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业界万象 > 正文
 

最具影响争议话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16日 18:23 《今传媒》杂志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总有一些话题触动过你的心灵。这个“话题”不是一个个简单事件的点击率、收视率,抑或因为对骂而轰动一时,话题的意义全在于我们曾经积极的参与并且痛苦或欣慰的寻找某种出口。

  2005年,当玉米、盒饭、凉粉在现代汉语中不再仅仅是《汉语词典》赋予它的意义的时候,“超级女声”已在华夏大地上红得一塌糊涂。谁都没有忘记近乎疯狂的民众的力量的
肆意发挥。是他们狂热的关注,甚至动用了自动投票软件,利用服务器漏洞,通宵为自己的偶像挂机连续投票且不管输赢如何。超女的全民狂欢中总有人站在狂热地背后冷静的探讨它的意义,校正某种过火。

  2005年,当

芙蓉姐姐、水仙妹妹等被网民骂得狗血喷头却依然笑傲网络江湖的时候,既是媒体又不是媒体的网络传播将我们的关注点带回我们该有的层面。争论的主体里,总有人站在不同的视角争论它的发展,指引它的方向。

  2005年,当550万天价医疗费创造了中国医疗史上“最昂贵的死亡”的时候,几乎被遗忘的老百姓(我们自己)有病看不起的实质问题再度浮出水面。没有人再只是平静的追问“后来怎么啦”?更重要的话题值得我们思索……

  虽然有些是个体、个别的现象,轻佻的几乎不值得作为一个视点。然而,当我们热切而又激昂的关注自己的生活时,蓦然发现正是这些看似细碎的事件构成并影响了我们的生活。

  话题1——芙蓉姐姐现象

  谁为网络传播把关

  芙蓉姐姐无疑是2005年网络世界的红人,她的自信和S形体让人们震惊之余大呼:贱客来了!同时,大家也发出这样的声音:网络传播似乎是无所不能的上帝。谁为网络传播把关?

  芙蓉姐姐隆重推出“走召弓虽”的激情文字和热辣劲爆的“抽筋舞”后,无数的网民围观的津津有味。尽管在每一个芙蓉姐姐POSE的帖子后面,都有铺天盖地的谩骂,“弱智”、“荷兰大奶牛”、“变态”等等,但是也不乏(虽然比重非常非常的小)赞其“个性”、“自我”的溢美之词。褒贬抑扬,仁智互见,众说纷纭。这就是网络传播。

  “我那妖媚

性感的外形和冰清玉洁的气质,让我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被众人的目光无情地揪出来。我总是很焦点。我那张耐看的脸,配上那副火爆得让男人流鼻血的身体……”芙蓉姐姐在2005年的网络世界里抛下了令真正的美女冒汗的无数经典语录。这个十足自恋加上敢于对于自己有限的条件无限夸张的“芙蓉姐姐”一时之间成为中国网络世界的亮点。作为网络一夜成名的最新版本,与其相关的电影短片、网络游戏等等依然层出不穷。芙蓉之后,芙蓉哥哥、后舍男生、芙蓉二弟、水仙妹妹等又一拨一拨的网络“名人”相继出现了。网民震惊,一个“名不副实”的自夸女人何以得到超乎想象的关注度。亿万网民带给她的是什么?她带给亿万网民的是什么?这些好像都不再重要。

  在“你不知道我是一条狗”的网络世界里追问鼠标另一端的雌雄及年龄,就如同做了一个拉着白雪公主的手走进了小树林的美梦一样单纯。这些并不阻碍网民雪亮的眼睛,打开百度等搜索引擎,对于芙蓉现象的讨论铺天盖地。主要的观点是畸形自恋、哗众扬名、媒介恶意炒作、媚俗、大众审美疲劳等说法。如此统一的认识和芙蓉姐姐的火爆看似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众矢之的何以有众星捧月之感了呢?

