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2016世界电子商务大会”于4月11-12日在浙江省义乌市举行。岗岭集团联合创始人兼执行董事长于刚出席并演讲。
于刚称,互联网+已成为最热门的关键词之一,而互联网+医药健康又成为当下最大的风口之一。
毫无疑问,医药领域有很高的政策壁垒和行业壁垒。“很多的人都是有病不看,48.9%的人有病也不去医院,第一太麻烦,第二成本太高,第三感受不好。排了半天队,结果几分钟就被医生打发了”,于刚称。
于刚归纳中国医疗的痛点。首先,看病难,买药贵。检查项目众多,不清晰也不透明。由于药品流通环节太多,百分之八九十的成本都浪费在物流之中。不给医生红包就会觉得不能得到最好的治疗。另外,医院没有标准化、可流通、可保存的电子病历,各个医院之间无法共享。
在政策壁垒方面,处方药不能够线上销售。对于物流,药监和工商的政策是不匹配的,不同的城市有各自的医保,甚至一个城市里面各个城区有各自的医保,甚至大的国家企业有自己的医保。
虽然中国医疗有如此多问题,但在于刚看来,同样也是风口。“医疗健康是中国大众的刚需。现在60岁以上的老人占中国人口大概15%。过15年以后就到了25%,过了35年,到2050年的时候,60岁以上占比就已经30%,是现在的一倍。随着年龄的增大,健康也越来越被关注”。
另外,如果把中国和美国的情况做个对比,可以发现,中国在医疗卫生费用占GDP大概5.5%,而美国已经占到17.5%,表明市场发展的潜力巨大。
在于刚看来,互联网可以改变中国医疗卫生体系效率低下的现状。“互联网可以增加透明性,减少中间环节,增加效率,降低成本。而且,由于有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精准化的营销和个性化的医疗服务得以实现。最后,可穿戴设备的发展使得,实时测量生命体征可以完成”。
在谈到未来的医疗健康时,于刚表示,大众首先会通过智能设备找到医生甚至机器人做初诊,“将来机器人做初诊的几率非常之大,而且结果比大多数的医生还要准确”。诊断完成后,如果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或复诊,马上给病患安排医院,或者可以开电子处方转到网上药店,网上药店直接将药品配送到病患手中。
如果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可穿戴设备则可以随时监控生命体征变化,提醒用药,有异样的时候,提醒医生做诊断。还可以集中很多的专家,通过视频电话做会诊,让结果更加准确,提供最佳的解决方案。
于刚表示,大众对医疗有刚需,而中国的互联网医药健康领域还处于发展的初期,潜力非常巨大。
以下为演讲实录:
过去几年,“互联网+”成为最热门的关键词之一。大家或许还听到过工业4.0、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等这些关键词,但“互联网+”是最热门之一。
而在“互联网+”相关的领域里面,“互联网+医药健康”又成为最大的风口之一。今天,我给大家分享一下,在互联网医药健康这个领域里面的一些创新和实践。
我们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互联网大潮汹涌而至,将会冲刷所有的行业和企业。没有一个行业、一个企业可以幸免。这个潮流是不可阻挡的,也是不可逆的。我们大家都有幸生活在这个潮流之中,成为潮流中的弄潮儿,而不仅仅是历史的见证者。
这个潮流之下,我们如果回顾一下过去的互联网之路,尤其是电商之路,大家会发现它最早是开始于图书音像,逐渐发展到3C数码、服装、母婴、化妆品……我和峻岭开始创办1号店的时候,大家可能还没有想到能在网上买吃的喝的,而现在成了大型电商的标配。现在又开始热起来的,是生鲜和医药。
