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11日09:41 新浪财经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王忠民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王忠民

  新浪财经讯 由万博新经济研究院与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共同主办的“躬行与攻坚:供给侧改革下一步怎么办?”圆桌会于2016年9月11日在北京举行。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王忠民出席并发言。他表示,在社会保障中,最终的消费者即使作为劳动者的时候,交了一次社会统筹的部分税收;但作为消费者和企业的时候,又被纳税一次。一旦这个公司一解体就没了,没有交的主体和交的主体中断了,以后怎么办?这个问题解决的路径是把所有的归于社会统筹的个人缴纳费用,归于个人工资名下,其后从职工工资中收取的税收或费用根据用途放入另一套体系当中运作。

  以下为会议实录:

  王忠民:我的整体观点和前两位嘉宾谈的完全一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该在要素市场中充分落脚、着力和根本性改革,而且要素市场改革的主要的方向应该是市场化的方向,而不是其他方向。

  尽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近几年来着力、用力探索和出台政策最多的时期,但是如果我们细想,从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所有做的改革的事情更多的不是在需求端,而是在供给端。放开民营力量,无非是形成一个市场力量的供给端而已。任何一次改革国有企业的细小或根本的推进,无非是国有生产要素以什么样的方式去进行生产要素组合,给民营企业和外资不断开放可以准入的产业和领域也就是让新供给能力在什么样的领域去做的问题,我感觉目前为止解决了供给侧很多问题,但还不够:

  一是以什么样的方式解决提供商品和服务的主体问题,前期我们放开了民营企业、私营企业、乡镇企业,比如当时我们为了推乡镇企业还专门推了乡镇企业法,企业法后也推出各种办法,包括引入外资、混合、国有混合、自然人企业,所有这些无非是解决企业资本的组合方式和企业生产什么样产品的问题,也就是不同企业用什么样的方法把生产要素拿来,用什么样的生产机制生产和销售商品。今天我们一谈供给侧不得不谈国有企业改革和民营企业发展,甚至我们谈到的时候会说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无非就是形成什么样的制度的问题。目前不敢说这个任务完全完成了,这一端完成了70%,30%还没有完成。

  另一端是你用什么样的要素生产出的商品,在市场上按市场价格交换,核算你的成本和利润,在这一端留下最多的问题是什么?萨伊说,供给产生需求。一旦当企业端形成供给的时候,一定要在生产要素端产生需求,而生产要素端到今天为止我感觉只完成了30%的市场化,还有70%的市场化没有完成。比如资本要素,已完成部分市场化的包括允许民间资本生成,上市制度,现在民营企业可以上市,主板不行还有中小板,但是我们从互联网领域BAT的资本端口去看问题,基本不是用的中资资本,而是外资,阿里巴巴最大的股东是软银和雅虎。我们在资本端形成了诺大的民营资本,也形成了诺大积累的国有资本,股份制的问题,但国外在市场中资本供给的市场化逻辑要比我们充分多,阿里巴巴先在香港上市,私有化又跑到美国上市,在这之前A股不能上,这是因为我们资本市场化架构体系,我们所谓按照资本同股同权考虑的时候,没有容纳它的合伙人制度,美国市场上,只要公司信息披露完备,市场理解,那就是公司和市场之间的个体合约关系的问题,资本市场制度到不存在问题。

  供给端市场化逻辑到今天都没有完成。我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大的历史任务是让任何一个生产要素,不管它在哪个行业、哪个企业、哪个产品中发挥作用,能够存在一个动态的生产要素市场,这个市场衡量出公司怎样在这个过程中寻找自己的最佳效率和最佳配置,具有充分市场的流动性和充分市场的竞争性,最终都能流动到最有效率的使用的地方去,让要素的最后的持有者得到最佳有效的回报。结果我们今天看生产要素市场发现有很多的约束制度。其他的资本要素,土地等就不说了。我所在的是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关注社会保障,涉及到劳动要素,在这个要素中,我们会发现也存在较多问题。