  事实胜于雄辩。6月19日,“芙蓉姐姐”意欲进军影视界,并借旺盛的人气参加了互动电影北京地区的海选活动。由于“芙蓉姐姐”的巨大社会争议,主办方很难抉择,于是在7月10日特地把她现场表演“歌词朗诵”的精华片断上了新浪网,让网友为其表演打分。将其“骂红捧红”网友们纷纷做起了评委,据悉,截止到7月30日下午15时,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内,共有13624名新浪网友参与了评分。其中90%左右的网友给她打了60分以下。即,绝大多网友对芙蓉姐姐要拍电影的举动说了“NO”。

  可见网络传播并不缺乏自己的把关人,亿万网民就是最好的把关人,只是其特点决定了它必然的潜在性和后起性,但是他们的的确确在发挥自身的强大作用。可以断言,以后再出现什么“青菜姐姐”、“萝卜妹妹”浪迹在网络江湖中时,我们的审美神经未必会有那么兴奋。

  话题2——超级女声

  超女:爱的是非对错已太多

  “超级女声”自出生就没有避开过争议的一个热门话题。“超级女声”商业的巨大成功和全新的歌手及娱乐打造模式,引来一遍又一遍的批评和赞扬,他所体现的尊严与人性,道德与评判标准,冲击着现有生活模式下的所有人。看似简单的选秀派生出了无数的争论点。“超女”承受爱的是非对错已经太多。

  作为

湖南卫视推出的一场平民歌唱选秀大赛、一次全民造星运动。它的口号是“没有门槛,没有距离的大众歌会”,不限制身高、样貌、年龄,不要报名费,只要是女的能发出声音就行。有人说:“(超级女声)无条件海选无非是难圆的‘超级梦想’,评委苛刻点评无非是拿孩子开涮,收视率高涨无非是利用低俗手段全民‘愚’乐,娱乐化电视节目巧妙利用少男少女心理肆意炒作!”

  “数以千计万计天真烂漫、盲目追风的女生们,乃是这一诡诈平台上的支撑者和商家的赚钱工具。其弊端和负面影响显而易见,助长社会浮躁风气,滋长女生投机心理,张扬‘读书无用论’,误导畸形心态。”

  力挺超女的正方却道:“缓解社会压力对人造成的‘焦躁’与‘不快乐’,不可否认,它着实为人们提一个通往‘快乐’的崭新渠道。现在,“超级女声‘能搭建一个不论年龄、不问地域、不拘外貌、不限身份的艺术平台,这无疑是个很好的社会教育机会。这一节社会功利和人格养成的大课,比任何说教都生动、有效、持久,更有利于孩子成长。”

  回溯超女历程,2002年,唱歌选秀的创意被提出时,这样的创意仍然显得脆弱而谨慎。2003年,“超女”主要编创人员在长沙进行了一次“小规模”试验——举办“超级男声”活动。令他们惊喜的是:报名人数超过3000人。这也坚定了他们对市场的判断。2004年,“超级女声”作为“超级系列”推向全国的第一个品牌。今年应该是超级女声制造全民疯狂的一年,中学生万人逃课只为报“超级女声”的报道见诸报端,“整个赛程的安排完全是从商业的角度进行设计”的“超级女声”的商业利润开始被全面挖掘。

  纵然超女运作完美的几乎无懈可击,但是超女风潮照样掀起民众的反思。 “超级女声”在商业利润上的诉求超过了他对全民负面影响的思考。央视首开尊口,PK超女是“恶俗大比拼”,随之不同的声音八面而来。媒体上对《超级女声》节目的争议也空前激烈。在强调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今天,“超女”究竟是大众不应容忍的低俗文化扩张、浮躁文化张扬的电视垃圾,还是大众娱乐的合理升华?

