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9月21日15:34 新浪财经
感融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宋屹东 感融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宋屹东

  新浪财经讯 “2017中国产业升级与金融创新高峰论坛”于9月21日在北京举行。感融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宋屹东出席并演讲。

  宋屹东:我今天介绍的题目是物联网在智慧供应链和金融科技服务当中发挥作用的情况,首先我想第一个部分,为大家介绍我们物联网科技与供应链和金融结合是一个什么样的形态,第二部分介绍我们提出的一个智链云产品与服务体系,第三个是物联网智慧供应链服务与金融科技实践的情况。

  首先说物联网,这个词从09年开始炒的很厉害,大家有各种各样的解释,通讯有通讯的解释,自动化的有自动化的解释,搞互联网的有互联网的解释。在我看来,到今天为止,它是互联网的一种延伸。互联网当中,今天上午各位嘉宾介绍当中提到一个词,都在谈信用,信用直接指向的一个话题就是人的道德风险,在这中间是构成信用环境恶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因为互联网完全建立在一个末端化的内容驱动的交互之上,就产生了一个很大的问题。人是利益驱动的高智商动物,进行规则的破坏是一个本能。这种规则破坏在日常生活当中是有法律规则约束的,当规则一旦放松或者一旦产生问题,这种本能就必然暴露出来。前一段互联网金融暴露的问题,规则一旦缺失,人的反规则性就会暴露出来。人的反规则性不是一概而论的,我们的改革,我们的创新都是反规则特性带来的。但是有一个要素,我们的风险,人的道德风险也是利益驱动下的反规则特性带来的。在这个过程中,互联网原来这个缺陷暴露无遗,所有的交易,所有的业务都是在IT后面都是人,都是人的关系构建起来的。我们花了大量的精力,系统花了大量的时间去约束一个人,让他按规则行为去做事,而不是更多的精力放在怎么把事做的更好,在法律上叫有罪推定。先证明这个人一定要犯错误的,在系统上约束他,一切的风险指向怎么约束人不出现问题。

  这给系统带来了很大的负担,在物联网的概念下,这个背景就是一条,整个世界,整个供应链当中,整个作业当中,不仅仅是人。有人,也有人操作的对象,物,也有人操作的机器,也有人操作的行为,是一个综合构成。我们如果把物或者物的概念结合到我们整个互联网环境下,让它能够和人一样对等参与到作业当中,大家注意物本身没有利益驱动,物是无智能的,是一个静态的,是一个非智能的东西。它没有利益驱动,物本身是一个规则的执行者,是没有反规则要素的,物要能够接入到这个系统当中,只是像一个互联网定义的人的终端一样,它能交互,第二个是有计算,第三有决策,知道什么场景下代表什么身份。任何一个物配上自动化已经解决的传感器和一些小的执行器以及小运算单元能力的时候,可以和人一样,可以进行对等的操作。因为它没有破坏规则性,可以作为人的规则的一个有效的校核,实现整个业务规则到底。

  这个被增大了的互联网,或者狭义的说,这一部分面向物的能力的叫物联网,广义的说,把物加到这个过程当中,变成人和人、物和物、人和物三种关系组合的一种互联网形态我们把它叫新型的物联网,也就是互联网+,实现了人和人的协同、物和物的协同,也实现了人和物之间的互动,这个扩展下的互联网,我们把它叫智慧生活的基本条件,也就是物联网的意义所在。

  我们供应链环境下有些具体的场景和需求,大家会看到这里头行业的痛点,从服务需求来看,今天上午包括今天整个这些演讲,大家都提到共同的问题,就是实体经济。实体经济现在融资困难的同时,企业大量的与业务合同写资产、物权是无法有效实现资产价值的,企业有大量有价值的资产,但是在传统的模式下,这些资产不具备金融的资产价值,所以无法实现。第二个就是风险管理角度,银行产品,银行是整个风险运营的主体,银行面向的是大企业静态业务逻辑下的一种产物,包括它的背景调查,尽调,风险分析到放款收款,整个过程是一个静态的,或者是长周期作业下的。这种僵化的方式无法提供企业需要的及时的金融服务。

