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4月14日13:51 新浪财经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后、穆胜企业管理咨询事务所创始人穆胜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后、穆胜企业管理咨询事务所创始人穆胜

  新浪财经讯 由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中国人力资源理论与实践联盟共同主办的“2017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高层管理论坛”于4月14日在北京举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后、穆胜企业管理咨询事务所创始人穆胜出席并以《组织进化:互联网时代企业如何转型创客平台》为主题进行演讲。

  以下为演讲实录:

  穆胜:各位朋友,首先介绍下我自己,我从本科到博士学了不同专业,本科学金融,第二学位学经济学,专门做反垄断法和大企业并购,我在硕士阶段全程学习了心理学,博士阶段学的战略管理,博士后做的是商业模式的研究,以后开始自己的工作,我从生意的视角看人力资源,再从人力资源的角度看怎么支撑工作。我第一份工作是在会计师事务所,第二次是在大型企业,然后就开始了我的创业生涯。

  目前来说,我们主要做三个事情,第一个事情是去跟踪一类企业,年营业额在千万以上的民营企业,这些民营企业在互联网时代的转型所表现出来对实践的探索,对于管理学很有样本意义。第二,我们把这些实践拿去辅导客户,他们都是从一到一百亿的高成长,是非常能帮助管理实践的,第三就是把这些管理方面的研究做成书,做成课,做成论坛的发言。

  下面开始演讲。第一是讲组织的病,第二是机制设计,第三个是几个误区,这些误区都是坑,你要是进去的话,就会得不偿失。

  首先讲“组织”,如果你们在一家实实在在企业里面,一定发现他有两大职能,第一大职能叫经营职能,第二个叫后勤职能。经营是什么?研产销采,从研发到供应链采购再到生产,再到营销,再到销售,是这样一个链条。这是一个主流层,没有任何企业可以逃离这样一个主流层。另外加上进料物流,出料物流,我们完成全链条的组织。如果你是这种企业的话,你一定是一个小企业,小工厂,什么叫小企业小工厂呢?前店后厂,小企业和大企业最重要的不同,职能部门的强与弱。

  如果一旦这个链条好的物料流转的非常丰富,生产量非常大,服务界面非常宽,一定要做一个事情,就是建一个强势的职能部门去对它进行有效的共享。于是这时候有财务、人力、行政、战略、质量、法务、审计等等一系列的模块进去。

  财务是定企业的钱和人的标准问题,除此之外是行政,很多人是强人老板,行政把他的命令贯穿下去,行政办文办会办事。战略规划部门会把老板头脑中的想法变成大家都听得懂的战略语言,并且把战略语言下沉到每个模块上去。这样一个组织看似分工很明确,却面临着管理上巨大的问题。

  为什么呢?除了销售能够被用户直接评价之外,其他的绩效都是老板评价的,都是领导说了算的。这个事说的清楚吗?海尔的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告诉我他们收购日本三洋的时候,你们以前很牛,日本家电,为什么现在亏损?三洋研发部门告诉我,我们是大日本帝国主义的优秀团队,再问他们生产部门,是不是你们的问题?不是我们的问题,我们的生产工艺非常先进,在大日本帝国主义遥遥领先,是不是你们销售的问题?销售说不是我们的问题,我们是大日本帝国主义优秀的销售团队,最后没有一个人敢于承担责任,这个叫吃大数,数好的时候,人人都有贡献,企业亏损的时候,你找不到人负责,大家互相之间推诿,这个事说不清楚。

  当你上下游只有一个人的时候,上游只有一个出价者,下游只有一个售价者,这不是一个公平竞争的机制,这个时候怎么定价呢?没法定价,什么情况下才能公平定价?上游有两个以上的出价者,下游有两个以上的售价者,男士在家里面一般很难调解好婆媳关系,因为上下游都有一个出价者,换不了老婆,也换不了妈,所以定价是定不准的,我们所有人看领导的。

  这是科层制,第一个逻辑就是专业分工,按照不同的经营职能和后勤职能进行横向分工,纵向按照不同的管理层级,进行从上至下的授权。我们觉得这个逻辑非常清晰,而我们现在的管理体系、管理逻辑、管理哲学都是基于这个搭建的。我要告诉各位,科层制是有企业解决不了的问题的,概括来说有三件事。

  部门A和部门B之间有一部分叫交叉职责,我们的制度设计要基于最恶的人性设计最善的制度,把所有的恶人变成善人,这才是我们的大爱,才是我们的情怀。表面上说高层授权中层,中层授权下层,每一层都有责权利,现实生活中不是这样的。现实生活中,上级和下级之间权力是说不清楚的。为什么?第一,高层不愿意授权,迷恋权力。甚至有的企业招募一名清洁工都需要一把手签字。