  新事物的出现总会引发讨论,但是关键是我们以怎样的角度思考、认识。市场化不是低俗化的代名词,电视节目的确需要将贴近群众生活和肩负社会责任一起扛起,但是他也不必背负过于沉重的包袱。

  话题3——网络再现泡沫

  有泡沫是因为下面有啤酒

  2005年,中国互联网走过十年激情燃烧的岁月,互联网产业神化般的缔造百万、千万富翁的速度令人乍舌,对互联网是否存在泡沫的争论却依然不绝。

  也许,方兴东、姜齐平和吴敬琏在《南方周末》上,对互联网经济泡沫问题的纵论才是这场讨论的真正的开端。

  姜奇平说: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中国网民的发展不会出现停滞现象,而且可以肯定的是网民数量增长将如“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同时在中国信息化大潮的影响下,中国的互联网产业必将迎来一个新的蓬勃发展期。尤其是随着近来纳斯达克“中国概念”网络股全线飘红,长期以来笼罩在人们心头的纳斯达克网络股泡沫阴影,正在渐渐消散。

  TOM的一项关于网络经济的调查中,对于提问“你认为目前的网络经济回归了吗”的回答中,有近60%的投票者确信网络经济已经回归,另有30%多的投票者认为网络经济尚未回归。而在“你认为目前网络经济是否是新的泡沫?”的回答中有65%左右的投票者表示不是,而同时有25%左右的投票者则认为目前的网络经济就是泡沫。有限的投票者也许并不能完全反映无限的事实。2005年的中国网络经济到底是转瞬即失的肥皂泡沫还是下面有美味的啤酒的必然泡沫?

  《中国青年报》记者李学凌看了《南方周末》上的探讨后,谦虚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对于中国而言,现在讨论网络经济到底是泡沫还是未来,都为时尚早。但是及早得知确切的消息显得非常重要。目前政策对网络公司在美国上市有许多限制,但是,在一个市场发展的早期就过多的限制产业发展,希望一个新兴的产业能够在可控制的范围内运作,有些不现实。

  目前迅速崛起的新浪、网易、搜狐和一些发展比较快的“海归”派网站应该放开手脚,给他们足够大的发展空间,“不行还可以收”。这些网站如果能够在最初的网络经济发展中自由发挥,国家就能够很快地看到,网络经济确实的走向。

  中科院的博士刘嘉华明确表示:我不认为现在的中国网络经济是泡沫经济。上次互联网的“繁荣”可以说主要是概念在资本市场的炒作。而最近一年多来,纳斯达克市场的中国网络股的强劲表现应该说是坚实支撑下的必然繁荣。在中国,从泡沫时期数百万网民到今天赢利时期的上亿网民,一个数量级差异的市场实实在在呈现在面前。现在如果没有大资本人为操纵的话,中国网络股应该不存在泡沫一说。

  也许有没有泡沫并不是关键,关键是下面有没有足够的啤酒。

  话题4——房产暴利行业

  中国的房价你怎么了

  在“2005首届中国地产品牌价值评估与品牌评选活动”论坛上,房产商、华远集团董事长任志强的一句“表白”令举座皆惊:“没有巨大的利润支持,无法建设品牌,因此房产品牌就应该是具有暴利的。”这不得不使人想起任志强的另一句“名言”:商品房就是不要让穷人买得起。

  一度以来房价涨跌问题成为街头巷尾讨论最激烈的话题之一。老百姓的关注把一个行业从自我遮掩推到了理应属于他们的风口浪尖——房产实在是一个暴利的行业。房产业的代言人不讳此言,直言确认。经济学家频频质疑。拿一生的工资勉强支付巨额房款的普通老百姓发问:暴利,合理吗?

  短短一年间,一套54万元的房子就能上蹿到86万元,利润率高达60%。这样的“爆炸式增值”,在2003至2004年的上海楼市,是件寻常事。近年来,全国各大中城市的房价纷纷持续上涨。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2004年全国房价涨幅达14.4%,比上年提高10.6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房价同比再升12.5个百分点,全国35个大中城市中有34个城市房价还在上涨。面对“狂飙”的房价,人们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助推了房价在节节高涨?