  而P2P是非常好的出现,填补了空档,但是P2P的运营方式,把整个运营服务细化和普惠化以后,它的成本和风险都不能有效的控制,带来很大的问题,这个状况也是很多P2P不挣钱的很大原因。第三个是管理模式上,传统供应链的管理是粗放低效,分散自发差异化的管理,信息技术在中间的应用很少,或者应用程度很低。用一台计算机能打一个入库单出来就是不错的应用,在电信、银行都是二十三十年前具备的条件,不是说IT技术太低,我们判断供应链体系因为它的现状,它的整个构成导致的。上面有非常发达的企业在中间,也有非常小的低水平的企业在中间。就像一个物流一样,我们有非常好的顺丰企业在快递,最后一公里,也可能背着麻包上去,整个是一个高低差别很大的环境,管理是非常粗放的,难以实现有效的全链条组织。我们用区块链是可以实现的,要求我们这个节点上要全部进行区块链的部署,但是我们今天做不到一个卡车司机变成一个区块链的技术,这个是做不到的。

  第四个是技术保障,谈了这么多,无法有效的对真实业务背景进行反映。我们的供应链金融也罢,供应链管理也罢,企业运营也罢,ERP生产组织也罢,都是面对一个不真实的或者无法保证真实性的业务环境来进行处理。怎么样缺乏业务真实性前提下,信用条件形成的有效闭环,所有的供应链的要素都是难以建立的。在这个背景下,缺乏一个有效的手段,这个手段是两个,要不就是法律和规则手段,要不就是技术手段。现在看来法律和规则手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只有考虑技术手段。现在物联网整个产业在整个全球的发展过程中,它的前景空间非常大。

  我们谈谈怎么把它转化成我们能用的东西,这个图大家很熟悉,这是刚才张总引用类似的图来表示,制造商,中间环节,终端客户,中间分销商、代理商、物流商、供应链服务商、电商平台都可以认为是中间环节的组成部分。在现有的业务系统下,每个单位内部,每个环节上它的信息化程度高高低低都已经做了一定的分布。在互联网下已经可以实现它们的一体化运作,在平台条件下是可以做到的。但是这里头出现一个问题,今天上午查处长说的一个很重要的观点,我们现在的分工,供应链意味着我们现在的社会分工从垂直分工向水平分工转移。水平的分工要求他们在所有节点之间是有效协同的,刚才刘总介绍了,我们整个作业当中要实现协同,要求整个过程数据化。沿着每个块内部,现在数据化工作是做的不错的,从ERP到平台化管理都做的不错。但现在出现一个问题,他们之间是个什么概念?大家知道咱们国家目前信息化建设遇到一个非常大的瓶颈,就是竖井效应,从大企业到下面最后一层,管理的非常有效,但是这个企业之间的沟通是非常有限的。企业之间互通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互通不是数据互通,是业务互通,数据用互联网的手段传递数据是非常容易做到的。但是传递数据不等于业务互通,我用一个比较形象化的比喻,咱们看谍战片,在敌后的情报人员发电报要用密码,在没有密码的时候,这个电波是可以被任何人截取的,但是不能解密。两个业务之间用简单的数据互通,前提就是双方对数据的解释和理解是一致的,业务互通的情况下,数据互通才有意义。拿到一个数据过来,可以解释,否则这个数据毫无意义。

