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6月24日15:15 新浪财经
云南财经大学金融研究院院长、首席教授龚刚 云南财经大学金融研究院院长、首席教授龚刚

  新浪财经讯 “第十一届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国际高峰论坛(2017)暨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指数发布会”于6月24日-25日在北京举行。云南财经大学金融研究院院长、首席教授龚刚出席并演讲。

  龚刚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绝不仅仅是“三去一降一补”。他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和“新常态”连接在一起的,涉及的是长期增长问题,而绝不是短期的商业周期问题。

  新常态意味着中国进入了经济发展的第二阶段。中国是一个中等收入国家,大规模剩余劳动力已经不多了,综合失业率的统计大概是在6.6%,失业率水平和城镇失业率是一致的。中国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资本密集型的经济特征,发展资本型密集型企业在现实中必然依仗大项目来稳增长,而产能过剩多集中在资本密集型企业,比如钢铁。

  产能过剩是一种结构性扭曲,由经济增长的方式错配所致。在劳动力短缺的情况下,由结构问题造成的产能过剩,并不意味着经济就是需求决定了。因为任何产能的运行都要劳动力,当经济社会总体在劳动力短缺的时候,需求的增加,即使是过剩产能行业的增加,只能是劳动力因工资的高低从一个行业转移到另一个行业,工资会增加很快,结果经济有可能明显不增加或者是稍微有一点增加,但是通货膨胀就会增长很快。

  在谈到“中等收入陷阱”时,龚刚表示,这绝不是伪命题。为什么出现中等收入陷阱?首先,经济体从低收入向中等收入发展的时候,人均收入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消化剩余劳动力,另外是技术进步,所以动力充沛。到了中等收入人均收入的增长只能依靠技术进步,增长动力减弱。关键是技术进步,其模式也不得不转变,也就是说引进技术将越来越困难,只能依靠自主研发,而转向自主研发的技术进步并非容易,在实际中可能遭到瓶颈。

  龚刚表示,有一个模型很简单证明什么时候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自主研发的技术进步率如果等于或者低于前沿国家的技术进步率,我们就会永远落后,只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须使自主研发技术进步大于前沿国家”。

  但龚刚也强调,研发投入本身并不能成为生产力,因为研发投入的成果仅仅是知识,不能产生生产力,知识转换成生产力必须有创新过程,“没有创新所有的东西都是一无所用”。他表示,国家创新体系是指公共和私营机构,包括个人、企业、大学、金融机构和政府研究机构等,所形成的网络,在该网络体系中,人们持续交流活动和相互作用使得新技术的研发得以启动,持续和传播,并最后形成商业化形成的实质的生产力。对政策制定者而言,了解国家创新体系可以帮助确定杠杆点,提高创新的绩效和整体竞争力,“政府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

  在龚刚看来,中国各级政府不缺乏企业家精神,这种精神体现在中国经济建设方面,但在科技、军转民机制上没有动起来,在国家创新体系上的投入和关注不够,政府在其所关注的领域又存在着大量的乱为和腐败。这些乱为和腐败已经使得一些所谓“去除一切产业政策”的观点在经济学家们的争论中占据了上风。

  龚刚表示,反腐虽然使腐败之风有所收敛,但随之而来了懒政之风,政府应该继续秉持其优良的企业家精神,除了必要的基础建设之外,政府的企业家精神不应体现在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方面,而更应该体现在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方面。中国应尽快启动科技方面的军转民机制,很好的疏通知识传播和应用机制,为了尽可能减少政府在官员创新中发生乱为和腐败。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