为什么?因为互联网这个大潮冲过来的时候,首先冲掉的是那些坑坑洼洼的地方,最后冲击的才是壁垒较高的领域。这里的壁垒包括行业壁垒,也包括政策壁垒。比如一开始的图书、音像,都是低价值的标准品,物流配送非常容易。到了3C数码,价值升高了,物流的安全性就需要更高一些。到了服装、家居的时候,退换货又成了比较高的壁垒。到母婴、快消品的时候,这些商品都是吃的喝的,安全性、保质期就变得非常重要。整个供应链的管理变成很高的壁垒。到了生鲜的时候,保鲜、物流变得更难。而到了医药的时候,它既有很高的政策壁垒,又有很高的行业壁垒。
而中国医药领域现在是处于什么状态呢?大众中很多的人都是“有病不看”,高达48.9%、近似一半的人有病也不愿去医治。为什么?第一太麻烦,第二成本太高,第三感受不好。在医院排了半天的队,结果几分钟就被医生打发了。
在国际上来看,中国医疗的排名是非常落后的。在国际卫生组织里面的绩效排序中间,中国排在191个国家里面的144名。原因在于一是效率很低,再是管理不善。
而中国医疗更有着众多的痛点。第一点就是——看病难,买药贵。这里有一份关于医疗痛点的调查报告。“排队时间长”是老百姓对医疗最感同身受的地方,经常一去一回,好几个小时、甚至大半天时间没有了。“检查项目众多”,不清晰也不透明,患者并不知道为什么要进行这些检查。“药品非常昂贵”,这是因为药的流通环节太多,层级太多,百分之八九十的成本都浪费在物流的过程之中。还有就是“对医生不放心”,老百姓纠结要不要给红包,不给红包的话会怀疑——我是不是得到了最好的治疗?
关于药品,我们的流通非常低效。通过我们对中国药品流通业的总结,发现中间环节有五六层。从制药厂出来的成本,如果是几毛钱或者几块钱的话,到了市场上已经是几十块钱、几百块钱。
此外,目前国内的治疗体系,没有通用的、标准化的、可流通的、可保存的电子病历,也不可以在各个医院之间共享。所以治疗是没有延续性的。
而说到医疗的政策壁垒,也非常高。举例来说,第一,处方药线上不可以销售。第二,对于物流,药监和工商的政策是不匹配的。第三,医保各自为战,不同城市的医保体系不同,甚至一个城市里面各个城区都有各自的医保体系。大的国家企业有自己的医保,钢铁企业有自己的医保,铁路企业有自己的医保,石油企业也有自己的医保。
可是我们看到,医疗健康是中国大众的刚需。首先,中国正发生着持续的老龄化。大家从图上可以看到,现在60岁以上的老人,占中国人口大概15%。过15年以后,这个比例就到了25%。再过35年,到2050年的时候,60岁以上老人的占比就已经达到30%,也就是现在的一倍。而大家知道,随着年龄的老化,势必需要越来越关注健康。
中国大众不是不关注健康,相反是非常关注。从图上你可以看到,85%的人对健康是关注或者是非常关注的。所以说,健康与治疗是中国大众的刚需。
如果把中国和美国来比较,中国在医疗卫生费用的占比,占GDP大概是5.5%,而美国已经占了17.5%。当然,美国的医疗也是存在问题,并不能说美国是我们的标杆,美国是我们的一面镜子。这两个数据反映了两个问题,美国医疗有它自己的问题,也是低效的。但同时,它也说明中国在医药健康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在人均医疗卫生的费用上,中国仅仅是美国的二十四分之一,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可供挖掘。
关于中国网民如何提升健康,艾瑞做了非常详尽的调研。这个报告我看了多次,我认为是非常有效而且有价值的。有多少网民愿意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得到医疗的服务和购药,而不是非要到医院、到药房去购药?结果接近80%。这个比例是相当高的,当然这里面有很多的细节,比如说生病的人,有的就置之不理了,有的就去直接购药了,有的看了病再去购药。如果是直接去购药,有多大的比例在网上购药,有多大的比例是线下购药,在线下购药的这部分人群中,有多大的比例有这个意愿在网上购药。通过各种各样的可能性的分析,得出的结果是接近80%的人口,是有意愿在网上享受医疗和购药的一体化服务的。
