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9月23日11:37 新浪财经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经济学院教授张杰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经济学院教授张杰

  新浪财经讯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2017年第三季度”于9月23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经济学院教授张杰代表课题组发布了论坛主报告《主报告演讲:进入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关键期的中国经济》。

  以下为演讲实录

  张杰: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老师,各位学生,各位新闻媒体朋友,上午好,感谢大家百忙之中莅临中国人民大学第三季度的报告。主题是“进入创新和产业和发展关键期的中国经济”,这个报告是整个宏观论坛集体的智慧,由我来发布和贡献我们的想法。

  下面正式开始汇报:

  本次的报告大体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中国创新和产业融合的基本现状,关键期的判断以及机制分析。第二部分是中国情景下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可行路径的探索与识别。第三当前中国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和障碍。第四个部分是总的突破口,如何理解和定位政府和市场关系?第五个部分是相关的改革方向和政策意见。

  第一部分基本现状,关键期的判断和机制分析。到底中国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处于什么样的现状?大体可以从以下几个部分加以判断:

  (一)、当前全球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不仅仅表现在自主创新能力体系的打造,更体现在创新和产业融合能力体系的构建方面。正是高度认识到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对加快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化的基础性作用,对扭转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极端重要性。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已经将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定为国家发展战略核心,并且形成了一系列系统性的战略规划和具体政策布局。

  (二)中国的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战略,取得了初步的显著成果成效,这集中表现在以“三新产业”为代表的新经济新动能,正处于一个稳定增长的通道之中,对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的支撑作为正在逐步形成和强化。数据来看,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中国新经济占总体经济规模比重的均值为31.0%左右,已经占据中国总体经济规模的约三分之一。其次在全面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互联网+”行动、数字经济以及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这三大举措的作用效应下,以“三新”产业为代表的新动能处于稳定增长通道之中,对中国经济的支撑效应也在逐步形成和强化。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经济新动能占GDP比重8%左右,大约每年以一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2017年预计会达到12%左右,按照国家规划的既定要求,2020年总体上至少实现15%的目标。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例,预计2017年底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大约在10%左右。最后,在全面推进创新创业,全面加大“放管服”,以及推动影响环境改善的激励效应下,中小微企业双创起到成果,数量极具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对冲和抵消了中国经济的下行压力。最近三年以来,中国平均每天新增市场主体的数量超4万家,其中新登记企业近1.4万户,企业活跃度始终保持在70%左右。这些就是取得的一系列初步成效。

  (三)在以加快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导向的各种国家战略规划以及地方政府政策举措的多重激励效应下,虽然中国新经济新动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仍然要高度清醒的认识到一个事实,一方面当前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格局尚未有效形成,我们对这个做了研究,对不同行业来看,它的创新和产业融合的关系,在不同的产业有很大的差别。另一方面,新经济新动能的规模仍然相对有限,虽然我们增长了,但是迄今为止仍然有限,并没有形成有利的主要的支撑。2016年高技术服务业占第三产业投资的比重仅为4.3%  ,中国工业高技术产业投资占全部工业投资的比重也仅为10%。2016年新经济新动能占GDP的比重估计为12%左右,小马拉大车,还没有力量拉动这个大车。

  (四)当前中国不同省份地区和城市之间新经济新动能占GDP比重的落差极大,这说明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个地方发展经济的差异性,从而深刻反应了中国当前情景下推动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所面临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背后的挑战性和艰巨性。从已披露的数据来看,深圳的新经济新动能占比最高的,2016年披露的是50.4%,刚过一半。再比如说北京,北京2017年上半年披露的数据,整个新经济新动能占GDP比重是33.4%。别的地方都没有评估,但是杭州这个地方也披露了,比较隐晦,我查了他们信息经济主导新经济,2016年占GDP的24.3%。这三个地方都是中国经济发展相对比较好的,创新能力比较强的地区,这三个地区差距比较明显,这说明这个问题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

  对中国情景下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处于什么样的阶段,怎么样判断?处于什么样的临界点,处于什么样的关键期?