  比如今天正处于纠偏过程的一个问题,就是计划生育问题。本来我们是人口红利最大的国家,结果突然发现我们人口红利马上要消失,未来劳动力供给存在断崖式下降的风险,所以我们提出了单独二孩,后来又完全放开二孩,这是我们在劳动端口和劳动市场这样形成的过程中,在计划生育这件问题上的纠正措施。社会保障缴费也存在问题,最基本的,个人转异地所交的社会统筹帐户的资金拿不走,只有个人帐户可以拿走,拿走还要费很多的程序,这些携带、转移的问题都成为了劳动市场中的障碍。近年来我们提出要降低企业成本,综合社会保障费用如何降低?国务院下了很大的工夫,综合费率仍然难以降低,当这些问题影响多供给侧的劳动要素回归市场的时候,同时影响了这个企业能不能破产,而不能破产就不能把要素回归到要素市场中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有的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补短板都没有办法解决。

  那么如何解决社会保障的障碍从而使劳动要素回归市场化?我们来算一笔账,职工对自己的养老金到底出了多少钱?明面上算28%,而其中8%个人账户又没有拿走,公司整体为员工缴纳的社会保障费率达40%以上,这些最终要纳入到产品成本中去,一个企业的产品最后都要卖出去,卖出去的时候实行什么制度?价内税,流转税。任何一个环节,下一位买者都是税收承担者,我们所有含在成本中的社会统筹的费用,我们作为消费者和作为企业另一端的终端产品的购买者,我们在税收端又贡献了一个,这是我们商品比较贵的一个主要的问题。在社会保障中,最终的消费者即使作为劳动者的时候,交了一次社会统筹的部分,而作为消费者的时候又在税当中又被纳税一次,存在不合理的问题。

  这个问题解决的路径是把所有的归于社会统筹的个人缴纳费用,归于个人工资名下,其后从职工工资中收取的税收或费用根据用途放入另一套体系当中运作。比如从职工工资中收取基础养老金、企业年金,个人养老金,职工可以根据政府在什么领域给他税优,他就把资金更多放在什么渠道上。 这种方式解决了几大问题:一是社保缴费所形成的资金要素永远跟着劳动力要素自身走,而不是跟着企业走,企业可以解体,劳动力要素可以拿着这个资金,有工资就交税,没有工资我就选择其他的企业,解决了生产要素的解放和流动,特别是劳动要素。二是解决了税收端的问题,任何一项对社会有用的东西,征什么税用在哪个方面,能够一一对称。三是能够通过税收优惠对资金要素流量进行调节。

  我们今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大的问题是税收没办法降,而真正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税收,一旦我降低了税收,是说所有的资源,从税的角度,我是从非市场的流量中走,如果我降税,让它在原有市场要素主体中使用,效率一定高于政府拿走的东西,由于你使用的效率高,你奔向了效率更高的地方,我就可以拿到更多的,我税收降低了,但我的税收量才会增长,如果沿着我们今天降税的逻辑,你降了税收就会降税收量,你不可以让税收这件事情正常运转,如果你可以说真正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降税收的同时,使税收量可以增加的时候,税收的良性运行才可以产生。这是我对劳动供给侧的一点粗浅建议。

  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谢长杉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相关阅读

下半年人民币贬值压力仍然不小

考虑到美联储12月加息概率较大,以及国内一、二线城市资产价格屡创新高,地王频现,出于美联储加息预期以及资产泡沫的担忧,短期来看,资本外流的压力仍然加大,而这也使得下半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或再度承压。

实现经济J型增长要保护私有产权

这次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由于人口收缩和老龄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而拽力特别大,要使L型下行的经济增长,重启为J型增长,甚至力度要比前两次经济增长下行翻为上行时所采用的突破性改革力度还要大才有望实现翻转。

怎么拯救中国经济的“垃圾板块”

中国经济真正有问题的地方是在东三省,这个地区相当于中国的“垃圾板块”,严重拖了中国经济的后腿。在人才流失、资源匮乏、制度板结、大国企包袱沉重等多种问题的压力之下,东北地区可能给多少钱也不行,这个地区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恢复期。

现在在美国买房风险更小

中国的房价至今为止一直只涨不跌,大家都在预测中国房价的黑天鹅什么时候出现。反向美国房市在经历了2008年的次贷危机之后,房价处于一个低谷,并且市场对于这样的泡沫危机有了足够防范意识,所以现在在美国买房的风险性会更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