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9月09日17:11 新浪财经
著名文化学者于丹 著名文化学者于丹

  新浪财经讯 由商界传媒集团和世华集团主办的“第三届全球企业家生态论坛”于2017年9月9-11日在北京召开。著名文化学者于丹出席致辞。于丹表示,对于一个团队而言,不可能所有的人都是理想主义者,但哪怕职业化的人多一点都比悲观主义者多了要好,讲企业的社会责任之前,先看看企业内部的文化风气怎么样。

  她指出,一个人得看得见自己的不可替代性,一个人能够确认了自我,扬长避短,也才可能带好他的团队。孟尝君养了一群鸡鸣狗盗之徒,但鸡鸣狗盗也有核心竞争力,有不可替代性。我们现在怕的是不断复制、不断的翻版、不断的跟随潮流,没有核心竞争力,这对一个个人和企业来讲都是致命的。

  以下为演讲实录

  于丹:尊敬的各位朋友,很高兴在这么大的一个场子里年年如期和大家相会。此时此刻正是一个金秋时节,按照中国人的说法,人在四时之中,“沐春风如思飞扬,凌秋云而思浩荡”,人是靠着春风、秋月打开自己的心智,跟着岁月年光年复一年不断成长的。

  企业家,不管带着我们的企业去面对什么样的形式,首先自己的内心是需要滋养的,心不乱,看这个世界才不乱。所以我今天先从一个中国著名的禅宗故事开始,跟他们聊聊如何面对今天这个时代和如何面对自己的内心。

  有一个著名的禅宗故事应该已经流行了将近千年,讲的是一位公差,完成的任务是押送一位犯人去京都,犯人是犯了清规戒律的和尚。公差手边有几样东西每天要不断的清点才能上路,第一是有一个大包袱,里面是他和这个和尚的全部盘缠和冬装;第二是手里有一份公文,一定要有公文才能到遥远的京城才算交差;第三当然是和尚,把和尚押到位才算完成任务;第四每天问自己不在,因为只有我这个主体在,才能揣着包袱、拿着公文、押着和尚上路。所以每天早上起来都会清点一下包袱在不在、公文在不在、和尚在不在、我在不在。

  天天这么走,两个人很寂寞,互相聊天、照顾,越来越像朋友。有一天他们俩饥寒交迫的赶路,外面大雨交加,终于到了傍晚赶到一个破庙里避雨,一进去这个公差就已经累摊了。

  和尚一看机会来了,很殷勤的跟他说:你每天押着我这么辛苦,我虽然不能喝酒、不能吃肉,但你今天要不要好好歇一歇?公差跟他熟了也就懈怠下来,就跟给这个和尚打开的枷锁、镣铐,眼看着他去、回来。

  和尚很殷勤抱了一大堆的酒肉回来以后伺候着公差吃喝,一会儿酩酊大醉,沉沉的睡着了。

  和尚一看,终于等到了机会,就从怀里掏出一把刚刚买的剃刀,把公差的头发全给剃光了,把公差的衣服扒下来他自己换上,把自己的破僧脱下来给公差裹上,这个和尚连夜逃跑了。

  公差醉的浑然不觉,一觉到日上三竿,早上起来伸手一摸包袱还在,公文也在,第三是找和尚,庙里庙外找怎么都找不到和尚,急得公差直挠头,和尚哪儿去了。一摸头是光的,低头一看自己居然穿着袈裟。“哎呀”长出一口气:着什么急,和尚不也在这呢。

  既然和尚也在,找第四样东西是找什么?——我去哪儿了,怎么也找不到,包袱好好的还在,公文好好的也在,和尚也在,那么我哪儿去了,为什么就找不着我自己了?