  我们认为当前中国新经济新动能正处于从量变逐步向质变转化的关键转折期,同时也就意味着中国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处于一个极为重要的临界点以及爬坡期,越过这个门槛处于更高的比重,就能处于更好的发展阶段,但是由于各种机制体制的障碍,地方政府不作为的等现象,这样我们就爬不过这个,跃过不了这个爬坡期。所以目前我们是12%左右,正处于由12%向30%甚至更高的关键的爬坡期。这个图我想说明,这是我自己整理的一个图,想来判断这几个不同的,孕育期可能是1%—10%,这个没有科学的逻辑,我们大体的对策。10%—30%是爬坡期。壮大期是30%—50%,50%以上就是稳定期。这是总体来看但是各个地方千差万别。这个关键的时期恰好是新经济新动能开始逐步形成有效支撑里的时期,但是新经济新动能规模尚未壮大到足以支撑的作用。新动能对旧动能的替代或者抵消处于“此消彼涨”的拉锯战阶段,处于“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关键爬坡前阶段,不少地方处于新旧动能的交差点。

  所以更要清醒的看到,这个阶段也是中国经济中所有的问题和风险集中的高发期和阵痛期,也是各种问题和新风险容易产生和诱发的特殊时期。所以新经济新动能的发展面临各种障碍,稍有闪失或者意志不坚定,那就旧瓶装新酒,这些普遍发生了,爬坡期、关键期我们到底能不能越过,是个很大的问号。

  第一,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的速度、广度和深度,是优化和塑造中国经济新结构的核心因素,其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影响中国潜在增长率结构变化趋势的重要因素。我坚持一个观点,中国的经济到底是不是在下滑,好多人在研究,我在这里有,说这句话有不全面的地方,按照既有的数据来算,它有很大的估计的问题,在结构性大变化的发展中国家,不同的机构可能会有不同的增长率,它释放的要素的短板都不一样。所以我们有新的认识。

  第二,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速度、广度和深度,是决定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程度和经济新动能释放空间的决定性因素。

  第三,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的速度、广度和深度,决定了中国今后投资结构的转换格局和投资效率的改善空间,也决定了中国经济今后一段时期内仍然依靠投资驱动增长模式的必然性和重要性。我一直有这样的观点,无论是创新和产业的融合发展,还是产业的转型升级,都有巨大的、高质量的、新投资的风险。从这个角度来看,投资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对中国来说仍然是具有重要意义,不能被忽略的。

  第四,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的形成和强化,是化解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投资-消费不可兼得”两难困局的重要突破口,也是促进中国今后投资和消费平衡增长路径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第五,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的形成和提升,既是中国当前实施振兴制造业举措的关键所在,也是决定中国经济“新周期”开启的基础性因素。对于“新周期”有人支持有人反对,但是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是决定中国经济到底有没有“新周期”什么时候开启的重要因素。

  第六,加快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引导和疏导金融体系资金进入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部门,是解决中国经济当前“脱实向虚”困局,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根本性手段。这么多的钱如果没有一个出口,它终究会导致各种各样的问题,最终的出口在哪里?在我看来就是这个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所释放的对融资投资的需求。所以把它的活力和潜力释放了,这些问题才有被解决的可能性。

  第二部分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可行性路径的探索。

  (一)高度认识中国情景下创新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可能复杂关系。

  既有的研究表明,创新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复杂关系,创新未必会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动力,从中国现实情况来看,创新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复杂关系,当前可能会表现为如下两方面:

  一是信息技术一定能带来中国经济增长吗?信息技术“互联网+”所占的比重超过三分之一,中国这么大的新经济新动能的模式依靠“互联网+”,到底这个东西能不能推动经济增长,这是大的问号,有没有可能发生泡沫化现象或者“互联网+”的泡沫化现象?

  二是专利快速增长一定能带来中国经济增长吗?中国的专利增速是处于世界第一。到底这些庞大的规模快速的增长率,能不能带来中国的经济增长,有没有可能存在专利的泡沫现象,叫创新的假象现象。有没有可能?针对这个问题前期我们做了研究,无论是从各个指标来看的话,至少我们证实在当前中国背景下,专利对中国的经济增长作用很复杂,中国专利的增长背后有政府干预和动机。

  (二)中国情景下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可行路径的探索和识别。

  在我看来要打通创新经济增长的传导路径,实质上就是要打通创新到产业再到经济增长之间的传导通道,特别是打通创新和产业之间这个传递的关键环节。

  所以创新能否和产业充分有效融合,多大范围多大程度上实现融合,这是中国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按照我们的理解,中国当前现实的背景下,到底创新和产业融合的可能的方向在哪里,我们归纳如下?