  今天,有人将“买不起房、看不起病、上不起学”比喻为“新的‘三座大山’”。虽然这新“三座大山”与“旧的‘三座大山’”在矛盾性质、解决方式上完全不同,它是阶层与阶层、强势利益集团与弱势群体之间的矛盾冲突,可以通过政权的“自我完善”、执政能力的提高、“执政为民”的具体落实、政策的调整来解决。这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所以“此山”绝对不同于“彼山’”。

  除了网民外,包括易宪容为代表的一些经济学家对任志强的观点提出了质疑。“品牌”是“高价”的代名词吗?低端产品难道不需要“品牌”吗?在当前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并没有形成真正“品牌”的环境下,开发商打着“品牌”旗号作为“暴利”的理由根本就站不住脚。

  有人认为:“房产品牌就应该具有暴利”的叫嚣,远非媒体说的什么“情绪接近失控”,而是其长久蕴藏内心的真情实感。而这种“直言不讳”的“魄力”,缘自其忘乎所以的阶层优越。改革开放20多年来,从来没有哪一个行业像房地产业这样盛产亿万富翁,各种富豪排行榜上,房地产富豪连年占据半壁江山。如果任志强的暴利理由成立,有如此之巨又如此之久的暴利“支持”,那我们的房地产业早已应该是品牌林立了。可实际上呢?买房时鲜有让老百姓真正放心的品牌。所谓“房产品牌就应该具有暴利”只不过是典型的欲壑难填。而支持某些开发商欲壑难填并且猖狂叫嚣的资本,正是其从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那里得到的阶层优越感和特殊占有地位。

  面对诸多质疑,任志强却说:我只是那个说皇帝没穿衣服的小孩,而那些人只是告诉大家皇帝是穿着衣服的。

  即使我们都喊“皇帝好像什么都没有穿”又能够怎样?问题的关键在这里吗?房产是不是“财富巨人、纳税侏儒”是另一回事,即使缴再多税的暴利是不是合理?中国的房价你怎么了?

  话题5——中国医改

  思考最昂贵的死亡

  看病难看病贵的怨气,在民间积蓄已久,哈尔滨天价医药费案将这情绪点燃。媒体加薪续火,证明哈尔滨案虽然夸张荒谬,却也不是纯属偶然。

  5月16日,《医院报》以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刘新明原话“市场化非医改方向”作为头题,正式启动了医改讨论;7月28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报告评价:“医改基本不成功”。有媒体评论中国医改是“夹生饭”?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政府拟订了实施策略, “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这成为2000年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纳入了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规划。2000年,中国提前实现了GDP翻两番的“总体小康”目标,但贫困县“安全饮用水”普及率达到60%、集资医疗保障覆盖率达到50%以上、婴儿死亡率每5年递减20%、孕产妇死亡率每5年递减30%等,“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最低限标准却均未完成。

  2005年12月,哈尔滨发生“550万天价医药费”事件,点燃了老百姓长期以来对医疗改革的不满。随后,中纪委、公安部介入调查。一时间,我国医疗改革的问题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对于“中纪委介入调查”的期待,恰恰是民众对于中国医改期待的一个重要部分。

  《大河报》发表评论文章称:“越大的权力资源越不可轻用,一时动用,则必然有其非常之义,这是权力运行的一种常识。因此,对此番中纪委调查组选择在这一时机适时奔赴哈尔滨之举,我们显然不满足于一个个体的公道,因此,能否给出过去医改20多年来的一个整体解构,能否总结出一些可资借鉴的教训,能否给出一个可以防止类似问题的办法,无疑是中纪委调查组此行所承载的巨大期待。也正在这一点上,中纪委调查组对于哈尔滨事件的介入,应能对中国当下正在进行的医疗体制改革提供参考与依据。”

  天价医疗费事件的当事人、患者翁文辉的主治医生王雪原在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电话连线采访时说:“白衣天使的道德防线很脆弱”。王雪原表示:我国600多万名医务工作者的经济收入、社会地位与外国同行没法比。面对生存压力,白衣天使的道德防线其实很脆弱。

  天价医疗费事件把医疗制度的问题集中暴露出来。“医疗费达到550万元,比较容易看出有问题。但是,5万元的怎么办?谁来判断这个医疗费是否高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吴敬琏教授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呼吁,低收入者医疗费用应该由政府提供,这是政府的责任,要让低收入者能有钱去买这个基本的服务,这也是医疗保险的作用。吴敬琏表示:“公共卫生体系的部分,肯定是政府的责任。而提供普通医疗服务的单位,需要进行市场化改革。”。