  第二种情况是不敢授权,上级出于好心,他的治理能力和经验以及工作技巧,一定在下属之上,不然他没法当上级。上级觉得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要多,该这样走,回来,这样走,下级什么心态呢?年轻的同志们,下级是什么心态?不愿意被授权,他会把一件事拆成十件事,把所有的风险反向抛给上级。第一,会把事情的节奏拖的很慢,第二,所有的决策风险全部由上级来承担,上级觉得自己很威风,其实不是,人家在玩你的。

  我要提示各位流程再造,隔热层、部门墙破不了。我们希望通过另外一个方式破题,这个方式叫KPI管理,传统企业是这样一个激励模式。老板希望控制员工,建立三条控制的链条,做两个事情,一个事情是量化员工产出,一个是提供薪酬的支付。如何去量化员工的产出呢?主要通过两个方式,一个叫MBO目标管理,一个是KPI指标管理。根据这两项量化员工产出的结果。我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敢不敢在劳动合同法,劳动法规定的最低工资之上,把其他的收入变成浮动的,你们敢不敢?不敢,为什么不敢?因为这不是一个精准的计量系统。

  除此之外这个考核还有问题,KPI考核还有问题,员工收入是这样来算的,第一个是固定工资,第二是浮动工资,第三是其他的收入。浮动工资基本是固定的,来自于预算,但其实绩效恭送只会浮动2%左右,员工是没有感觉的。

  再讲一下为什么KPI考核会变成走过场,真实激励指数只有2%,科层制我会考核他,再给他发预算,预算是怎么发的呢?我要做一万块钱的事,你们要多少的钱?你们一般会要两万块钱。除此之外,钱发出去了,老板知道其中的水分,我严格做考核,这个考核就是KPI考核,会出现几个巨大的问题,你们一定破解不了。

  第一个是上级无法确认下级的考核指标,因为下级会“藏拙”,你是上级,我是下级,你把我的KPI报一下,有五个指标在我心里,有四个指标可控,有一个指标不可控,报不报那个不可控的?你让你的下级给你报指标的时候,他也不报,最后KPI层层分解,最后每个人都有KPI,但是所有的KPI加起来不等于企业战略目标。有一个企业,80%以上的人KPI都是完成的,其中50%都是优秀的,最后企业巨亏,老总把那个表撕在人力资源老总的脸上,你是玩我呢。上下级无法确定一个合理的目标值,因为下级会拼演技,只要做过绩效管理的,都知道确定目标是一个困难的过程。

  第三,即使目标真实合理,你也会遇到一个情况——报喜不报忧,所有的KPI全是上报的数据表格,查这个数据真不真实,下级就报喜不报忧。第四,上级不敢完全兑现绩效,企业有些人很努力,但是最后绩效不好,实际上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很难确定哪个是主观的结果,哪个是客观的结果,小伙子特别努力,最后考核下来不及格,你作为上级好意思给他扣钱,反正我不好意思。其实他每天晚上十点下班是干什么呢?是在打游戏还是工作?说不清楚。中国有一家最强势的企业,他们也不敢把绩效完全下沉兑现。我们把这种激励叫两段式的激励,第一你把预算发下去,你做了一个投资,这种投资有投后管理吗?投资最后能搞定风险吗?我非常遗憾的告诉你,你是管不了风险的,投下去之后,他会这样做,这个目标就在那个地方,给你预算,投下去的钱没办法管他的收入的,很难去管理风险边际。

  层层分解,指标分解下去,我们看不懂用户需求的,在科层制组织里面。为什么呢?科层制是依靠CEO识别市场的,摩托摩拉、诺基亚的问题我不说了。微软是工业时代CEO之一,但是数次失败。他说苹果是一个好产品,ipad不是,后来ipad大卖,这是对CEO打脸。你们手上有水杯,那个水杯是玻璃瓶的,盖子是金属的,如果我的销售在前端识别市场之后,用户告诉我,我那个杯盖最好是变成塑料的,这时候销售把这个信息反馈回来我们的研发设计。我问你一下,你改不改?我告诉你这个盖子改成塑料的设计,你改还是不改?他一改,增加自己的麻烦。第二,如果改了之后,有两个部门会骂死你,第一是生产,第二是采购。现实生活中,人都是很现实的,你做了一分事有一分钱,即使你发现了用户真实需求,也没有办法调配你的企业动起来。企业像一个巨大的胖子一样,你让他去跨栏,栏在那个地方,但是他跨不过去。企业的老板进入几个逻辑里面,第一个逻辑,他会玩实的,流程再造,KPI,老板会搞一些企业文化,拼搏、奉献,搞一个文化再造。搞了几百万进去了,咨询公司赚钱了,我们高兴死了。第二个,老板觉得自己的干部不行,建领导力素质模型,搞领导力培养。这玩意儿也没用,又觉得员工不行,搞一个执行力建设行动,向军队学管理。弟子规治理一个企业,那是瞎扯,不可能的。我们说的这个话,老板觉得不高兴,觉得我们把皇帝的新衣脱下来了。文化这个东西是能够抵御一切人世间的物质腐朽的。

