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9月14日20:23 新浪财经
中信建投证券执行委员会委员刘乃生 中信建投证券执行委员会委员刘乃生

  新浪财经讯 “2017金融街论坛”于2017年9月14日-9月15日举行。中信建投证券执行委员会委员刘乃生出席并演讲。

  刘乃生表示,新三板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短短五年迅速成为全国挂牌公司数量最多的证券市场,但是问题也显而易见——市场地位模糊,市场功能不强,在IPO常态化的冲击下部分优质公司选择摘牌,继续坚守的公司还是有一些疑虑,准备挂牌的公司踌躇、犹豫。“新三板再次走到了十字路口”,他直言。

  对于新三板的发展逻辑,刘乃生归纳了三点。

  第一,发展新三板是为了弥补主板市场的功能不足。主板市场,包括创业板的服务对象是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较高经营业绩的企业,主板市场的性质决定了其必须设立较高的发行条件,执行严格的审核制度,由此导致大量处于发展早期的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中小企业,甚至中小微的企业,虽然需要资本服务,但又难以企及主板市场。“发展新三板市场,积极发展股权融资,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好办法”。

  第二,发展新三板是适应科技发展浪潮的需要。人类社会正在经历着史无前例的技术革命,以人工智能、生命科学为代表的新经济、新技术正在颠覆传统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这场变革的成败不仅关乎企业个体命运,也关系国家、民族的兴衰。“我们要赢得这场变革的胜利,需要付出的努力很多,但有一点必不可少,那就是资本市场的支持”,刘乃生分析,“受制于主板市场诸多因素的制约,很多新经济企业在初期都处于亏损状态,纵有再好的发展前景,在最需要资本支持的时候,却被主板市场拒之门外,我们的资本市场已经错失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机遇,在智能时代必须迎头赶上。新三板以其包容性的制度设计,高度吻合新经济、新技术公司的发展规律,应当在推动国家科技创新战略中发挥关键作用”。

  第三,发展新三板是构建创业生态系统的需要。在刘乃生看来,广大中小微企业天然具有融资规范发展、股权激励的需要,引进的早期投资也天然具有退出的需求,新三板的建立和完善,有效满足了挂牌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是推动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体现。经过五年的发展,新三板已经初步建立起市场生态系统,一万多家挂牌公司,20多万合格投资者,庞大的中介机构队伍,新三板发展的快慢、好坏,关系甚大,牵扯甚广。

  刘乃生表示,虽然发展新三板有其内在必要性,但是新三板是新生事物,既不能复制主板市场的经验,也不能照搬成熟市场的做法,这正是新三板市场建设的难点所在。他认为新三板市场的建设应着力解决三点问题。

  第一,坚持独立市场定位,又要与主板市场错位发展。主板市场广泛的投资者群体,良好的流动性,便利的融资功能使得众多企业趋之若鹜,但这也正是主板市场的缺陷所在。上述因素严重制约了主板市场的包容性,发展新三板必须坚持制度设计的先进性和包容性,要坚持与主板市场错位经营、协调发展,不能重复建设一个主板市场,否则就背离了发展新三板的初衷。

  第二,坚持新三板的特点,又要尊重资本市场的基本规律。新三板市场是资本市场的一部分,新三板市场的发展必须尊重资本市场的基本规律,不能以新三板的独特性来否定资本市场的基本规律,融资和交易是资本市场的基本功能,任何缺失都将导致市场的无效,有效的融资及适度活跃的交易是资本市场发展、资源配置作用的基本前提。尊重资本市场的基本规律,结合新三板市场的特点,提高挂牌公司融资效能,提升市场交易活跃性,是下一步市场改革的方向之一。

  第三,坚持风险控制又要保持适度发展。加强市场监管,控制市场风险,是市场发展的保障,风险控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发展,而不是停止发展,停止改革,发展停滞是最大的风险,静止不是平衡,在发展和改革中进行风险控制,才能在动态中保持平衡,要提高市场功能和监管措施之间的平衡度。

  “当前新三板的发展确实面临巨大的困难,但是克服困难才能进步,我们相信新三板的未来潜力,我们期待新三板的制度变革,我们也愿意继续坚守新三板,用更扎实、更有效的工作,为新三板市场建设贡献力量”。刘乃生表示。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郑伟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