  要做到双方的业务互通,需要双方的业务逻辑、流程和场景化的具体发生的事件是同步的。怎么做到这一点?这是我们现在遇到的问题,它是一个行政管理问题。刚才张总说了,区块链的方法是可以做到这一点的,但是区块链要求所有这些机构首先部署区块链方案才能做到。没有的时候怎么解决?物联网能够快速的解决,在他们之间是有传递的,只要做业务,他们之间一定有传递,传递的什么东西?传递是标的物,传递的是操作,两个单位之间没有信息系统,一定有东西传递,否则两个之间没有业务。一个供应链上,传递的不是资金流就是货物,要不就是加工操作,一定有传递。而且传递的标的物,这里头不光是实物,行为操作都是,这些范围当中,在两个主体之间进行传递操作,是全业务概念的。我要卖给你一个东西,把冰箱送给你的时候,这个冰箱本身是包括了这次交易的全部要素,谁买的,谁卖的,交给谁,什么型号,在什么时间交,全部包括在平台当中。我们以前的系统没有把这部分纳入管理当中,今天我们把这部分有效的纳入到管理当中,能够跟业务方进行直接的对等交互的时候,和它的操作人员进行交互的时候,你就会看到业务之间是可以建立起有效的互联互通,这就是我们要做的事情。通过这种业务,第一句话叫物的业务属性赋值与传递,它就可以传递整个信息。第二个,人和物的操作交互来捕捉业务流,这种传递是事先不知道的,如果事先约定的,这种信任很简单。事先不知道的,物的属性传递要靠人物操作交互来捕捉业务流。第三,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实现真实业务数据校核,物没有篡改的动机,也没有篡改的能力,为什么做校核?校核一下这次做的对不对,确保业务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第四,人物之间的交互当中,每个环节的交换是由发生来驱动的,就会实现业务的发现与闭环的实现。咱们今天早上包括今天下午前几位嘉宾沟通当中,供应链金融当中非常关键的要素,是能够发现一个闭环的产业链,能够实现自偿,实现闭环作业,来完成风险防控。物是有价值属性的,人的操作业务是有价值属性的,这种价值传递本身传递了风险和传递了信用以及价值。在这种情况下,物联网叠加,把人物交互来承载物流,通过物流的承载,实现了在商流、资金流、信息流上的合一。物流的加入,使得这一切自然有校核,有发现,有实现。

  整个逻辑当中,跟刚才张总介绍的区块链的指导思想是完全一致的,只不过是异曲同工的做法。大家都是从末端方式来实现一个由它的作业现场端出发,实现一个真实状态的有效传递。我们总结下来,最终实现了物联网纳入到互联网体系下以后,或者互联网扩展到物联网环境下,实现底层交互的客观化和业务末端自治化。后一句话是互联网,前一句话是物联网,物和物的交互以及人和物的交互是客观的反映,中间是有毛点的,不可能被篡改,不可能被修订。第二,最终在这个基础上,实现了第二句话,跟张总说的一样,实现了支付、交易、决策的验证和不可篡改的一个记录,就叫账本。第三,既然实现了业务背景的真实性,风险管理完全改写,风险管理既是有效的,同时又是细粒化的,最大的属性,第一风险数值的前置,以前风险发生,损失发生,现在风险发生,损失没有发生,因为它是颗粒化的,趋势化的,当风险发生以后,整个风险就可以调动起来。

  企业有两大资产,动产、不动产,不动产在现代企业里面,轻量化,轻资产模式下,已经逐步降低的概念。但是在金融服务,不动产是有效的抵质押品,导致实体经济在轻资产的发展方向下,是缺乏有效的不动产抵押物的。动产,任何一个企业,尤其制造业企业,他在生产过程中,有大量的物权,动产是一个大概念,会有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会有应收账款,会有订单,会有所有代表企业资产能力的东西,一个越做的好的企业,这方面资产量越大。但是因为动产不确定性,动产不可管理性,动产的价值贬值性和不增值性,导致我们原来动产是不能作为银行有效的抵质押物存在的。但当我们真实场景下,颗粒度风险进行管理的时候,让动产具备了不动产在金融里面所有的特性。可以被保值,价值变化可以被锁定,可以被管理,可以变成企业有效的抵质押品,所以动产抵押融资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

  现在信用征信,跟大数据一样,吃喝拉撒睡的数据,几百个维度的数据,都是要信用评估,都是建立在评估基础上,评估是主观的,可以评估高,可以评估低,今天高,明天低,是有可能的。我们用动产的测量,用企业经营状态的测量,来保证这个评价是客观的。最终我们实现了虚拟经济,就是金融和实体经济在碎片一级上的匹配和交融,来为我们整个未来智慧供应链金融提供服务。