  其实,医院赤裸裸地对病患者进行盘剥早已不是什么羞恶和忸怩作态的行为,这只是能被媒体关注到并感而慨之的极端事件而已。而老百姓看病贵、就医难一直却在探讨中继续。但愿我国医疗历史上这次为老百姓见证的最昂贵的死亡,不会作为简单的一起医患之间的纠纷,不了了之。一个引燃的导火索不是一定要引起剧烈爆炸才能被关注。

  话题6——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革谁的命

  陈丹青辞职、王垠博士退学……,有人在问:教育改革怎么了?因为教育高收费、乱收费,将无数出身贫寒的子弟挡在了正规教育的大门外!人们更加疑惑,教育改革究竟革了谁的命?

  2005年12月底来自《新京报》的一篇报道开篇直言:“一年高达数百亿元的大学收费,竟没有几个人能够说得清是根据什么标准收的。新华社记者最近采访了大量教育界人士,试图探究大学收费的标准,却发现这是一团乱麻。”

  2005年3月23日,《中国青年报》刊出了陈丹青辞职报道《教授自白·我不想在清华呆下去了》。此后,这一辞职事件引发各界有关高等教育问题的热烈讨论,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一个多月后承认自己辞职问题就是教育问题的陈丹青做客新浪。陈丹青表示,20年来,我想一直有人在批评教育问题,可是教育的现实不理会教育批评,现实不会因此发生改变。20年来,一种看不见的势力构成今天这种状况:你说你的,我做我的。教育的所有弊端,所有问题,显得那么“活泼健康”,它照常运行,不受社会制约。

  8月中旬,计划出席20日举行的“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的杨振宁,以世界著名物理学大师、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的独特身份在乌鲁木齐抛出:“中国大学办得很成功”。一些专家学者对杨振宁的观点提出了反驳。到底中国大学教育在世界上非常成功,还是非常不成功的讨论在网上迅速被掀起。

  大概一个月之后,清华博士王垠的一篇《清华梦的粉碎—写给清华大学的退学申请》公开信申请退学。如果说这位博士仅仅是不认同清华大学自身的教育方式和培养模式,并因此要求退学,其实无可非议,因为每个学生都有选择自由,他有权以自己的选择方式结束自己的学业。但是,该生退学申请中申明的重要理由是不认同校方博士教育,从而申请退学。就事论事之余,教育改革问题被网民炒得火热。

  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就海南、天津、黑龙江、内蒙古、青海、新疆、宁夏、甘肃等八省区助学贷款不落实、走过场提出严厉批评,引起强烈社会反响。他曾经接受中央电视台专访就民众普遍关心的助学贷款、高校收费、教育现状等问题做解答。张保庆提到,现在全国将近2400多所普通高校,大家反映比较厉害,乱收费的,大概有四百多所,占到总数的20%。最近的一项搜狐调查显示:有70%以上的受调查者认为3000元以下的高校收费标准才可以被接受;有60%以上的受调查者认为高校收费透明化、公平化的最有效途径是“国家应该制定更加明确的收费标准公示”。

  个体可以辞职、退学、批评,可以败退,可是莘莘学子无路可退。对于教育有“微词”的恐怕也不是谁一人,可是多数人选择了忍受和沉默。长期以来,要求教育检讨变革的声音并不微弱,可是体制还是依然。体制的限制和约束顽固的可怕,也是可怕的顽固。新浪网正在进行的网上调查“你对目前的招生制度有什么看法?”有近90%的受访者认为“有很大的问题”。

  我们并不希望新闻媒体成功地使教育问题变成新闻事件后,很快就被新闻蒸发掉。媒体用良心呼吁,教育改革就是要革“教育的所有弊端”的命。

  话题7——公务员招考热

  公务员招考竞争最激烈

  2006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招考网上报名工作结束。97个部门面向社会公开招考10282人。报名期间,共有50万余人通过了招考部门的资格审查。报考与录取的比例达到48.6:1,而去年的这一比例约为37:1。比率也远远高于高考和考研,公务员招考正演变为“中国最难的考试”之一。

  公务员公开招录制实施以来,报考人数年年创新高。公务员职业也正在成为最具吸引力的职业之一,蔓延全国各地的公务员招考热发人深思。这是市场吸引力正在迅速流失的一个明确预兆吗?

