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11日11:39 新浪财经
中国教育报副总编辑张显峰 中国教育报副总编辑张显峰

  新浪财经讯 由万博新经济研究院与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共同主办的“躬行与攻坚:供给侧改革下一步怎么办?”圆桌会于2016年9月11日在北京举行。中国教育报副总编辑张显峰出席并发言。他表示,很多谈教育体制改革的人回避舆论这个问题,但这个问题不能回避。现在社会舆论广泛介入教育,从供给侧改革来说这个必须要做好,这个形不成,很多的改革推不下去,争取大范围的理解,这个我觉得舆论这块空间本身就是教育改革的一部分。

  以下为会议实录:

  张显峰:教育供给侧改革需要退出教育体系看教育,我们看今天整个社会,教育不是像过去你教几个学生,大家不再旁观,社会对教育变革的诉求处在急不可待的状态。社会和教育之间的交锋短兵相接,非常强烈,教育的大门不会再关上。所以,教育供给侧改革需要跳出教育改教育,深化教育综合领域改革,这不是一个教育的事,而是系统性的工程。

  教育的供求关系现在发生了质的变化。大众教育到了一个新阶段,供求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家的需求变了,社会需求变了,评价供给的标准也变了。二是教育面临着竞争环境的变化,我们整个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教育基本和世界对接,教育比较的坐标已经是世界的坐标,大家对教育的标准也是按照世界标准来要求的。这对质量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供给也要考虑这些问题。三是资源条件发生变化,我们过去教育占到GDP4%已经实现了,总量还一直在增长。这些资本在现在的体制机制上不突破,供给侧改革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的话,这些资源对接不上,有可能会流失,也没有办法让这些社会资源产生最大化的效益,现在对教育的需求不匹配。四是教育供给侧改革必须要满足多元化、个性化、差异化的需求。五是教育所处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变化,一是新技术的产生,信息技术能否拉平教育的鸿沟,怎样有效的促进教育共享,怎样合理科学的介入教育都需要探讨。

  大家有一个妄言,信息技术来了,我们边远教育质量的问题就可以解决了,但其实没有这么简单。同时还有一个最大的变量,舆论,很多谈教育体制改革的人回避这个问题,但这个问题不能回避。现在社会舆论广泛介入教育,我们经常看到很多家长到学校去干涉教学活动,具体的教学改革。必须要改,改的时候能不能保证孩子的升学问题,家长又有各种各样的焦虑和顾虑。这些问题怎么办?从供给侧改革来说这个必须要做好,这个形不成,很多的改革推不下去,争取大范围的理解,这个我觉得舆论这块空间本身就是教育改革的一部分。

  这几个变量是我们研究教育供给侧改革不得不考虑的因素,决定了教育供给侧改革是复杂系统科学的工程,不是很简单的拍拍脑袋就能做的。

  第二个大的方面,从需求侧进行改革。这里面核心就是要搞清楚社会对教育资源的需求,短期面临着补短板的问题,学生从小学初中到大学生研究生一直上来,各个时段不均衡,发达地区和中西部之间也是非常不均衡。这是我们可以看到确定的一面,不确定的一面要长期来看。从产业的结构未来五到十年整个社会的转型发展、产业变革面临很多不确定性,如果具体到高等教育,培养人才,从未来怎么设置,学校也要有相应的动态的调整。

  第三个方面,教育供给侧改革要研究几个关系:均衡和供给的关系,供给是强调基础供给,均衡强调质量均衡,我们要看到一些地方现在在推进,包括北京在推进,一定要注意均衡之下我们的供给的短板,这不是简单就能解决的。

  二是教育供给侧改革和经济领域不同,经济要按照经济规律办事,要投入产出,但教育的供给侧改革,按照教育规律办事,但有时候它的投入不能讲究太大的效率。经济要降成本,但偏远地区孩子很少,必须要投,几个孩子上学也要解决这些问题。

  三是基层和顶层的关系。顶层定标准,下面人创造,一定要给我们市场主体充分的自主权,政府和市场主体一定要分开。

  四是选人和育人的关系。我们现在把教育理解成选拔人才的,但教育要回归根本,选才是部分的,我们今天有些东西越界了,社会干什么,政府干什么,学校教育部门干什么,包括家庭怎么参与教育,很多东西都是没有搞清楚的,选什么样的人才,首先要看到什么样的人。

  最后教师是供给侧改革最难啃的骨头,要在教师的选择培育上,再教育保障体制上有很大的突破,才能实现我们的教育供给侧改革,没有这个的话其他都难以实现。

  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谢长杉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相关阅读

下半年人民币贬值压力仍然不小

考虑到美联储12月加息概率较大,以及国内一、二线城市资产价格屡创新高,地王频现,出于美联储加息预期以及资产泡沫的担忧,短期来看,资本外流的压力仍然加大,而这也使得下半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或再度承压。

实现经济J型增长要保护私有产权

这次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由于人口收缩和老龄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而拽力特别大,要使L型下行的经济增长,重启为J型增长,甚至力度要比前两次经济增长下行翻为上行时所采用的突破性改革力度还要大才有望实现翻转。

怎么拯救中国经济的“垃圾板块”

中国经济真正有问题的地方是在东三省,这个地区相当于中国的“垃圾板块”,严重拖了中国经济的后腿。在人才流失、资源匮乏、制度板结、大国企包袱沉重等多种问题的压力之下,东北地区可能给多少钱也不行,这个地区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恢复期。

现在在美国买房风险更小

中国的房价至今为止一直只涨不跌,大家都在预测中国房价的黑天鹅什么时候出现。反向美国房市在经历了2008年的次贷危机之后,房价处于一个低谷,并且市场对于这样的泡沫危机有了足够防范意识,所以现在在美国买房的风险性会更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