  从逻辑上讲,四流合一,加了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四流合一,标准化集约化平台化的智链云服务,这个服务是什么?是由末端驱动和行为驱动的自组织智能业务实现。早前区块链干什么?最早可能是在洗钱当中用的,根本就没有一个中心点。没有中心点,我们这个思路也是一样,完全没有中心点的末端驱动的情况下,是自组织的,可以被成为智能业务。按需自主配置的场景化动态业务模式,最后达到人机自主协同优势互补的高效率作业形态,这是物联网叠加以后,为我们提供一个模式。人的判断能力加上设备的规则执行能力和重复能力,达到一个最优的效率。这个在现在互联网六域模型,这是我们团队参加的六域模型,已经通过ISO30141的审定,这是一个基本的框架结构。

  介绍一下智链云,在上端,在现有的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区块链业务基础上,通过智链云这个体系,可以跟终端产品结合,把物纳入到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的数据关系当中去。面向物的终端,一个是面向人的终端,人物一体化。整个系统复杂化,导致业务简单化,这个话大家是可以接受的。我们淘宝上买东西,操作很简单,是因为淘宝平台的复杂性导致业务简单化。在原有业务体系内叠加了一层,使下面这些物被纳入到相应的管理当中去,通过各种终端纳入到相应的管理当中去,实现四流合一,实现货物和全流程的全程管控,实现网上对接金融服务,向下对接业务操作,直接核心厂商、供应链金融服务商,银行金融机构进行有效的开展业务。

  统一服务架构与标准化业务服务流程,从货物运输到出库到解除服务,这种指令的关系在这个平台上实现对所有关节点上的人员操作以及单据有效自动记录,实际实现了在多点上的账本关系,这个就是张总说的,每个单体都是互校核,形成一个完整的链状。现在我们也在基本覆盖到上海,覆盖到全国主要地区。未来它的远景,在消费共享经济上发挥它应有的配置作用,最终在智慧产业和智慧生活两个大方向上来参与业务的实践当中。

  前段时间我们在华为大会上,华为非常认同我们这种方式,双方做了很长的沟通和联合实践。现在这个系统和华为的技术做了有效的配合,建立在物联网IOT云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完全场景化的体系,在华为大会上推出,受到各界比较大的支持。同时我们也和像清华大学包括大的机构也在做一些有效的局部的区域的供应链的整合服务。

  最后跟大家讲一讲我们智慧供应链服务和科技金融当中的一些具体实践。首先用于大宗商品仓储精准感知和质押风险管理,大宗商品在三四年前,钢贸事件发生之后,大宗商品里面做的非常好的低风险的叫存货质押融资一下掉到冰点,在钢贸事件最突出的要素就是仓单重复质押,仓库里面的货可以对虚拟的进行描述的时候,一切存货质押一切的信用基础被破坏掉了,我们来恢复这个存货和仓单的合法性、有效性。我们经过几年的实践,完成了仓单质押的状态,包括线上线下系统可以做到。对质押的业务支持,包括静态动态间隔,动产是活的,最底层的风控线上可以做换货调整。我们支持整个货物物理状态变化和仓储环境异常,可以做一些完整的分析。在这个背景下,实际是做了一些机器视觉的手段,来重建整个仓储货物的货值的变化。这个变化不影响仓库换货,只要货值不变就可以。大家会看到,这是我们最常见的管理方式,这个管理方式是突破了银行动产存货质押的上限,为什么突破了?咱们以前在钢贸事件发生之前,银行的动产存货质押是一个押完一次放款,到时候还款,虽然业务是动态的,但放贷款是静态的。但这件事,包括我们上次开会,世界银行提出一个意见,银行对这个事情缺乏风险审计的。只有在放款之前做审计,存货的量是多少,直接决定了这次信贷风险。这个过去是放任的,我们现在可以做到,大家可以看到这条线,按照银行的预警线,核定库存或者核定货值,按照这条线上的安全空间,可以按照秒为单位来进行审计,当触碰这个红线,银行风控介入,对客户来讲就是两个选项,要么补货,要么付款,把贷款还了,达到平衡。如果你的管理货量上来以后,你就可以增加信贷,如果下去之后,触碰到这个线,必须要补仓,而且颗粒度是以最小单元来进行计的,有一个类似融资融券的作业模式,做的非常灵活。用户可以随时决定是否增大质押物的空间,可以决定是否来还款,这是额度的动态管理。