  还有一些人是强人老板的几种心态,市场偏执者,盲目自信者,还有互联网思维者,分两部分,一部分是严密的KPI,另外一部分就是做开放式创新的氛围,以中国最著名的互联网公司之一阿里为例,我问阿里的学生,阿里有没有KPI?他说我们特别简单,就四个,既要,也要,又要,还要。我们有些企业家朋友,听课之后,把KPI取消,后来重新把KPI捡回来。

  第二个讲机制设计,刚才说有问题,怎么做?最厉害的两个企业,不是其他的,有,我也没什么发言权,我只观察两个最有发言权的。第一个叫华为,华为这个企业很厉害,我是他们竞争对手中兴通讯的人力资源顾问,所以我要把华为研究透。第一个是96到98年的时候,那时候市场不支持,ISO质量体系认证,搞到后来觉得没用。他从IBM引入了一个流程再造的体系,他建立了两大系统,第一个叫集成产品研发流程,简单说,建立一个无边界协作的研发组织,并且用流程的高效科技来确保研发的投入和产出。第二个是集成供应链系统,让物料流转密切的配合研发,并且实现交付。在此基础上,建立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这个阶段先后与很多世界著名咨询公司进行合作,导入一些先进经验。

  98年引入的时候,内部有很多不同的意见。08年到10年华为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是上了集成财务管理系统。那时候他们发觉利润飙的没有那么猛。任正非亲自给时任IBM总裁写信,要求把IBM集成管理系统引入到华为,去做咨询,IBM任职CFO的人物组成了一支梦幻团队进入华为,为华为带来这样一个变革。他进行了裂变,任正非先生是一个战争迷,从美国美军作战体系里面得到这样一个启示。09年的时候发表讲话,他们非常强调短期搜索模式,这是一个趋势,是在自由市场打下来的。

  这个时候管理体系,他们发现已经没有人教给他们了,他们内部裂变出很多创新模块。包括京东,成立了在企业内外部成立了很多创客团队,研究无人机,无人舱,一个东西进去之后扫描,给一个打包方案,最后用RFID识别,最后传送发到车上。

  我们再来看海尔,海尔变革四部曲,98年和84年之间他们做了几个事情,一个是做OEC管理,那时候他们并购了家电的行业,形成了家电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当时并购,把OEC注入企业进行快速变化,他从工厂走向了事业部制,建立了比较强大的职能部门,可以管控多元业态。随后他们把商流、物流、资金流分别推进本部,进行市场化的内部交易,06年到12年间他们进行了若干更加疯狂的改革。包括企业倒三角,一线去指挥二线和三线,这样一个模式,希望企业更加灵活。

  第四个阶段,13年打造了几个样本,把这个模式相对探索到了真谛,变成网络化的组织,要求每个节点创造价值,分取收益。你会看到这两个伟大企业的进程里面,都是自己玩,玩到98年的时候,海尔这个企业边引边改,华为是先僵化再固化再优化,13年进入一个激励机制设计的方案,98年是他们的起点,98年海尔国内白电第一,当时华为营收89亿元,也是国内第一。在这个伟大的一年里面,两家伟大的企业同时开始走向成熟型企业,种下了未来几十年的管理红利。中兴通讯08年引入HPPD,在十年前华为已经引入了IPD,当时形成了营收四千亿的差异,一个是世界第一,一个是世界第四,但是差距不小。

  在13年海尔,10年华为,他们都在前后共同走了一种模式,第一个叫并联,并联,我们要死一起死。第二,薪酬不是来自于企业领导发放的预算包,而是来自于用户的支付。我们人力资源管理者都很强调自己的作用,我也是从事过人力资源的每个环节,我都非常清楚我们对自己职业的僵化,我们在社交媒体上看到穆胜干了HR,很喜欢标识HR的身份。我不得不遗憾的告诉HR这样一个部门可能会消失,但是HR职能不会消失。你会发觉一个企业,我们把它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初生期,叫种子型企业,这个部分职能部门是很弱小的,从成熟期企业很大,一直到井喷期,企业快速裂变,非常小的一个平台,职能部门的规模变得非常小,但是力量非常强大,是做推动的。如果你一旦走到成熟期后期,立马会发现传统的模式拖不动。