  我愿意用这个故事开始,请各位企业家都问一问自己这个问题。

  站在21世纪我们现在手中的包袱不会丢,包袱就是你企业的业绩,也是你自己生活中衣食住行所有的产业,我们永远都会带着,眼看着数字不断的增长。公文我们也不会丢,那是我们亮给世界的名片,是我们写在史册上的业绩,每个人的公文上都是越来越漂亮、数字越来越好看。和尚是什么呢?和尚就是我们日复一日要打理的、手中要管着的一些事物,他是我们的囚徒,主体在的时候你在管理他。但我们想过吗,不知不觉的生活里会有一天把我们自己变成囚徒,但是我自己就丢了,也就是说企业的业绩在,社会的生民在,每天忙忙碌碌管理的内容也在,只有我这个自觉的人找不到了。

  所以在今天我们来谈文化,文化是什么概念?按照《周易》上的说法:“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是文化,就是观察了人间百态,凝聚起来价值观念,化育人心、化身行为,这才叫做“文而化者”。

  每个人自我的心还在不在是文化的开端,我们还能够看得到人心里面跟世界的关联吗?还能看得见这个起点吗?各位企业家,在企业的成长过中,一个社会企业的责任是让企业更好的融入社会,而且承担一些主流价值。那么人际和谐永远是创造一切业绩的起点。

  中国人讲人应该是什么样的,因为明天就是教师节,所以今天会多说一些关于教育的话题,从我们个人终生精神成长自我教育一直到我们的家庭教育,然后才能走进社会。

  第一个问题跟大家沟通一下,什么是个人终生精神成长。

  按照孔子的说法,一个人的成长分四个部分:一个人对大道有志向是志于道。二是据于德,要根据道德不断的充实自己完成成长。三是依于仁,依托于仁爱,这就是依托业绩和创造业绩。“仁”是两人成仁,两人之间的关系比什么都重要,也就是说不能学会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和不能在社会上完成角色的担当,你就没有个人的精神成长。最后三个字叫作“游于艺”,人还要精神遨游于阔大的艺术境界,这个“游于艺”的“艺”其实是指中国古代的“六艺”,也就是中国原来教育所要培养的、全面的、健权的人格。

  大家现在会说我们向西方学习教育学了很多,认为中国的教育有欠缺。但大家知道吗?两千多前中国人提出“六艺”时,我们的教育观念丝毫不落伍,什么是六艺,是礼乐射御书数。“礼”的教育就是德育教育;“乐”的教育就是美育教育,包括音乐、美术,方方面面;“射”就是射箭,体育教育;“御”是驾御,人去驾车,全方位的生活技能。而“书”和“数”相当于今天的社会科学教育和自然科学教育。

  如果要看重一个人的平衡发展就要看到这个人有没有成长性,有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我们今天的企业所面对的社会种种机遇,但是跟机遇成正比的是社会的种种伪命题。

  什么是伪命题?就是今天说有一个政策对你不利,明天说金融界有一轮波动要来袭了,你都会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自己正在被裹胁其中,自己面临生存困境。但我们往往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有大量的恐慌是来自于伪命题,真正有成长性的人不被伪命题所绑架,能够明辨是非,能够看得清醒。

  老百姓说有一种孩子是朋友圈的日子,有一种孩子是别人家的孩子。一看朋友圈的日子觉得自己是最可怜的,别人辉煌显赫;一看别人家的孩子觉得自己孩子一无是处,都是毛病。

  为什么这样?

  因为你所看见的都是别人晒出来最风光的亮点而非完全真实的生活。有多少人没有看见自己跟这个世界真实的关系,弄丢自己可能比弄丢任何财富更加可惜。今天很多人心中有偶像和榜样,总是希望尽快的报自己复制成别人,但其实人终其一生的理想是越过万水千山能够成为不可替代的自我才叫作真成功。

  一个人如果真的想成为自己,得看得见自己的不可替代性。一个人能够确认了自我,扬长避短,也才可能带好他的团队。

  大家知道战国时候四公子,其中著名的孟尝君,养了一群鸡鸣狗盗之徒,这样的人在众人眼中就是白吃饭的。但那些满腹经纶的人后来发现,真到了国家有危难的时候,只有鸡鸣之徒深更半夜叫开城门让主人逃生,狗盗之徒可以从狗洞进去,把重要文件偷出来发兵救火。