  第一:针对打造传统制造业部门为主的工业2.0体系,加快布局和实施以提升生产率和产品质量为核心的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中国整体制造业到底处在什么水平?实际上处于2.0向3.0过渡的阶段。对于绝大多数地区而言,制造业工业2.0体系基础的工作都还没有做好,自动化为主的工业2.0体系,这一个任务都没有完成,所以对中国很多地区想一步跨到工业3.0、工业4.0是没有可行性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依靠产品质量提升需要各种各样的努力、创新和投资,另外提高生产率来抵消劳动力成本上升带来的相对成本上升,这会是一个主攻的方向。这个东西会在2016—2020年之间将会带来4000亿到5000亿的GDP。

  第二:针对打造以新型工业化以及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化融合”为主的工业3.0体系,加快布局和实施以塑造自主创新能力体系为核心的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中国制造业整体整体处于2.0向工业3.0过渡的阶段,在有些地方能不能打造好工业3.0体系,这也是我们主攻的方向。比如说装备制造业,大概在一定的条件下,在一定时期内也可以带来7千—9千亿的GDP每年。

  第三:构建智能制造为主的工业4.0体系,加快布局和实施以抢占全球科技创新制高点和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为目标的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对于中国少数地区而言,比如深圳、上海、北京和一些东部的重点发展地区,要搞弯道超车,在重点方面有突破,这也是我们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的可能的主攻方向。比如说中国的战略新兴产业如果真的做起来的话,在今后2015—2022年之间给中国的GDP可能会带来3千—5千亿的GDP。国外埃森哲咨询公司预测,人工智能有潜力在2035年推动中国劳动生产率提高27%,促使中国经济增加7.1万亿的规模。不管这个东西说的准确不准确,至少说明了一个基本的发展方向。

  第四:立足于中国特有的“超级规模市场,以及超级商业模式创新积极,创造全新经济增长点”。这个模式是只有中国这样的大国,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大国才特有的发展机会。促进“以互联网+”和数字经济为导向的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的多点形成和加速形成。

  比如说分享经济,2016年市场交易额高大3.45万亿元,同比增速高达103%,融资规模1710亿元,比2015年的增速高达130%。当然这里面也有泡沫数字。中国现已成为全球电子商务和数字化支付的领头羊,孕育了全球三分之一的独角兽公司,中国已在多个领域成为全球数字经济引领者。

  第五:进一步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中国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不能忽略以重塑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优化出口结构,以及在关键领域的进口替代机会等领域,所蕴藏的重要发展机会。一个朱格拉底周期机会,在欧美等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复苏效应带动下,势必给中国带来一个很好的出口机会。再比如说进口替代机会,2016年中国工业品高创新、高技术、高附加值含量为主的关键零部件的总进口额高达4263.6亿美元,医药和原材料的进口高大500亿美元。媒体上披露的集成电路比中国石油进口的数额还要多。如果我们在这些领域里进口替代打造自己的生产体系的话,也是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的方向。

  第六:立足于中国特色的区域解体式发展空间和区域一体化的巨大发展机会,促进以提升区域协同和区域融合发展为导向的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形成。比如说长三角,我也是江苏人,对长三角有思考。长三角巨大的经济智能还有进一步释放的空间,上海、浙江、江苏、安徽并没有形成很好的区域经济体系,这块加强推进的化,就可以搞全国建设。再就是国家战略京津冀,我最近加强研究,学习了这块,也有一些体会,实际上遇到很多的问题和障碍。能够把国家战略部署好,就是希望把北京全国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实力,北京周边地区以及京津冀周边地区进行转移和释放,如果真的把国家战略贯彻落实,提供的发展机会肯定是巨大的。

  第三部分,当前中国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所面临的突然问题和障碍。

  从中国现实来看,到底这些问题和障碍是什么,我们理想的好的发展机会怎么理解?从打通创新产业经济增长融合发展的可行性路径来看,我们思考的重点是什么,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在我们看来既有创新这个源头的问题,也有产业本身的问题,当然也有创新和产业融合的问题,以及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所需要的外部支撑的问题。从这四个方面加以理解。

  (一)创新本身所面临的突出问题。

  1、国家基础研究投入不足问题非常突出。

  科技部开会讨论这个问题,一个数据来说,2007年以来中国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投入比重均未超过5%,一直在4.7%左右徘徊。2015年该比重达到了5.1%,但是又在5.1%左右徘徊。而发达国家这一块的经费投入都占到15%以上。这里基础创新、原始创新本身就是公共产品,国家投入不足,基础创新都不足的话,怎么可能拉动产业创新?