  处于这个阶段的企业需要夯实人力资源管理能力,为组织转型做好准备。我们很多进入不了井喷期,他们想不清楚在设计上究竟什么方向。HR应该做管理还是做经营是一个问题,管理就是做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制定一定的目标,人力资源部划分出来就几个工作,选用预留,老板你给我钱,我完成了这个招聘计划,但是招聘计划有没有给企业带来收益?你不管,因为我完成了这一段,他是动作负责。老板宁愿多付一点钱,能不能为经营结果负责?没人敢接,因为我们工作模式已经进入一个套路。经营是做生意,就是把资源从低处买进来,再附加价值,再从高处抛出去。共同劣后,要死一起死。这个过程不需要按部就班完成各种规定动作,但是要交付结果。对我们广大职能部门来说,蒙了,业务推向一线,不是老板把你推向一线,现在万科要求一线强制跟投的,以前人力资源部把自己说的很高大上,我们是推动业务的,是跟业务的合作伙伴,这话说出去,我不信这句话。于是出现强制争斗的情况,兄弟稳住,我们随时待命。钱在哪,心在哪,投资如此简单的规矩,为什么在管理中认识不到这个规矩呢?我不知道,反正就是认识不到。

  人力资源经营是一定大于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力资源经营的时候,人才引入怎么引呢?好用的人一个顶十个,不好用的人十个不如一个,企业要做的事是不断用机制把最优质的人才引进来。不是你去按岗核编,这种招法是错误的。我看到很的企业在组建团队的时候,把人员从低往高招,典型的招聘错误,很多企业是这样做的,有问题。在人才引入的时候应该怎么引呢?老板不是给你一笔预算让你去引人,老板一般是给你一个弹性的激励包让你去引人。比如我引我们公司的CEO进来,我会跟你谈,他一来一定要一百万或者多少万的年薪,如果这样谈是没办法控制风险边际的。我控制不住风险,我给你120万,其中有80%对赌,你敢不敢?这个就叫给你一个资源杠杆,有的不敢赌,有的人就敢赌。我也问过张瑞敏先生,如果不敢对赌的怎么办?有些优秀人才会流失,他说那不是人才,如果有能力,为什么不能在市场上证明自己?不在市场证明自己,我怎么知道你有能力,话说不清楚,应该用弹性的政策去把人给兜住。

  第二,人力资源的增值部分,我们应该怎么做,资源如何为他提供一个可变现的增值,获得这个人才的收益,现在的企业模式是有问题的,把人招进来之后进行固化的培训,听一次课,打一次考勤,你就是人才了,这是错误的。有人问我,你能不能给我设计一个针对创客的人才培养体系?我说没有,只有人才折腾体系,就好比问我怎么培养野生动物一样,最好的方式把他放到实践里面去,企业营造一个环境,让用户想通的时候,随时有知识的支撑和来自经验丰富的一个导师的支撑。我们把这个东西叫知识管理,一定要把一线的优秀实践萃取出来,把它变成企业内部员工共享的东西。

  第三个事情,激励和收割,企业平台多少,怎么分钱,这是关键,很多人设计不清楚。这里面不展开,另外还有一种风控,如何在成立创客团队,控制他在每个阶段的风险,因为我发觉现在从我们投资机构来看,其实也是没投后的。投资之后,兄弟稳住,我们企业走出一个很有意思的路子,每个阶段他的风险都是可控的。他们财务、战略、法务合在一起组成一个“三自”部门,与业务部门绑定在一起,要死一起死。评估预算的合理性,你要做一个事,首先告诉我这个事怎么做,要花多少钱,再告诉我你在每个阶段项目达成的情况,做的好是多少,做的不好是多少。投后管理,怎么做,这个东西说出来,你别说了,你不行就别做了。人力资源部做到这个程度,人力资源公开课里面经常问年薪过百的有没有?很多都没有,做到这个应该就过了。