  用今天的话讲,鸡鸣狗盗也有核心竞争力,有不可替代性。我们现在怕的是不断复制、不断的翻版、不断的跟随潮流没有核心竞争力,这对一个个人和企业来讲都是致命的。怎么清晰看清这一切,要回到中国传统中的家国一体,找到个人修为到走向社会企业担当责任的那条路。起点是正心修身,然后是能够齐家,尔后在谈得到治国平天下。

  所以第一个问题是每个人找到精神成长的起点,确认自我的核心竞争力。

  第二个问题,各位企业家看一看,带团队如同治家,重建家教与门风,从管自己的子女到带自己的员工,多一点中国家庭中的道德自律,对于未来一定是有好处的。

  为什么说中国人的家教和门风这么重要,因为中国人讲究“家和万事兴”。中国家里到底应该有什么,我们觉得是不是离开我们的观念已经太远了。“家”上面的宝盖头是一个房顶,我们的顶子也是中间高、两边低下来,所以宝盖头就是个屋顶。屋顶下面的字是一头倒立着的小猪,为什么家里是养猪的,首先养猪成本低,这一家小富即安,养牛、马儿成本都高,而养猪投入产出比最合算。过去家里是人猪和谐的,不像现在城里的孩子只见过宠物没见过动物,动物原来跟人是朋友,宠物是靠人的意志,今天把小狗毛给剃了,明天给他做个棉坎肩,做个毛背心,折腾宠物不断得病,这是人对宠物强加上去的意志,不是原来它该有的样子。

  我们今天为什么打破了“天人合一”,因为在家庭结构中孩子已经惟我独尊到对植物、动物不爱惜了,家教门风要从这里开始。

  宝盖头下有“安”和“宁”,“安”很有意思,是家中有女就是“安”,也就是说这一个家庭能不能过得稳稳当当、和和美美,就看这个家有没有主事的好女人。过去总说女人没有独立受教育、没有经济地位,好像地位不高,传统观念认为男人建功立业在朝廷,女人建功立业在家庭,女人相父教子,从伺候老人到看孩子,家的稳定在女人手里。所以今天不管做多么伟大的事业,先来问问自己这几个基础小问题,日子是否安宁。

  “宁”繁体字是宝盖下一颗心,再下面是一个皿堆,再底下才是丁,皿推就是盛满了食物的碟子、碗,屋顶底下带着一颗心回家坐在捉前大家一起吃饭,这个状态叫作“宁”。现在大家过的日子特别是成功企业家,一个星期在家吃几顿饭?在外面推杯换盏,在要做很多的社会往往,所以日子过得就像简体的“宁”。富丽堂皇的屋顶底下摆着漂漂亮亮的一张空桌子,桌上没有器皿,人也不带着心回家了,所以都不回家吃饭了。希望大家的掌声是告诉自己多回来吃饭,因为多回家吃饭才有安宁的状态,多回家吃饭才能一家人有交流,不是外面的宴会再落后这个人就叫成功。

  成功人士的困惑大家会想陶渊明的话,为什么他说“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心灵都做了身体的仆人这是多伤悲的事情。所以他一路奔回家的时候,有8个字作为归来的境界是非常温暖的,叫做“携幼入室,有酒盈樽”。“携幼”是拉着自己孩子的小手一路走到最里屋,外面客厅是明堂,里面卧室才叫卧室,拉着小手一路走到最里屋,一看炕桌上烫着一壶老酒,有酒盈樽。中国人的田园在今天来讲究竟有多遥远、多奢侈,就在于这8个字不太容易做到——“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家里有没有幼小的孩子,有,只不过都在补习班,在贵族学校,也喝得着酒,但不是多少年的茅台和多少年的拉菲,都是在外面酒局上,跟家人不喝了。

  中国人想要寻找安宁还得从回家开始,回到了家就要知道家是有规矩的,家里的日子也适合带团队。

  家里也有不好的词,比如“害”为什么在宝盖下,中间的三横一竖是什么意思?是形容家里有人态度特别刻薄、特别自私,什么事情都伤害别人,那三横是家里有厚道的人、有顾全大局和包容的人,但有什么样的人都顶不了上下出头、一个尖刻的态度。当一个刻薄的说话,这个状态就是“害”。一个家里几个妯娌可能有一个媳妇是态度刻薄的,几个姑爷有一个惹老爷生气的,团队里高层、中层管理往往有本位主义、利己主义,不惜伤害别人拒绝团队的人,只要这些人开口说话就是祸害。

