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1日13:29 新浪财经
新联在线COO陈智诚 新联在线COO陈智诚

  新浪财经讯 由《华夏时报》主办的“2016中国经济媒体领袖秋季峰会”于2016年11月23日—25日在东莞举行。新联在线COO陈智诚出席并发言。他表示,做投资人教育,需要从业的平台以及媒体一同建设和拉近距离,让投资人理解,监管是大势所趋毋庸置疑,帮助投资者认知和理解将来行业的方向。

  以下为发言实录:

  其实我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本来我在这个环节有一个主题演讲,我最核心的点是如何通过媒体产生投资者教育,所以我主动把演讲调到今天下午。讲到我最关注的一个点,讲到投资者教育。我看到一个现象,或者说一个趋势,在监管逐步落地,包括从今年4月份开始整治方案逐步落地之后,其实整个行业的趋势会从原来的3个关键词,重资本、重刚兑、重抵押,转型到轻资产、轻刚兑、轻抵押,包括行业洗牌,以及最近的方向,包括最近大大小小的峰会都有越来越多的深入讨论。

  但是这些我发现更多是在于从业者和一部分,比较深入了解的媒体之间的讨论,而在投资人当中,他们对这个的理解和认知,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我最近就在思考,这个差距第一个是怎么来的?第二是如何去减少这个差距?因为这是一个平等的市场,工序双方,我们一方面我们作为平台,我们供给金融资产和服务,另外从投资人方面,他们心态和认知上,能否跟着监管转型到一个新的互联网金融将来的发展,这个我觉得是一个很大的问号,也是我最近在思考和想尝试做一些事情,来作出解答的方向。

  刚才有几个问题,我先从后面的问题开始说,监管思路,投资人如何理解?从我们平台的角度来讲,首先监管出来了,他是一个正式的法律,符合监管、合规,按照他的标准去经营,这是毋庸置疑的,也是没有商量空间的。但是这个过程当中,包括马尔斯出来到现在刚好3个月,这3个月时间,投资人声音,包括他们的意见,都在提醒我们,公众对于监管思路的理解是不足够的。包括我们讲监管思路,其实监管表层的意义都没有得到充分完整的解读的情况下,谈背后的思路其实是欠缺的。还有一点回到我要讲的投资人教育,刚才PP的这位领导讲到,PP有小p的形象,有自媒体的方式教育了1100多万用户,我想我们新联在做的投资人教育,我们并不是针对我们自身的用户,我们自身用户并不多20来万。

  我们想教育整个行业的存量用户,甚至是整个中国对金融或者互联网金融有兴趣的用户,这一点刚好跟我们今年上半年方向完好相反,为什么这么讲?今年上半年的时候,整个P2P的舆论是不不好的,只要一谈到P2P直接跟诈骗连到关系,包括我们以及同行宣传思路,我们不敢教育用户,不敢跟公众说P2P都是安全的,只能教育用户说我们是P2P当中相对安全的,这是一种很符合公司商业运作,商业化利益的一种思路,但是我什么时候醒悟?

  在我7月份应邀作为广州市互联网金融代表去到上海和杭州那边进行交流。我刚好在上海跟当时几位嘉宾聊到这个事情,我想到每一个公司都用这样的逻辑教育自己的用户,说我们是这个行业当中相对安全的,这是一种比较自私,比较商业化的方式,这个从商业角度没有错。但是,如果每一家公司都这么做的话,这个行业会变成什么样子?

  所以从那个时候我在思考。特别824监管出来,我看到一方面是行业声音,除了表面上拥抱监管以外,其实底层下面还有一层,从业者都知道,也包括投资人对监管思路的不理解,这些我觉得当中有很多的差距,需要我们从业的平台以及媒体一同建设和拉近距离,所以我才提出,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投资人教育,是让投资人理解,监管是大势所趋毋庸置疑,在监管之后这个行业会变成一个什么样的新的方向?而这个新的方向跟投资人过往的认知和理解有非常大的差别,特别是我在过去几个月的演讲当中有讲过,P2P能够走到今天是由于刚兑,刚兑这两个字让大众暂时不需要认识或者理解P2P那么多东西,只要刚兑两个字就进来了,所以刚兑让P2P走到今天,但是刚兑会让P2P走不到明天,这也是P2P我称之为原罪,我们必须要打破这个事情,这个是过往存在投资人心中最坚固的信念,被打破之后,他们之后信什么?如何衡量,或者如何认知P2P在整个金融多层次架构当中的价值?这个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相信包括一部分的平台和媒体,都没有能够完整的理解这个事情。

  所以在监管出来之后,一方面是说平台的转型、合规,另外一方面投资人要去认知和理解这样一个将来行业的方向,这是一个很大的工程量,但是我想说我们想去尝试一下,因为总得有人做出第一步。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任琳贤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