  我讲一讲海尔和华为的模式,海尔有一个叫用户小微的业务单元。小微是他们的一个部门,拥有财权、人权、事权,当一个部门拥有了三权之后,就是一个公司。这个公司获得用户的真实需求,而后去找到研产销服务各个环节。谈好了之后,他们用对赌协议进行连接。给用户小微付钱,他们是一个合伙的概念,要死一起死。研发说我不应该承担市场风险,你告诉我怎么研发怎么研发,但是研发是企业里最玩情怀的一个部门。当你说你这个设计不好的时候,他说你不会卖,当你要他改的时候,你的需求老变,能不能有一个准信,你把他连到一起的时候就不一样了。在海尔有一个雷神游戏笔记本做到年营收十亿,他给我们讲了一个有意思的话,研发发现,这个产品卖到用户手中的时候,少数用户反馈,屏幕上有三个亮点,能不能改一下?屏幕上的亮点就是瑕疵,研发说不改,因为国标规定三个以下的亮点都是可以的,所以不改。后来,产品部门说,我把你拉到用户群里面,给你一个小时去说服他们,你要能说服他们,不改就不改,要说服不了,他们会形成一个恶劣的口碑传播效应,会影响我们整个大局。结果经过了一小时群攻之后,技术说我改。他知道说服不了用户,一般研发是不接触用户的。用对赌契约进行连接,要死一起死,将人流和资金流变成数据,并提供专业化的职能服务。人力资源和法务、财务三个一块下沉下去的一个机构,用这样的方式来推动小微生态圈的前进。

  在这个链条上,每个人都是有激励的,用户小微的激励来自什么地方?用户买单,他是接受市场压力。用户小微的压力来自于对赌协议,节点小微,平台主跟投,三字绩效绑定,也是要死一起死。大共享平台,可能是最远离市场的,他们提供数据服务和专业服务。用户小微承担竞品压力,节点小微承担内外替代者的压力。雷神游戏在成长过程中,发现企业采购部不给力,直接把采购部毙了,自己采购,你说压力大不大?另外一个产业平台+三字战略下沉有压力,战略下沉的压力是在他们自己身上的。大共享平台,海尔要求他的大共享平台把自己变成咨询公司,对外提供服务,包括他现在的财务,是给万达提供服务,做一个财务IT系统的构建和施工监理,不亲自做开发。各位一定记住,最好的制度设计是基于最恶劣的恶人假设,如果把恶人变成善的人,这才是好的制度设计。

  华为的模式是这样的,以消费者BG部门为例,用户交互需求,产品部门、组织职能部门和销售部门进行支撑。在此基础上,你会看到产品部门是接触用户的部门,有强势的考核权,销售分成销区,国代一、国代二,下面分BU,销售部门和产品部门之间是这样来分权力义务的。他把奖金包按照公司给予的标准,拆分到每一个销售部门上去。再对销售部门有一个“奖金分”,实际收入=奖金包×奖金分。四条条线按照以下比例分配奖金包,集团进行战略性调整,有灰度的分配。奖金分怎么分的呢?接触用户的部门掌握考核权,影响奖金分,按照实际情况,进行有灰色的分配。你这个销区做的很好了,我记你分的时候给你打一个折。那个销区刚开始做,我给他提一个价,叫有灰色的分配。最厉害的企业设计,全部有交互用户的强势部门,他们掌握分配权,至少一部分分配权。

  再看运营商的BG和政企BG,用户的需求,我们发现的线索是M2L,从市场到线索,M2L,L2C,把这个线索签成一个订单。在此基础上,ISC、IPD做产品的交互和研发,分两段,第一段在需求侧,市场总裁主导分配,在这个地方是供给侧,产品总裁主导分配。这个机制设计的核心,我把它讲的简单一点,三预一致。你和人家做生意,你怕他骗你,他来帮你做这个经营,钱由你出,你会控制什么地方?你会控制三个地方,第一个叫预案,你是通过什么样的路径去实现经营层的目标,第二个叫预算,根据这个目标可以放多少钱给你,第三个东西叫预筹,团队可以分多少钱。严格意义上的激励机制的设计应该是三预一致的,你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我反馈你什么样的资源包,可以用多少。从资源管理批一部分,作为你的分配包,所有的机制设计最优秀的都是这样的。如果你说所有人都变成最善的人,咱别说了,人都是喜欢实惠的东西,我们要的是结果,要用文化去管员工,除非你变成基督耶稣真主阿拉或者佛陀,所有好的文化,有文宣的口号,但是背后有制度的支撑。

  这就是海尔的一张叫二维点位表,表内损益,很多,如销售额、毛利、净利,关键看你企业要什么。这是表外损益,用户数量、产品口碑、用户粘性,把它设计为对赌协议的点,要求在纵轴和横轴上代表相应的目标,而且有一个终点,老板经营层基于自己的规划提出的一个拍下来的经营要求,这个要求既包括表内的数,也包括表外的网络的生态价值。你一个点高,另外一个高没高,不行。你仔细看这个机制,纵轴上的东西支撑横轴上的数,数很好调表的。你们做过会计的都知道,提前确认收入,或者压货,打折的方式,一系列方法都可以做这个数的,有点像跑步机上的数字,你看着跑的很远,其实没动。