  房顶底下管好嘴是大事。嘴管不好就是“祸从口出,病从口入”,少生点病和少出点祸,这个家里就没有祸害了。

  所以在这么一个宏大的场子,谈向未来出发的责任时,我宁愿说小话题,让我们心静下来,重归古典,看汉字里的道理,重新思考家庭中的规矩,用家庭的方式管理我们的团队才是道德与法则的合一。

  谁说中国人原来治家没有法则呢?

  大家都知道内圣外王、出将入相的曾国藩,他说“家败离不得一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一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德一个骄字”。大企业如果不节俭、不知道自己对未来的胆怯,过分大的胆子,奢靡不俭都会家败。人败离不得一个逸字,真正带团队的人一定要让自己团队的人每时每刻有精气神往前走,不敢懒惰。第三句话是讨人嫌离不得一个骄字,一个人经骄傲、目空一切,经常自我就是他倒霉的开始。“欲令其亡,先让其狂”,狂妄和骄傲是一个人倒霉的开始。

  曾国藩怎么治理这个?

  他说借“傲”字不以轻易笑人为先,不轻易笑话别人,这一点是各位企业家和自己带团队的一个规矩。不轻易笑话别人、轻易议论别人的是非,因为你议论别时也会成为一个笑话。“论人是非者必是是非人”,积口德,不管轻易笑话人。

  现在有一种新是“嫉人有笑人无”,每个人把自我的故事讲上天,我们发现现在人跟人沟通,我怎么样,我的想法、我的业绩、我的传奇太多,但是你想过体谅别人、帮助别人和尊重别人吗?

  什么是成功的企业家?就是把我的视角换为你的视角,不仅不轻易笑话人,大家有分歧,第一句话就要讲“抱歉我是不是没有听清楚”或者“我理解错了”。越谦逊的人在这个世界上越有生路,在别人世界中将心比心的人越有朋友,不笑话人的人自己才不会沦为笑话,这也是古训。

  大家不要以为古训是子曰、诗曰,有很多是治家的道理。

  曾国藩说,戒骄傲从不轻易笑话人开始,戒懒惰从早期开始。带青年的团队有时候要用家风来教,早期这件事,曾国藩过说一个大家族未来如何,只看他家三件事:第一他家孩子是否每天早期,第二他家孩子是否亲自干家务活,第三他家孩子是否愿意读圣贤书。这三点,缺一条,这个家道都会败落。这话说得好。

  什么是早起?刚刚过去暑假,很多家庭是爷爷奶奶拦着爸爸妈妈教育孩子,老人心疼孙子,都说“孩子终于歇息了,正长了,让他补补觉吧”。其实补觉某种意义上是伪命题,什么是补觉?因为亏觉,如果头一天晚上没有通宵打游戏和看电视剧,早上起来是正常的生物钟,所以放假不是放纵,没有时间表了,任何时候表示早期是人跟节序之间的天地之约。

  大家想一想。人这辈子做任何事不仅仅是为了别人尊敬我们,人总要给自己一些看得起自己的理由,如果你能每天都自律做到早期,不管你去跑跑步还是你沏壶茶,人在这一天中的气定神闲,你会觉得这个日子打开得很从容。总比夜里刷剧到了三点,早晨闹钟响了没听见,慌慌张张起来时已经要迟到了,上了地铁才发现忘带U盘了,所以一天是沮丧的。曾国藩强调的早期是治家的,也是一个人的成长的。