而互联网怎么样改变这些现状?第一,大家知道中国移动设备的发展在全球是最快的,已经远远超过欧美。这里有多个原因,一是中国的手机等移动设备的价格越来越低,几百块钱就能买到移动智能设备。移动设备帮助中国大众随时、随身、随地可以享受到网络服务和网上购物。记得在创立1号店的时候,我们的使命是让顾客足不出户享受购物和服务。现在我们要改变我们的使命,我们要让大众随时、随身、随地就享受服务。所以,移动设备帮助互联网,帮助各个电商,渗透到三线、四线、五线城市乃至乡村去。
第二点,互联网可以增加透明性,减少很多中间环节,增加效率,降低成本。而降低的这些成本又回馈给大众。
第三点,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大家知道,尤其是在医疗健康领域,大众到网上药店来,如果没有目的的话是不会来逛店的。这毕竟是买药,不是来买衣服,不需要做window shopping。他是有真实目的的,要么是寻求健康信息,要么是有病要购药,或者是来咨询。所以这些大数据非常的精准,我们可以提供非常精准化的营销和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最后一点,可穿戴设备的发展。现在的可穿戴设备越来越小,将来我认为是可以直接植入在人体皮肤下面,可以监测几乎所有的生命体征。我们最近就观察了一种来自以色列的可穿戴设备,体积非常小,却可以监测多达十四种生命体征,实时监控健康的变化。
未来的医院是什么样?未来的医疗健康是什么样?以下是我一个初步的看法。
未来,患者,或者是寻求健康的大众,通过手机、通过智能设备,利用app就可以看到医生,或者是机器人所带来的诊断服务。
我认为,未来机器人给你做诊断的几率非常之大,而且做出来的结果,比大多数的医生做出来的结果还要准确,这一定是未来的趋势。
大家以前可能很难想象,机器人AlphaGO可以打败人类的围棋冠军。但现在,大家都知道人工智能的胜利是大势所趋,因为机器人可以一秒钟可以思考几十万步,李世石一秒钟只能看十步。
在智能诊疗上也是一样的,大家可以想像,一个医生给你看病,他是基于他自己的知识、基于他自己过去的经验、基于他所看过的所有的病人,他只是提供了所有诊断大数据中的一个点。而智能诊断机器人是基于成千上万个医生、给成千上万个病人看过相类似的疾病,基于这些完整大数据的分析,给你做出的最优的决策。这一定是比大多数医生给出的结果要更准确的。所以未来这种诊断,可能一部分是来自医生,一部分是来自智能的机器人。
这个诊断完成之后,有几种可能,一是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或者是复诊,那就马上给你安排转诊。二是直接给你开电子处方,转到网上药店。网上药店直接将药品配送到你手中,无论你身处何处。
如果你已经处在康复的过程中,可穿戴设备可随时监控你的生命体征变化,并提醒你用药。在数据有异样的时候,它也会提醒医生给你提供进一步的诊断。我们还可以集中很多不同地方的专家,通过视频、通过电话,给你做会诊,让你最后的诊疗结果更加准确,给出的治疗解决方案更合适你的状况。
这里给大家举几个互联网+医药健康的例子。
一是现在连锁药房的互联网化。我们来看CVSHealth,美国最大的一个连锁药店。它不仅仅是连锁药店,更是一个互联网+医药的巨头。CVS有7800家药店,还有近一千家的一分钟诊所。这些一分钟诊所你可以随时去,几乎不用等待,有医生立即给你诊断。CVS基本上所有的药品可以直接在网上购买。这些一分钟诊所还跟六十多家医院、医疗机构直接连接起来,做转诊,有电子病历的分享。它有一个非常好的PBM,也就是药品福利的管理,可以帮助你管理你的处方,浏览你的过去的处方记录,帮你做医疗的报销等等。最近CVS做了一个调查,发现它的病人之中,有95%的人愿意接受在线诊疗。所以说在线诊疗将来一定是趋势。