  华为的IT平台显示一个数据,各部门根据业绩的实现情况,决定预算下放节奏。假设一季度完成八百万,但是现在只完成五百万,这时候你可以把预算要下来。计算一个毛利近似的指标,销售要上去,预算拉下来,分配空间就很小,到年末就分不到钱了。好的机制设计一定是三个一致的。

  如何让组织群策群力呢?有人说穆老师你讲这些东西都有道理,但是无法实现,这些都是悖论。有没有一个机制搞懂,我只看三个标准,这套东西在其他企业能不能落地,没落地就是你没搞懂。第二,能不能根据人家的情况跟你的方法,给出一套可行的落地方案,而不是讲故事。第三个标准,做咨询,我们在企业内部进行海尔、华为的模式实践,华为主张是在战略领域里面,而海尔模式更强调生态的多样性。如果你是2C,建议学海尔,2B,学华为也可以。

  经营层的老板不能做两个事情,第一拍小目标,第二是不能撸袖子,不能拍小目标,这事就变成你的了,下面就动不起来了。第二不能撸袖子,有些人很喜欢冲锋冲在前面,喜欢搞表彰,誓师,其实你看管理好的企业是波澜不惊的,运行是很顺畅的,大家都不知道有好领导在那个地方。还有最后一句,道德经,所有人都觉得我本身就这么厉害,这种领导才是最厉害的。领导不要拍小目标,不能撸袖子,真正管理好的企业都是机制设计非常明确,所有人抱团,共同劣后,波澜不惊的。

  平台三自,根据战略损益表确定二维点阵,设计对赌机制。根据宙斯模型,找出经营思路,平台和小微是共同劣后的。我们看一看这个模式是合理还是不合理的,第一个系变种的传统考核,叫OTE,基于目标的一个支付。我们在很多企业看到,员工收入=固定工资+项目粉红+考核分配系数+其他,这种模式似乎是把增量的部分拿出来给大家分。为什么走不通呢?中国浮躁社会里面,很少愿意有人研究机制是怎么设计的,以至于大家觉得我懂了,但实际上运行起来的时候就会觉得有很多坑,这个问题在这。

  第一个,项目分红来自什么地方呢?他是按照比例从项目中提升的,不设上下限的。这里面有一个巨大的问题,相当于还是公司资源包,而这个资源包没有一个对赌业绩的要求,不是在达到基础点之上的分值,公司只要不死,都有包。第二,不同群体分包,领导群体分多少,员工群体分多少,包与包之间不互相影响。员工不管领导,领导不管员工,大家从池子里弄一瓢水出来。你们做项目分层,一定不能分包,大家从整个大包里面分,而不是你一个小包,我一个小包,这样绝对死。

  第二,按KPI得分汇总,又回到KPI,我们人力资源管理者有很多很固有的思维,这事很简单,老板要达到什么目标,你把它分解下去就得了,考核你搞硬一点就行了。不是这样做的,基于KPI考核会造成很多问题。给各位讲一个故事,沙漠里面有一个男的牵着骆驼,水没了,上面有很多食物,沙漠里面渴,他就到处找水。看到来到一个商户,是一个大汉,上面有水有食物,这哥们说我用食物跟你换水行不行?他说沙漠里面水最重要。他说你如果不想死告诉你,你可以吃那个骆驼的口水,跟它亲嘴,可能活下来。这个哥们想想太臭了,不愿意过去,第二天太臭,第三,他想跟骆驼亲嘴,骆驼后退一步,哥们急了,怎么办了?这时候出来一个美女,美女性感妖娆,骆驼上面只有水,没有食物,美女是一个小司机,大哥你只要给我你的食物,我愿意为你做任何事情。你猜他说什么?你帮我把那个骆驼按住,你的最优策略选择是跟她换水,跟她亲嘴,这就是我们的惯性思维。有人问张主席你如何确保海尔所有的员工都是创客?因为人不一样,有些人不愿意承受风险,张瑞敏先生说我不是要让所有的海尔员工成为创客,我要设计一套机制,让所有最具创客精神的人到我们平台上来,思路不一样。