  第二点说的是亲自干活,有很多团队年轻人干不成活,是因为从小在家就没有干过活。曾国藩说不管这个家有多少佣人,凡是自己不能干活的子弟必败家。

  曾国藩带了铁血湘军12年,所有资金是他酬的,军中一支笔,而且他一直做着高官,做两江总督时,江苏道和江南道,江南道是现在分成的浙江省、安徽省,等于是现在三个省的省委书记,他家过什么日子?每天检查男孩子的功课和对社会要做的公务,甚至每天检查家里女眷做的家务活,要求自己妇人天不亮和没出嫁的起床;亲自去浸麻,早晨给大家做完造反开始纺线、织布,做完午饭以后开始做针线活,一直到晚上,一天夙兴夜寐,他们家男人、女人都是要满满干活的。以曾国藩身份不在外面买任何的鞋履,要求的是各房儿媳妇给公共做鞋,因为他是圣贤之后,他认为这一家如果做不到勤俭,家败离不得一个奢字是必定要坏事的。这是干活。

  第三件事他说读书,读书才是传统。今天多少团队专业知识够了,学金融、财会,专业脑子都非常清楚。但是按照冯友兰先生的说法每个中国人为什么要学一些哲学?因为使人成为人的学问,而不是成为某种人。不分学文、学理、学工、学商,自己能够明白一些终极道理的学问是人人都要学的,这是圣贤书。如果听听曾国藩齐家的道理,就会觉得带团队和治家是一个道理。所以治家之后才是走向社会。

  第三个命题,什么才是我们社会企业共同的价值与未来。

  我们叫“全球社会企业家联盟”,每个人的社会性都在于他判断自己跟社会之间的关联,有没有自己的认可值。比如说每个人遇到的竞争,遇到的压力,你又怎么去看呢?你又去做什么呢?

  我曾经看到一位15世纪宗教改革学家在自己一本书寓言里写的一个故事,看到一大群人汗流浃背的在石料厂上搬砖,问他干什么。那个人没有好气的说看不见吗?服苦役呢。第二个人我在砌墙,第三个人说我在盖一座教堂呢。

  每个人在社会上都搬着一块砖,三种回答代表了不同态度,第一个人是悲观主义者,有理由认为每一块砖、每一个岗位挣每一个薪水的事情都是世界给他的折磨,因为他来这个世界就是服苦役的。所以会觉得上班是苦役,管理家人是苦役,老人生病、孩子上鞋需要你去照顾和辅导都是苦役。当一个人把生活当作苦役时,这种悲观主义让他一辈子觉得在受苦。

  第二种是职业主义的态度,知道拿着的薪水、上着的班得把事做好,但没有幸福感。第三个人是理想主义者,知道他手里每一块砖是通往教堂的一个台阶。大家想一想,你的团队里什么样的人最多?一个团队里不可能都是理想主义者,但哪怕职业化的人多一点都比悲观主义者多了要好,因为一个悲观主义者没有理由的抱怨会让空气里一直充满着腐烂水果一样的味道,让人心里不满而抱怨是比哈欠还容易传染的东西。

  当大家都暮气沉沉、私下抱怨成风时没有人盖一座殿堂。

  所以说社会责任,先看企业里的企业文化跟企业风气到底什么样,我们说的精神成长有个人和中国家教门风的养育及还有责任担当,这是中国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我们这条路上用文化的信念带领自己观察社会,拒绝伪命题完成一种融合和担当。什么才是真正的融合和担当?按照庄子的话来讲,叫作“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大道把你生出来,道德提升你成长了,你们干哪行,人就在行业里慢慢定型,而感上大势时,会被势成全和成就的。

  中国今天赶上最好的大势,这时候机遇永远是垂青准备好的人。如果没有做好从个人到家教一直到社会的这条路,不储备好我们是遇不到机遇的。什么是中国文化?是“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不断的观察、不断的提炼价值观,并且在这种观念下完成融合与担当,这是今天大势当中企业家应该看得清的历史和看得清的当下。一个人有对文化的判断还有执行力,那么这个企业就融合了。

  所以借用叔本华的一句话来讲,人不能总是想要他要的东西,才能够去做他想做的东西。怕就怕想要得太多,能做的太少,所以文化不仅是观念,也是一种执行力,让我们有想法还有办法,有判断还有能力,有志向还有行动,这一切组合起来是我们融入社会担当企业责任的起点。这里我谨以中国文化的名义祝福在座企业家真正融合于大时代完成大承诺,以自我成长融入企业的担当,祝大家万事如意。谢谢。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贾韵航 SF174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