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挺
如果五月下旬走进影院,肯定不会慨叹电影市场低迷——几乎每家影院都是门庭若市,人头攒动,观众一边吃着爆米花,一边焦急等待《达芬奇密码》上映。这中间有多少人看过丹·布朗的小说原著,多少人抱着看完电影就不必再啃小说的心理,不得而知,惟一的共同点就是,他们全都乖乖地掏出60大元,为一个远在巴黎的所谓惊悚故事买了单。
在畅销书的历史上,丹·布朗的《达芬奇密码》绝对声名显赫,它俨然是流行文化的新坐标,喜欢追逐流行的人不肯让别人抓住自己落伍的把柄,只好一边私下抱怨看得太累看不懂,一边还要不懂装懂辛苦摆作态。流行的制造者太了解大众的虚荣内心,经过一波又一波的宣传攻势之后,《达芬奇密码》在各种销售榜上的劲头更加激越,再也不是“各领风骚三五天”的仓促和尴尬。
《哈里·波特》、《达芬奇密码》,从畅销书到电影,全球性文化产业的巨头们不断炮制出各种双赢的奇迹,拔剑四顾仰天笑,这条产业链日渐成熟,从另一个侧面丰满了半个世纪前麦克·卢汉提出的地球村的概念。“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如此形容也许太过惨烈,但我们这些可怜的观众,不就是听信了刀俎的游说,主动爬上案板、担当了鱼肉的角色吗?
戛纳电影节首映之后,《达芬奇密码》迅速全线铺开,全球12000家影院同步上映,荡漾着君临天下的霸王之气。尽管宗教团体号召抵制,尽管影评人的评价非常刻薄,尽管我们深深知道票房销售数字绝不等同于质量,但我们还是冲着布朗先生、冲着汤姆·汉克斯、冲着那个耶稣基督结婚生子的“传言”去了。结果,烦闷地虚耗了整整149分钟。
汉克斯扮演的兰登博士和《幸福终点站》那个可怜的异乡客一样,在陌生的国度遭遇无限困境,他在斯皮尔伯格建造的机场还有简单的快乐,在文化幻境格格不入的法国,他只能一味深锁眉头,绞尽脑汁地辛苦盘算,最后还要蹲在卢浮宫玻璃地面上深沉地思考。奥黛丽·塔图让所有小资迷恋艾美丽天使般纯粹的微笑,但这个单薄的女人并不适合影片的惊悚氛围,即便是泽塔·琼斯,也可能比她更有说服力。至于邀请让·雷诺加盟更是司马昭之心,就像《十二罗汉》莫名其妙请文森特·卡索出演一样,电影公司希望欧洲的明星能缓和当地观众普遍的抗美情绪,可惜这位最性感的法国男人,除了指责贝聿铭设计的玻璃金字塔在巴黎脸上划了一道伤疤之外,再没有任何出色表现。
电影彻底剥离了原著厚重的历史感,删去关于文化、历史、绘画的细致描绘,只把关键情节转换成影像,这副孤零零的骨架只好沦为平庸的惊险故事。追求惊悚和神秘,不如去看《屠出地狱》,倘若只要印第安纳·琼斯式的探险,也可以选择《国家宝藏》。《达芬奇密码》两手都要抓,但两手都很不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