第二个案例是美国的TELADOC。它通过移动设备、互联网、视频或手机提供即时的医疗保健服务,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每次对个人客户收费大概40美元,另外可以为企业每个员工购买医疗服务,按月缴费,现在也是发展非常迅猛的一个远程医疗服务的企业。
下一个案例是ZocDoc,是医患关系服务的一个案例。它根据每个患者所在的每个城市、地理位置,根据你用的是什么样的保险,来提供最合适的医生。你每次看病的话,不一定要去找最好的医生,因为最好的医生往往很昂贵。而Zocdoc会帮你推荐最适合你的医生。你可以查看到每个医生的过去的历史、看病的记录,他的简历全在网上公开。你选择之后,它可以帮你做预约。ZocDoc的收费模式是一部分向医生收费,因为医生通过这个平台可以获取更多的病人客户。另外一方面从保险公司收费,因为保险公司希望推荐的是性价比最高的、最合适的医生。所以这样的话,ZocDoc的发展趋势也是非常好的,这个模式值得我们中国企业借鉴。
NANTHEALTH是一个医药的大数据公司,是最近融资最高的,融了3.75亿美金。它和250个医院形成战略合作关系,连接了这些医院的16000多个医疗设备。这些医疗设备把各种各样的数据直接实时输入到它的数据库里面。它可以把所有这些数据,包括X光的数据,cat scan的数据等等连接起来,进行各种各样的分析。最后,医生可以使用分析工具,给病人做最好的诊断和提供最好的解决方案,它已经连接了80%以上的美国的肿瘤科。它利用大数据,让医生基于数据,基于分析,给病人提供最好的解决方案。
最后我想介绍一下我们的企业——岗岭集团,在这方面做了一些什么事情。我先给大家所展示的,是现在的所有的医疗和药品的流通的情况,一端是药企,药的品牌商,制造商,然后通过很多层级,最多的时候有六层、七层的经销商,帮它流通药品,这些药品到医院到药房到诊所,最后到消费者。
我们希望做什么?我们希望打造一个完整的医药健康的生态圈。因为所有的病人都希望找到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我不希望你只给我开药。病人们希望我来这里就诊,就诊完了之后,如果我还需要复诊、去检查,你来帮我预约,你来帮我推荐。如果要开药的话,你直接给我开电子处方,给我配药,这是完整的解决方案。而且,在后续康复中,还可以监控你的康复情况。
所以我们有这样的几块业务,一块是我们的网络医院,1诊网络医院,可以通过视频、电话给病人做远程的诊疗,做慢病管理和健康管理。通过网络医院给病人看了病之后,医生可以开电子处方,直接传到电子药房,也就是1药网。1药网就直接给顾客配药,并完成配送。
同时,因为中间的环节太多,我们用B2B、药交所等平台来去除中间的环节。这种平台是把上游的品牌商、制造商,以及下游的医院药房集中在一个平台在上面,进行交易。它是透明的、公平公正的,是充分竞争的。通过这个交易之后,我们把医药流通中间很多的一级、二级、三级的经销商,逐渐去除,来降低中间的成本。这样可以让终端消费者享受到好的价格、降低的成本。
通过互联网+医药的这种模式,我们希望打造一个完整的医药健康的生态圈,可以给病人就诊、分诊、会诊、复诊,可以直接给他开电子处方,给他进行健康管理。这是我们构建一个医药健康一体化的服务体系。
最后总结一下,我们现在处于一个非常好的时代,在这个时代赋予我们一个使命,就是真正解决中国的看病难、买药贵的问题,而这刚好是大众的刚需。中国的互联网医药健康的领域,还处于发展的初期,类比电商的化,估计就是2009年,最多是2010年的电商初期阶段。潜力是巨大的。所以我们非常有幸能身处这个巨大潜力的市场,能够为社会为大众创造价值。
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