  分包导致薪源不一致,依然是弱激励的套路。你们把所有企业做项目分配制做的比较好的拿出来,只要符合这样的条件,一定是套路,没什么用。我们再来看一个企业,阿米巴,不断有人问我阿米巴和海尔是不是一个意思?书二十多块钱一本,你买一本看,把它搞懂,没有人看书。很多人都在朋友圈里面晒从0到1那个书,人类简史,都没看。你说阿米巴你看过那个书吗?没有看过。

  阿米巴是一个什么模式呢?工序一二三四之间会形成一个交易,工序1卖给工序2,定价A和定价B之间的差额,工序2产生的价值,核定到每个人的身上,每个环节里面产生多少价值,这样员工就形成一个比学赶超的氛围。这里面有一个巨大的问题,定价A和定价B是怎么来的?稻胜和夫认为是领导定价,在我国沿海一带有一家著名的服装企业,让人力资源部和财务部核定一下,你们定一个价,这玩意定不死的。因为不可能有领导是完全毫不偏私的。另外企业运转的时候会出现若干的问题,这家企业他们在内部把IT团队给其他内部服务的一个价格做了一个内部定价,结果一到了内部做深入的时候,IT部门定价,一个星期可以完成的事,他们做了三个星期。把内部的甲方气死了,你玩我是不是?说我们就是这样做事的,人家说外面怎么一个星期就做的出来,东西不一样,我们的东西好。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找到老板,说他骗我,要敬天看人,尊敬天,爱护人。日本阿米巴经营是有一个底层的,日本肯定可以搞,在中国搞,首先要改革文化。这样又会形成一个逻辑,文化这个东西很难改造,我可以把你去参观革命老区,看公益机构,但是过几天又弹回去了。日本人不一样,你让他一天擦五次盘子,他一定擦,中国人擦一遍。中国人太聪明了,不能用这种方式去管他的,用这种方式管就乱。好比在调解婆媳关系调解不了,因为换不了老婆,换不了妈。

  阿米巴模式最大的贡献是单位时间附加值计算,供需2的单位时间附加值=(B-A)/工序2的生产时间,当走到A部门,你们为什么附加值排名最后?请改进,八十多岁的老人这样跟你说话,你有压力吗?反正我是有压力,走到另外一个部门,你怎么回事?他形成了一个叫竞标赛这样的效果,大家PK附加值。大家看那个原著,我们是一点一点翻的。

  第三,韩都衣舍的小组制是如火如荼。韩都衣舍是形成了很多淘宝集群,每个小组一般由选款师、页面制作专员和货品管理三个人组成,这三个人赢得市场绩效,再和平台争。供应链、IT、仓储、客服等可以标准化的服务则统一由公司提供。小组的模拟分红计算方式,即小组奖金=(销售额-费用)×毛利率×提成系数×库存周转系数,这是管理创新吗?我不做评论,后端的供应链里面,怎么解决?供应链里面每个IT、仓储他们产生的价值怎么定价?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前面三个小组组成一个淘宝小店,公司后端做结算的,何止韩都衣舍。能裹成一个块,在市场上抛出去,得到市场的买单。你说管理层,你要有一个边界贡献,你是怎么做的,人家怎么做的,你比他多在什么地方,韩都衣舍是一家很优秀的企业,但是这个模式跟阿米巴有关,我不觉得是管理创新。

  另外一个是芬尼克兹裂变式创新,他这个模式很有意思,生产什么不重要,我们看一下他的模式。他发现大量基于主业之外的其他需求,用户需求,于是想成立一些小公司把这些需求吃下来。人力资源模式要吃下这个小公司,我们应该怎么做?去招人,核编制,配人,搞培训,开展业务,这样做起来,黄花菜都凉了,你选的CEO不一定能把这个新业务做好。我们怎么做呢?在内部招了一个一级市场,我把这个东西内部招拍挂,你提交方案,员工给你举手投票。最后下来会发现选的那个人募资额最高,假设募到了四百万,他必须1:4的比例配进去,他们总共持股50%。为什么他自己配进去?很简单,你都不投进去,你自己对项目没信心,我凭什么对项目有信心?要死一起死。他的两个老板每个人投了25%,投资进去之后,第一让员工真金白银拿项目运营合适的人,为他做投资。另外他自己也是投进去的,他还要求必须85后,这个要配1:4的比例配进去,形成一个战投平台。这个模式好不好?认为好的举手,拿钞票选择,比其他的好多了。但是问题在什么地方?