  这是在手机移动端的作业,包括它的入库作业,包括它的仓位信息以及出险情况,都会随时进行反馈。结合这种状态,质押现在法律上叫交付占有,是一个线下的概念,仓单用登记的方式来表现质权的条件。目前在人民银行试点,由证券中心完成仓单质押的公示,由商业银行完成仓单质押的确权,由科技企业完成仓单和实物一致性的确认,将来所有信贷作业和权属可以针对仓单进行,极大的提高了便利性,提高了流动性,整个降低了风险。这是我们做的一些实践。

  第二个实践介绍,感融卫士用于汽车贸易质押融资监管服务智链云用于汽车整车供应链的服务,汽车供应链出库入库、运单以及销售单,整个全程过程管理。这部分管理相对来讲,比今天中驰车福提的配件管理要容易一些,没有那么大的SKU量,但是在这个领域单值很高,现在情况很复杂。这里头我们要素是抓住了三点,在全链条里面,刚才在仓储也是同样的,但是只是这种要素体现的不是很充分。资产、资金、渠道三大要素,今天上午厚朴李总提到了大企业像海尔这样的企业为什么要做供应链金融,尤其供给侧改革,产能需要削减的情况下,其实大企业的销售工作是不容易的。它的经销商、物流商,需要它的下游企业对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上游企业对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并不是大企业就是一边倒。尤其是产能达到一定的饱和程度的行业,大企业实际上意味着更加不是特别乐观。比如我们在资产方面,尤其国产品牌的汽车,它的销售过程中,85%以上是三方的车,就是银行通过他兜底,向经销商放贷,也就是赊销。这样带来的一个重大问题,他出厂的汽车当中,理论上是实现了销售,但是85%的车辆实际这个资产是放在别人手里,但是风险是由他来承担的,这个风险是巨大的。第二个大的问题,大家知道现在的汽车生产是一个高度工业化的,告诉分工化的产业,在汽车售价降低,竞争激烈的时候,生产的有效安排变得汽车整车制造厂竞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这么大量的汽车在没有销售之前实际都是库存,在ERP当中这个库存不存在,整车厂没有精确化的管理,根本无法进行新车的下料排单,ERP系统无法做准确的支持,它的生产效率和精细化程度,它的利润无法保证。第三,除了个别整车厂,大部分二线的整车厂,其实是经销商之间是一个相对对等的关系,没法用行政或者市场手段,经销商他的车挺不容易的事,他没有这个能力,这是他的一个问题。资金,80%的三方车,是在汽车被销售给终端使用客户之后才回笼的,占整车厂的信贷额度。整车厂扩大再生产,需要扩大自己的融资额度,他就需要资金的回笼,但是现在情况下,一出厂,他没有数据来支持他,要靠经销商给他汇报的报表来看汽车是否完成了销售,这中间一两个月的资金占用。第三个就是渠道,汽车制造商的销售有很严格的渠道管理和销售管理,销售管理在双方的地位对等或者基本平等的情况下,这种销售管理手段要进行贯彻非常困难。比如跨区销售和错配销售面前完全丧失操作性,这三项都是整车企业最关心的问题,我们在这上面来提供服务。

  监管方,在供应链金融里面主机厂、银行和监管方,现在汽车渠道下沉非常厉害,主要销售是在县以下,刚才刘总说,达到两亿辆,年销售量2700万,很快达到三千万,在年销售量已经超过美国,是世界第一大市场。但是这种销售量下,导致一个情况,我们整个销售渠道从过去大城市向二三线,四五线甚至农村,往下走的时候,经销商没有融资能力,大量的缺乏融资支持。最终我们在这个链条上要完成应收账款管理,存货质押融资和金融机构对第三方授信。改变在融资模式里面的手动登记,人工巡检,驻店监管,对银行来讲,在面对渠道下沉的时候,无法扩大整个授信范围,导致授信下降的很厉害。同时经营流程固定,无法做到快速的转贷。智链云及感融卫士移动APP,车厂操作员,车厂审核原,经销商操作原,动态的自发的参与工作。这是智能终端,不多说了。