  2、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完善不匹配的问题仍然突出。

  这个问题我调研过,有切身的体会。现在最大的,整个企业里最大反对声音是什么?就是说知识产权保护,关键的是综合管理体系,各个环节都是分开的,你要把这个落实下去的话,每个环节都有自己部门的利益和矛盾,没有统一的体系和力量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这是企业反应最大的,就是综合管理问题的改革,这个已经被提上了改革的议程。

  比如说推进专利、商标、著作权综合行政执法体系等知识产权综合行政执法。

  3、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创新研究的新型激励机制体制尚未有效发挥。

  2017年上半年科研机构的技术成果转移成交金额为265.5亿元,与去年同期的增速只有0.1%,占比仅为6.5%,而且高等院校的技术成果转移成交金额为85.7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4.2%的百分点。国家下了这么多的红头文件和改革,但是效果来看的话差强人意。

  (二)产业侧所面临的突然问题与挑战。

  1、制造业多层次人才短缺问题以及劳动力技能供需错配问题非常突出。

  为什么讲这个问题,我们去很多企业调研,没有企业不说这个问题,我们想招技师招不到,想招高级技工招不到,想招低级技工也招不到,这是普遍问题。所以有报告说2016年中国技能劳动者数量只占中国就业人员总量的19%,高技能人才只占5%,而日本高级技能占产业工人比重高大40%,德国则达50%。所以中国当前高级技工缺口近1000万人。没有高级技工支撑的话,你的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都没有人敢的话,怎么发展?

  2、制造业部门的高负债率问题。这里强调一下,中国制造业的高负债率是复杂的问题,最起码的数字是除了国有这一个,制造业的国有企业负债率在上升,还有能源资源在上升以外,很多制造业是下降的。但是即使下降,2016年也将近50%。一个企业50%的负债率,他挣的钱都用于偿还各种贷款利息,还有能力搞研发吗?即便是下降了,仍然是这么高的水平,那肯定是一个重大的问题。前两年我问过北京亦庄开发区,他说不是我们不想搞,我们企业没有能力没有钱搞这个。

  3、产能过剩的问题。

  我们不同的角度看这个问题。产生过剩很多原材料价格在上涨,上涨给中国经济带来什么样的问题?2017年1—7月156家国家高新区的净利润增速同比为-2.44%,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同比为6.7%,同期全国增速为8.3%,后期下滑态势明显。所以中国高新区的数据有了突然变化,我们认为可能的原因就是上游的,上游的成本转移到下游,所以从这个来看中国经济前高后低这个趋势,应该是个较大概率事件。

  4、制造业相对高税费水平问题。

  这个争议很多,今年一年我有空就调研这个问题,到底中国的制造业税费是高还是不高?到最后我发现是真的高,我算下来制造业企业真实的税费水平是45%左右。美国是没有增值税的,只有个人所得税,美国最高不高过40%,如果你这个企业不赢利的话,它税值很少,没有增值税。姑且不说高与低,真正比税收,要比你创造附加值的能力,如果企业创造附加值的能力很高,但是我的税费高一点,没问题。问题是你创造附加值的能力很低,这个时候你的税费水平就达到了45%,这个相对的压力就很大。所以这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我觉得这样才是更合理的。

  (三)创新侧向产业侧传导渠道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1、产学研融合的问题。

  涉及知识产权的技术合同成交额为1668.3亿元,比去年同期相比下滑6.0%。2017年上半年现代交通领域的技术交易成交额492.6亿元,同比下降18.8%。航空航天、环境保护、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技术另月略增长,但是新建制造、新材料及其应用等成交额同比都有所下降。