  当然他们的体系肯定在进步,但是逻辑显示,他对投后是没有控制的。如果有控制,这种模式加上前面他那套模式,也是不错的。还有一个问题,员工一定能选出自己最合适的经营者吗?不可能的,员工不是专业的投资者。专业的投资者是王玥老师这些人。

  我最后想总结一下,打造创客平台的几个误区,很多企业把这个事想简单了,第一个误区,划分经营体,但不下放三权。你们企业可以把自己的部门改造成阿米巴小微,但是老总不会把权力放下去。考核体系什么体系都没变,老板不舍得放权。为什么不舍得放权呢?老板放下去权力的时候,钱和权的问题,他不愿意与员工一起分享。老板会说,你如果能设计一个风控机制,把蛋糕做大,我愿意放,我觉得你这个话就是一个悖论,如果要往这个方向走,你有没有核心的方案,不能说没有方案,所以我不下放。

  第二个是从创客的选择上面,往往很多企业是非常盲目,投资是很严谨的逻辑,不能乱团。如果你让他做那件事情,你确保他是那家人,他能把事情往前做。很多人选择创客的时候极其盲目,干股配进去,兄弟你好好做,你不能犯错误,拍胸脯保证,最后拍屁股走人,机制没控制,而且乱给干股。

  我还发现一个现象,很多做股权激励的企业说,企业要有浓厚的家庭氛围,所以清洁工只要干十年以上我也给配股,表面很善良的,实际是违背人性的。越说的高大上,越有问题。乱给干股,给到的时候员工痛哭流涕,好像他买了新车一样。但是过段时间,他就没感觉了。乱分干股是错误的。

  第四个,投后失控,沦为财投,投后要有风控的机制。第五,明为市场链,实为市场棍,海尔98年就做了市场链,日本阿米巴经营,但是到中国就会发现问题,没有办法弄成公平价。第六,名为合伙制,实为大锅饭。现在有变种的模式,推合伙、众筹,华为内部如果你是华电的一个员工,你有华电0.01%的股份,你会不会觉得这个企业是你的?肯定不会,用人力资源的角度说,只是你薪酬里面多了一个名为股权激励的奖金单元,他不会觉得企业就是自己的,不是一分股份就了之了。有人说全民所有制的企业,还有一个众筹,说我众筹不是筹钱,而是筹人筹智,我们实现高度自治,把最好的资源拿出来,一块把蛋糕做大。众筹的模式和以前大锅饭何其相似。公司存在的问题一个没解决,我说的是股权众筹,不是消费性众筹。咖啡馆看还存下来多少。

  最后一个价值观,所有的企业改不了的问题是老板,老板是推动改革最大的动力,也是最大的鼓点。无数的企业说穆老师该怎么办?我说你没改革的决心,穆老师我有决心,我说你搞错了,你那个叫愿景,不叫决心。这两个是不一样的,愿景是你知道这条路有多长,而且你矢志不渝,不忘初心,所以愿景很多人都有,愿景不是核心竞争力,决心才是核心竞争力。你手上没开火权,你说了没用,第二你也不想改,这个东西改了以后,你的蛋糕你不愿意。企业里面如果要分成大的改革,大的平台,一定要老板改。我们咨询公司很简单,我只接触老板,老板取得他意向的基础上,才出意见书,否则没用。

  我们给创客平台一个三明治蛋糕的模型,创客平台有三大要素,最上面的就是超级创客,一流能力加一流资源,要有一流资源,一个创客平台是一个资源洼地,获得资源和获得人才的成本极低。第二有市场激励机制,机制异常明确。第三,要有平权的价值观,企业家一定要实现自我突破,要把你心中的小王国的梦想打破,因为你不打破的话,你就会被平台吞并。在未来企业会形成若干个大寡头平台,你想做一个拥有平台的企业,一定要开放自我。

  最后借张瑞敏先生的一句话来说明我的一个概念,这是今年他到硅谷去考察,我们在美国留下的一个照片。他说企业即人,管理即借力,这九个字就可以概括我对企业的看法。他说一定要基于对人性的认识去设计一个制度,不要搞企业里面的人身依附,我说人身依附就是搞光环管理体系,看着是一面伪善的光环,一面是严格的控制,最好的制度一定要让人变得善,这就是研究管理的大爱。这是我们企业的一些书籍,谈到了互联网时代三大转型,商业模式转型,生产模式转型,组织模式转型,三大缺一不可,最重要的就是组织模式的转型。这是我2016年的新作品,私董会的模式,我也希望人力资源业界的朋友吸收一下。我的演讲就到这个地方结束,最好的智慧一定是基于最恶的人性假设设计出来的,所有人要抛弃那种用文化管理企业的妄想,切实落地,做到分好钱,人力资源管理者要打破团体的那些逻辑,走到这个时代里头去,这个市对我们的要求已经与以往完全不样了,我们要做企业经营的推动者。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