  最后我们智链云用于供应链的全过程管理,主要是托盘。有两个背景,第一商务部在推动全国范围内整个物流向托盘化变迁,托盘化是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咱们现在的托盘是包装,托盘可以理解为小集装箱,集装箱是精细化管理,如果一个集装箱再拆分下来就是托盘,以托盘进行运输、计价、信息管理和整个综合服务,都在托盘上进行。

  传统业务,一个跨国企业他的产品在销售过程中,要实现销售的话,过去简单的用海单质押和信用证质押,这两个作物是它业务的一部分,现在通过物流全流程配送以后,可以从成品下线一直到用户提单,全过程可以综合信用证和海单,实现全流程的溯源,风险控制,完整的体系。整个逻辑当中,你会看到它的整个作业当中,实现了全过程一个非常大的变化,这就是宋教授在上次会上提的,顺应了现在的作业,供应链从原来的运输变成了一个实际是协同组织。供应链企业从原来的媒体变成了经销和信用体系和整个客户分销管理协同管理的角色,现在分销商和供应链商的角色在迅速的变化。

  要做到这个过程,传统供应链企业必须在这方面得到精细化管理。从产品生产线下线到成品出库,转库,海外仓入库,出库,交付,全过程可以无缝的精确化的覆盖,既支持了整个供应链的全程管理,又支持了订单管理,支持了整个运输过程中的真实性管理,在这个背景下,支持了整个跨界的供应链金融的服务端。它对厂商意味着产品生产与贸易,产品完整全生命周期监管溯源,产品全流程与交付过程监管,全球供应链与仓储物流管理,订单、仓储、运单配送管理,全单据真实性自动匹配。

  最后用这几句话结束我今天的报告,我们做的不管是各种科技手段来进行金融的改造和供应链改造,有它的核心价值,首先是技术创新,没有技术创新还是低水平的循环。从我们角度,实现对动产和操作的实时化、份额化的管理,第二,在末端驱动和多维度协同的校核机制,确保它的真实性。第三,数据和服务的场景化应用,如果配合在虚拟端的区块链,就可以实现一个完整的动态化自主的智能服务。这个技术保障,我们认为它是生产力的一个基本来源。但是光有科技不能实现价值,必须把科技能力转化为模式创新。模式创新我们的观点是三个模式,包括商业模式创新,我们就要实现交易流、资金流和物流融合和业务闭环,业务闭环是所有上午模式创新的核心。因为闭环可以根本性的改变我们的供应链当中的风险和收益模式。实现动产的跨平台的管理和背景真实性基础上的综合业务创新,这是前提条件。

  第二是风险管理的模式创新,我们追求在业务背景真实性前提下的闭环管理,金融服务与业务标的之间建立可信的可追溯的确认关系,不是建立人为关系,是客观的确认关系。服务管理模式创新,把它延伸到碎片化的精细化管理,最小单元化管理,就是IT化,相当于互联网的IT化,可以实现业务的标准化。在大幅度提升传统业务的效率同时,来降低运行成本的同时,第一是提高效率,第二是降低运行成本,靠标准化,在标准化上可以实现传统的业务效率提升,降低运营成本,边际成本快速下降。在这三个情况下,在科技创造生产力的前提下,模式激发增长点。有了增长点,有了模式创新,在商业模式创新,管理风险模式创新,服务管理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前提下,实现了生产力和增长点之后,我们在科技金融包括整个供应链技术领域,或者底层领域,就有希望去实现一个智慧的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平台。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实现产业共享经济,产业共享经济是大势所趋,在这个背景下,今天这个论坛的主题就是产业升级,我们可以看到的不仅仅是升级,而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类又一次产业革命的到来,是必然要发生的,而且这种产业革命带来的冲击是在前面多轮产业革命和产业准备基础上发展出来的,综合互联网大潮以来的各种方向的人在整个产业当中的实践,最终在实体经济当中获得一个巨大的发展。至少从我是高度认可的,而且是很快会看到的。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