  2、产业政策滞后与扭曲效应问题。

  旧有的生产补贴型和选择性产业政策的弊端暴露无遗,既干扰生产成本,所谓WTO的基本规则,还有政府到底选择谁好谁坏判断不了,有各种腐败的问题在里面。但是新的问题出来。新的各种产业引导基金和PPP里面有一个突然的现象,大部分只给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基本上不沾边,无论是从北京到四川,都是这样的情况。所以整个产业现在出现国有企业拼项目的现象越发严重。不少地方政府固有思想的干扰下,我们的PPP都发现了变异行为和扭曲现象,又重走老路的突出现象。这是我的亲眼所见到

  3、营商环境所带来的高制度性交易成本问题。

  老的问题没有处理掉,新问题出来了。现在很多地方政府、地方官员真的不想干任何事,怕承担任何责任,所以怠政懒政到基层这些都是问题。

  (四)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的支撑环境问题。

  1、房地产泡沫所带来的诸多扭曲性问题。

  当时我们问华为为什么不在深圳,他房价七八万,这个是人员密集型的产业,如果都留在深圳,那压力多大。从这个案例来看,到底房地产经济给中国带来这么大的效应,华为都无法承担房地产泡沫所带来的资本冲突,消化不了。

  2、金融发展滞后问题亟待解决。

  迄今为止我们并没有发展除与整个制造业实体部门相匹配的现代金融体系,我们的金融体系是跟制造业离不开。我们银行各种私募,各种金融创新,你细细想想和研究一下,都是掠夺制造业的,而不是支撑发展的。中国制造业GDP比重从2005年4%快速上升到2015年的8.4%,2015年中国金融业占GDP比重超过美国的7.25%,日本的4.48和英国的7.25%。网上公布的数据是有一定误差的。2015年中国31个省份地区除了山东、吉林和湖南三个省以外,剩下的28个省份金融业增加值占比均超过5%,成为名副其实的支柱性产业。

  第四部分 总突破口:如何理解和定位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创新和产业融合到了一个关键期,这个关键期就是重要的爬坡期和转折期,同时也意味着要实现这个爬坡期和转折期的跨越,也是机制体制创新的临界期。如果我们再不在体制机制改革上下工夫,破既有的体制的话,中国经济将面临大的问题。目前部分发达地区以及中西部地区各政府采用各种新兴的政府产业引导基金和创新基金,多数地方政府仍然沿袭以政府财政资金补贴和优惠政策为主、依靠创新经济开发区作为载体平台的政府主导模式,作为促进地区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政策举措。大部分地区还是沿袭以往的东西,因为它能力不够,思维也跟不上。但是这些政策你真的去密切观察的话,亲身的观察的话,根本上或多或少忽略了依靠减少政府不合理干预行为,消除要素市场扭曲、培育市场公平竞争环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对加快地区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手段。

  为了有效落实和促进地区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战略,部分发达地区以及中西部地区省级层面政府所采用的各种新型政府产业引导基金、创新基金以及PPP,既受到政府和市场边界尚未认清和达成共识的诸多干扰效应和深层次影响,也受到地方政府官员自身能力不足以及固有私人利益的多重限制,导致在制定和执行新型政府产业引导基金和创新基金的过程中,发生了程度不等的变异行为和扭曲现象。我到山西、河南都看了,还是走老路。举个例子,广东省的投入比江苏高了,我问他们为什么高了,他说我们这几年做了一个什么事,把钱大量的给地方高校,广东成立一个科学院,放了很多钱进去。 所以要高度认识到,在政府误导的发展思维和既定逻辑下,不少地方政府正在实施的各种创新和产业融合赶超举措,很多政策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偏离了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的根本方向,沦落为追求短期GDP政绩以及对上负责行为,上面怎么做我怎么做,上面搞PPP我也搞。安徽淮南我看了一下,很多骗子公司也叫战略性新兴产业。所以从根本上忽略和弱化了市场公平竞争机制和市场配置资源的根本性作用,造成了一系列扭曲和变异的行为。所以把上述的问题和障碍归纳为一点,一个重大的顶层设计,或者一个重大的机制性体制性的突破来看,要重新认识到底政府和市场这个根本性的老问题,在发展过程中怎么样合理的使用各自的手段和功能,怎么样认识,怎么落实,怎么操作。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迷信市场,怎么有机的结合,这个是整个问题的根本所在。

