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财经》年会2017:预测与战略”于2016年11月17日-18日在北京举行,北京农商银行行长张健华出席并发言。
张健华表示,金融创新,不光中国,在国外也一样,金融业一定是高度监管的。因为金融业的外部性问题,以及金融业高杠杆的特征,使得金融业外部性更加严重,比其他任何一个行业都要严重,它一定是要监管的。
嘉宾发言实录:
张健华:我们今天讨论的题目是金融创新与监管重构。创新和监管是个永恒的主题,创新源于监管的过严或者是技术的进步,我想说的是,理念上的调整更加重要,监管重构仅仅指的是监管体系和监管机构的重构,可能有点把问题看得过于简单了。金融创新和通常讲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
作为一个制造业的创新,新技术创新,新产品应用,不会有什么监管的,没有人会管你,除非涉及到了安全标准,现在又增加了一个环保标准。你的创新在应用领域是自由的,但金融创新,不光中国,在国外也一样的,包括美国,金融业一定是高度监管的,为什么?这里面有一个根子问题,就是金融业的外部性问题,以及金融业高杠杆的特征,使得它的外部性更加严重,比其他任何一个行业都要严重,它一定是要监管的。但是这个监管管什么,我们通常说,管系统性风险,管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系统性风险来源于哪儿?实际上是由中国小机构风险积累,或者个体的积累加在一起,也可能是一个金融市场上引发的,货币危机可能会引发整个金融全面的风险。但对于个体机构的风险,是不是都是不能出风险,这跟我们现在的监管就联系到一起了。我们现在的监管,很多是严防死守,对不对?从监管当局的角度来说一定是对的。
但如果从全社会来说,市场规律就是有进有出,小机构的淘汰是正常的。这又回到了监管要构筑一道安全网,这个安全网绝对不是管住了,小机构不能做。大家知道,创新来自于小企业,大企业也有创新,但从骨子里,大企业提供很多的研发费用,是一种制度安排。如果创新是为了生存,创新和生存之间的关系,小的金融机构动力更足一些。
大家经常讲的一个问题,创新和监管,到底是规避监管,钻政策空子,套取监管红利,还是真的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有时候你是分不清楚的,从产品设计上来说,可以设计成一个很好的产品,给客户提供了新的服务,满足了一些新的需求,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当然可以说是一种创新。但另一种,你要想实现这样的目标,可能和传统的做法有差别。
我们现在的监管策略是什么?所有的监管创新都是鼓励大机构在做,鼓励大机构试点,小机构是很难得拿到资质,或者让你尝试做一些业务,这点对不对?不能说不对,因为小机构毕竟风险防范能力是比较差的,如果监管太个性化了,对每个机构都实行差别化监管,我们的力量肯定是达不到的,能力也不足,资源也不够。
现在采取的方式是比较简单化的,“一行三会”的监管模式,实际上是把大的行业划分掉了,在一个行业内部,又分了大中小不同性质,我们现在还是按照机构监管,出身监管,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功能监管,你做什么业务应该接受什么样的监管,你自我管理能力究竟有多强,接受多高强度的监管,现在还做不到。怎么样两者之间有一个相互适应,相互结合,我们在一些监管的理念上,可能还要有一些调整。
原来在人民银行工作的时候,跟大机构打交道多,现在到一家中等商业银行,由原来最传统的农信社转制而来的银行工作,很多事情感触还是挺深的。我们自己有能力的,有些事情受制于政策上的限制,我们的监管重构监管理念更加重要。我也从事了十几年的监管工作,搞过微观的监管,又搞过宏观的研究,现在做了一点商业银行的具体工作,谈一点个人感受,不成熟。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责任编辑:谢长杉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