪些写字楼、哪些住宅外卖量特别高、垃圾特别多,我们会做专门的餐饮外卖的回收系统,然后回收回来,再看怎么处理,然后保证整个东西的环保。所以说整个过程我们把它定义这样三个阶段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我们率先可以把一个小的区先做成一个环保的实验基地,然后再把这个经验推广到全国。

  主持人(艾诚):我觉得我们要给张旭豪那么认真努力的回答环保问题激烈的鼓掌,你回答的好认真啊。

  张旭豪:我们研究了很多次,因为我们最重要是要落地的,我们千万不能说这个东西是口号,我们要有时间点、我们要量化、我们要落地,这个是最最重要的。

  主持人(艾诚):我们今年年初在博鳌对话的时候,我记得您跟我说,咱们饿了么刚刚设立了一个叫“捍卫食品安全”大概是小组还是实验室,今天您又说了一个我可持续发展实验室。

  张旭豪:这个就把之前的全包在里面了。

  主持人(艾诚):就是一个可持续发展事业部了。

  张旭豪:我们其实这个实验室里面有一些人是从海外请过来的,环保组织,他们海外有一些理念是非常值得借鉴的,但是中国我前面说的,体量是巨大的,最后我们的落地方案可能可以运用到全世界去。

  主持人(艾诚):好,我们拭目以待,今天回答的认真,明天行动的更认真。

  听众:我来自深圳,现在你们配送员因为有了30分钟时间的限制,在交通方面闯红绿灯的比较多,交通违章的比例也是比较高的,对这个问题您有怎么想的?

  张旭豪:交通安全现在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想强调一下,我们前面提的30分钟其实大致讲的是即时的概念,我们并不是说今天考核必须30分钟,其实过去我们接到陆陆续续的这样一个问题以后,我们觉得我们在考核的制度方面,其实严苛以后要有情有理,有情是最重要的,其实制度设计过程当中不是一味的讲30分钟,如何让有情有理体现在制度设计当中,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在讲,其实你超个10分钟就不用再处罚了,因为对于骑手来说多送就多一个收入,他本能上就是想多送的,但是我们不希望把这个制度压到他要违反交通规则,所以说我们在时效性上基于他自身的这样一个想法做的更宽松一点,第二个,送迟了一单、送慢了一单,也不要马上的处理,再给他一个机会,未来送一单消掉,也可以有一个上诉的机会,所以说我们现在也把我们过去的可能很多刚性的管理制度再做柔性化,这需要时间。当然,用户也很重要,你今天可能站着说话不腰疼,有可能送晚了也要骂娘,我现在要保证你的用户体验好,同时也让骑手在这个治理结构是合情合理的、有情有义,最后让他们能够安全的配送,也是非常重要的。

  主持人(艾诚):饿了么现在有多少骑手

  张旭豪:我们注册的骑手大概有300万人,每天活跃在马路上的骑手估计有接近40万,30—40万人。

  主持人(艾诚):我觉得冬天来了,冬天很冷,我们也掌声不仅要感谢张旭豪,也是要感谢所有奋斗在给我们送温暖餐的骑手,送给他们,让他们注意安全、注意保暖。

  听众:你是我们80后的优秀代表,我们很崇拜你,但是我想问一个心灵方面的问题,因为外卖市场是基于人性的弱点,懒惰,基于这个弱点当你们的市场越来越大的了,外卖市场本身就是一个基于人性的弱点,因为我们很懒惰所以我们人越懒惰你们的市场越来越大、越来越广阔,然后问题就来了,当你们的客户越来越多的时候,也就意味着这些懒人会越来越多,懒人会变得越来越懒,你对于这种情况越来越懒的客户会对我们说些什么?

  主持人(艾诚):我觉得您创业太不容易了,什么都得管。

  张旭豪:不是,其实我觉得他完全错了,为什么说他错了?其实人不叫弱点是说懒,他其实就是一个优点,要更好的利用时间,这是最重要的。其实我发现我们最早,我创业之前,我大概2007、2008年创业的时候我亲自送外卖送了一年,我知道哪些客户是真正我们的客户,所以说我们发现,其实当初叫外卖的最早的一批我们的种子用户,实际上是整个社会最拼的一群人,他们根本就是没时间出去吃饭,就是说你带着女朋友出去到一个餐厅,然后去点一个菜,最后如果吃一个意大利餐厅,还要吃2个小时,这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个很奢侈的事情。

  主持人(艾诚):我帮你统计一下现场有没有中国最拼的人?

  张旭豪:我们后来发现点外卖有几个人群是最重要的,医生、律师、客服,就是他们在很多中午的时间根本没有时间。

  主持人(艾诚):企业家吗?

  张旭豪:对,创业者,所以他们是没有时间出去,所以他不是懒,很多时候就是说,我们更便利的解决他们的一些问题,让他们把时间花到更应该花时间上去,这才是我们的价值。我们有一段时间有一个口号“饿了么和你一起拼”,我们的骑手跟你一起拼的,我们餐厅的服务者,你吃饭他在做饭,他也没有时间,也是最拼的。饿了么我们这帮人,就是为了要让你中午能够解决30分钟的问题,整个公司中午跟晚上两个时间段是高度的紧张,包括在春节期间我们仍然要为更多的人提供服务,其实我们整个公司也是非常拼的,所以说我们是想,虽然我们提供的是懒人经济,但是我们核心的是提供便利性,然后从而让你花时间花到更应该花的地方去,这是我们的价值跟努力的一个最早的原动力。

  主持人(艾诚):掌声感谢一下张旭豪,也谢谢旭豪的团队饿了么所有牺牲了那么重要的午餐和晚餐时间的所有团队的小伙伴。

  张旭豪,85年,大学生创业的典范,现在饿了么应该是在所有巨头都力挺的状态下,最后一个问题我想替现场很多的都是企业家朋友,但您的身后应该站着更多的创业者朋友,现在的创业环境如果已经有了那么多巨头加入,比如说外卖,不管谁赢谁输,我相信都是巨头的世界了,咱们的创业环境是越来越难了吗?

  张旭豪:我觉得创业其实你看的更广一点,不一定只是互联网创业,有更多的行业,我觉得确实在互联网领域可能现在的强者恒强,包括强者他有更多的网络的的协同效应以后,对于新进者来说确实是比较难,我们前面对于机会也说的比较明白,其实纯粹的线上可能难度更大,但是如果线上跟线下的这种结合,对于线下的这种改造,成为一种独特的商业形态的话,机会也非常大,像自行车,过去两年一下子就飙到这种量,可能未来在跟线下融合新的场景方面还是有机会。第二个,除了互联网,医学、医药等其他的领域,其实还有很多的机会,不用大家只盯着互联网。

  主持人(艾诚):谢谢旭豪,应该说今年有人说饿了么是O2O的代言人,但是今年媒体圈、资本圈已经很少想这几个字母了“O、2、O”,为什么?因为蜂拥而至的生之后有很多蜂拥而至的死,还有一个为什么呢,像饿了么这样的平台这样的服务已经悄无声息的进入我们的生活当中,已经成为社会的主流了,所以把掌声送给张旭豪,还有所多很拼很拼的创业者们,谢谢!

  感谢各位聆听和陪伴这一环节的“中国商业心灵”,把话筒交给我们的秘书长。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