  所以一方面从中国实践来看,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最有成效,经济新动能转化最为成功的深圳和杭州,深圳是以“创新+新兴产业”为主导模式,杭州是以“信息经济+民营企业”为主导的发展模式,这就是政府和市场功能有机结合的成功,而并非仅仅是市场或者政府的成功。另外一方面,美国从奥巴马政府开始,有什么问题呢,光让市场驱动创新,所以美国很多制度要反思,美国这么大的创新的国家,为什么美国的GDP增长就在1%点左右徘徊?从奥巴马开始,没有大量的以政府资金投入为主的产业中心,新能源、新材料的机构来尝试政府和市场的有机结合,加快创新向产业的转移。

  第五部分,相关的改革方向和政策建议。

  第一、高度重视促进创新和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在中国当前经济发展阶段中的基础性地位以及所呈现的多样化特征。要防止过度的赶超,弯道超车战略,你这个地方如果只处于工业2.0,那就把工业2.0的事情做好,少干工业3.0的事,也别搞工业4.0。或者上面怎么指示你就怎么干,要符合实际情况多样化发展的基本事实。

  第二、对于地方政府原有政府主导和政策刺激型经济发展模式,到了“大破大立”的关键时期。前面讲了这么多,就是这个,没有机制体制的创新,发展模式的创新的话,这个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按照既有的模式往下促进的话,你看吧,创造的问题一定是比取得的成效要多。所以不能总觉得拿政府资金可以解决一切,这样对市场的扭曲是巨大的。

  第三、加快依靠建设法治体系来维护市场公平竞争机制,在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地位,建议加快以维护市场公平竞争机制为导向的法治体系改革和建设。强调2016年6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在市场体系建设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意见》,这个意见我们参与了,这里问题很多,但是我提了两个问题问他们,我说你这个制度能不能解决?他说解决不了。包括我们有一个意见,我们建议把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列入《反垄断法》的核心,要把公平竞争政策拉到《反垄断法》里去,从法治体系上解决这个问题。

  第四、依据在中国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进程中的中小微企业地位日益加强的新形势,加快推进以保护制造业和中小微企业为主要目标的知识产权保护比和专利法方面的重大改革。

  中国中小微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大企业都并购小微企业维持自己的定位。所以中小微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在之后日益突出,这一重大的现象,我们的专利法要强化对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对象。另外,鼓励中小微企业,无论是把什么高等研究机构、高等院校闲置的专利转化为生产力,如果能转化的话,能给予这些企业分享20%—35%的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美国友这样的《拜杜法案》,所以建议中国也加强推出这样的法律建设,把中国闲置的专利,鼓励中小微企业尽快转化成生产力。

  第五、积极利用强化政府监管的创新性倒逼机制,促进产品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和加速形成。尽快修改完善现行的招标投标法,对中国政府国有企业所信行的“最低价中标”法规条例以及各种的潜在规则,进行全面的督察、调整以及制度创新,要把企业的信用、产品质量纳入到招标的考核范围内。因为当时有一家企业跟我谈过这个事,后来又有一个企业,总共有四个人跟我谈“最低价中标”,所以对提升产品质量造成很大的负面效应。很多企业反应这个事,所以我对这个事有很深的认识。另外,尽快构建全产品覆盖的产品质量“市场随机检查”制度,要强化执法的权限和队伍建设,搞的像中纪委一样的,倒逼整个质量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第六、全面反思国有和民营部门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各自定位,谋求在中国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中打造“国有+民营”协同合作的新格局。国有企业能不能把自己的创新和专利,转移到非国有的中小微企业,形成良好的大中小微企业良好的创新链业态。

  第七、针对中国创新和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巨大高质量投资需要以及需求特征,加快构建内在需求相匹配的现代金融体系。中国制造业利润只在3%—6%至今,没有发达的金融体系改革的话,这个问题解决不了。所以我再说个观点,按照我的理解,迄今为止中国并没有制造业转型升级向PPP的信贷体系。江苏的建设银行叫科技银行,最后以失败告终。这个失败的案例给我很大的出动,那么好的地区都搞不了科技金融的创新,以失败告终,可见改革阻力之大。

  第八、针对中国加快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所所需多层次人才体系存在的关键问题和核心问题,加快构建与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部门多样化、多层次需求相匹配的现代人才体系。

  农民63%的人没有上过高中,那我们的高级技工从那里来?另外从根本上扭转少大学生热衷于经济金融专业的偏好。

  以上就是我的想法,恳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贾韵航 SF174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