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9月11日10:56 新浪财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主席迈克尔·沃布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主席迈克尔·沃布斯

  “第十二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于2017年9月11日举行主题报告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主席迈克尔·沃布斯出席并演讲。

  以下为发言实录:

  尊敬的各位部长,诸位阁下,尊敬的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很高兴今天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主席就“创意产业及其对发展的重要性”一题发言。

  在此之前,请允许我向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主办方对今天活动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

  此外,我也想对中国国家政府、北京市政府和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的热情款待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天我想探讨的主题是文化对发展和创新的重要性。我将与大家分享几个创意产业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事例,并简要介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创意城市网络”。

  文化推动发展和创新

  女士们先生们:

  首先,文化产业涵盖文化遗产、创意产业和文化旅游,推动着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文化是社会凝聚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撑着教育、性别平等和城市规划等发展的其他方面。

  文化不应、也不能被视为发展的红利。文化,是发展的前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没有“文化”,我们就无法完全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17项目标。

  除《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及其17项目标以外,《2016新城市议程》等多个全球发展议程都将文化纳入其中,《2016年新城市议程》更是将文化归结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这进一步体现了文化的重要性。

  创意产业对发展的重要性

  女士们,先生们:

  下面我们来谈一谈创意产业的重要性。创意产业涵盖美术、手工艺、设计、时尚、影视、音乐、表演艺术和出版等多方面内容。

  在当今世界,创意产业联结着文化、经济、社会问题、科技和环境保护。

  从经济角度而言,文化和创意产业是减贫的重要工具,对发展的贡献在过去数年中不断大幅提升。

  创意产业在提高收入、创造就业和增加出口所得方面有重要作用,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尤其如此。

  下面我为大家举几个例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显示,2004-2013年期间,创意产品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增长了一倍有余。今天,创意经济对全球经济的贡献逾6%,创造了将近3000万个就业岗位,每年带来4万亿美元左右的收入。

  此外,创意经济中15-29岁的受雇人群比例超过其他任何产业。因此,创意产业不仅能拉动经济增长,还能助力妇女、青年和其他边缘群体赋权。人们已普遍承认创意产业(出版、影视、视听媒体和音乐等)是经济和社会普惠发展不可或缺的引擎,在提高收入、拉动外贸、改善民生和提升生活质量等发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文化创意产业可以提高收入并创造就业,因此可以推动减贫,这一点我相信各位都不会否认。

  创意与城市

  女士们、先生们:

  现在我们来谈一谈创意在城市环境中所扮演的角色。

  当前,很多新的发展战略、政策和倡议都希望通过促进增长、鼓励创新、提升社会凝聚力、增进人民福祉并鼓励文化间对话等手段,使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再生的引擎,而城市本身正是上述政策的摇篮。

  文化和创意的命脉在地方。因此,政府部门必须采取新的方式,与私有部门与公民社会进行合作,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支持创新,鼓励民众参与并支持文化建设,如此才能找到真正适合当地人民的可持续发展方式,带来真正改变。

  然而,若想让创意助力城市发展,并带来解决共同挑战的新方案,合作与经验知识分享不可或缺。

  在这一方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创意城市网络(UCCN)为城市提供了开展合作与同伴学习的宝贵机会。

  创意城市网络成立于2004年,共有来自54个国家的116座城市成员,覆盖了7大创意领域,这7大创意领域分别是:1)手工艺与民间艺术;2)设计;3)电影;4)美食;5)文学;6)音乐和7)媒体艺术。

  加入创意城市网络的城市有责任分享其成功做法并与其他城市建立伙伴关系,以此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鼓励文化参与并将文化纳入城市发展规划之中。

  中国共有8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

  • 北京、上海和深圳是设计之都;

  • 杭州、景德镇和苏州是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

  • 成都和顺德是美食之都。

  中国和文化创意产业

  尊敬的同事们:

  中国正在不断通过强有力的国家和地方政策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在中国的城市经济中占有很大份额。

  下面,我与大家分享一下中国在此方面取得的成就,尤其是上海、深圳和杭州三座城市。

  在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增长和城市品牌的核心。上海在2010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成为设计之都。从工业设计到珠宝设计,上海在各个设计领域皆表现卓越,除此之外,上海也常常举办各类设计活动。创意产业为上海创造了7.4%的就业岗位,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上海拥有全球最大的创意产业集群,其中三分之二是经废弃工厂和废弃仓库改造而来。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同样展现了城市应如何借助国际大型文化活动来促进自身发展。世博会不仅为上海提供了优质的设施和人才,还留下了影响更为深远的文化遗产,帮助上海增强文化多样性,提升社会凝聚力,改善城市规划,打造城市品牌,并实现国际化发展。

  深圳作为创新的领头羊,制定了基于四大支柱的经济转型战略,文化创意产业便是这四大支柱之一。此后,深圳的文化创业产业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截至2014年,文化创意产业已占深圳GDP的9.8%。

  此外,在文化产业在杭州等城市同样得到大力发展。工业建筑经过创造性再利用,很多已经变为文化枢纽。此外,无数历史古迹也得到修缮,并且免费对外开放。

  展望未来:数字化挑战

  女士们、先生们:

  在做最后总结之前,我们先来展望一下未来。

  年轻人借助各种移动设备正在大步迈入数字化时代。确保基础设施到位(包括硬件、软件和互联互通)将不再是未来的重点。

  相反,由于艺术家和创意工作者有时可能无法积极适应科技革新,我们应该开始考虑如何资助他们提高能力。

  如果没有合适的战略,商品和服务流转的不平衡在数字化时代将进一步加剧。

  此外,在不远的未来,创意经济的功能和文化产品及服务的创造、生产、分配和消费方式将在数字化环境和相关科技的作用下彻底改变。

  这场变革已经催生了新的参与者和新的逻辑,包括社交网络的飞速发展、大数据的爆炸式增长,以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电子阅读器等移动科技的广泛传播。

  数字化革命带来了新的市场集中形式,并要求贸易和商业必须加快打造新的在线业务,以促进、保护并留存这些文化内容。

  在数字化时代,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独特性质并没有发生改变,相反,还进一步得到了延伸,纳入了数字化表现形式,可借助数字化工具生产。但是,随着用户原创内容、云计算、联动多媒体设备和贯穿创意价值链各环节的文化流媒体内容的进一步发展,这一新的文化格局将为我们提出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下面我将列举一二:

  • 我们应制定怎样的公共政策,采取怎样的方法才能支持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价值链的发展?

  • 如何在贸易协定中纳入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电子商务)流通?

  • 如何采取新的方式开展国际合作,引入地方电子商户?

  • 在数字化时代,2005年通过的《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的核心原则——平等享有、开放和平衡原则,其内涵将发生怎样的改变?

  我相信,在座诸位将在未来几天提出类似的问题。

  我希望各位可以集思广益,提出具体建议,拟出解决方案。

  我的讲话就到这里。女士们、先生们,预祝各位一切顺利。

  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