  据统计,在公务员的考生大军中,80%是应届大学毕业生。许多学子将报考公务员作为自己毕业的首选。公务员招考正在成为高学历群体就业竞争的集中所在,有人这样形容,报考某国家机关的考生队伍中,“博士生一走廊,硕士生一礼堂,本科生一操场”。

  探讨公务员报考热的原因,有人认为主要是:一、相对于企业来说,公务员的工作相对稳定,社会地位高,且工资和各项福利待遇均比较优厚。其次从市场环境来看,竞争日趋激烈,面对有限的岗位,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况且许多公司在招聘中注重工作经验,这就进一步加剧了毕业生的就业难度。面对公务员招考,学生当然不假思索先报名再说,都不愿错过机会。三是与当代大学生的择业观念有关。“热”的背后是年轻人对权力的崇拜,而中央政府的权力是最大的,年轻人涌向中央政府正是这种“热”的真实原因。有人甚至认为,“8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大部分属于独生子女,他们的父辈都吃过苦,对于子女有种补偿心理,希望自己的下一代坐办公室,拿高薪,不再吃苦。由于父辈的宠爱,“8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从小娇生惯养,在择业上特别注重求稳求富,追求舒适稳定的工作,而惧怕风险和竞争。

  原因无法一一列举,并且也是公婆各自有理。况且每一个报考的个体又有不同的目的差异。实事是,这么多人热衷报考公务员,也说明中央国家机关声誉高,职业发展前景好。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在中央国家机关工作,获取的不仅仅是社会地位,更重要的是能够获得一个让人快速锻炼、增长才干的机会,一个实现理想抱负、提升人生价值的平台。新进入机关的毕业生,将为公务员队伍带来更多的生机与活力。

  但是,不可否认,在这股“公务员热”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董事会》杂志执行总编辑袁剑表示“人们纷纷走避市场,投向公务员怀抱现象所彰显的,正是他们对市场的恐惧。”

  有评论者从历史根源、经济根源和社会文化根源等角度分析颇为深刻。我们看到,无论是“学而优则仕”的历史渊源还是市场经济下遭受“下岗”威逼后回避直面的竞争,避难于政府羽翼下的“明智选择”。中国出现的报考公务员的奇观就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话题8——贵族之争

  中国有没有贵族

  2005年9月8日的《南方周末》,以一篇《一场虚拟世界的反歧视大战》重新煽起普通民众对于平日里无法想象的一种生活状态的高度关注。文章所述的是起自于2005年2月22日互联网上的一次关于贵族的论争。

  这是一个网络上传闻已久的帖子,一个看完需要7个小时以上的帖子,一个据说能红到年尾的长命帖子,一个“有史以来最牛的超强帖子”。网上的看客多达22.3万多人次,近4000人参与其中。两个分别叫“北纬67度3分”和“易烨卿”的主角,进行着一场关于财富、关于服装、关于赛马的“上流社会”的大辩论。

  如此多的人具有如此浓烈的贵族情结,不怪乎当事人(自称贵族的辩论主力“北纬67度3分”)也慨叹“我最终明白了一些事,这世界上还有比上流社会还无聊的人。”

  论战源于一个自称是“高贵的上海人”的“易烨卿”,发了几个鄙视农民、民工的帖子,自然迅速招来民众的一顿谩骂。于是另一个自称是真正的来自中国上流社会的“北纬67度3分”自然是站在一个“高度”对其猛拍厚砖。揭露易小姐“暴发户”的伪贵族身份。

  周易(“北纬67度3分”自称姓周,而北纬67度3分是自己的私家飞机迫降的地方。易,权且指“易烨卿”)之间的论争细节到了吃饭的时候管家站在哪个位置。其中提到,拥有6000万美元被说好穷啊!喝一瓶价值1.3万美元的酒是小意思,家里每年花费1000万美元养一匹赛马,不足为奇。如此等等。

  笔者以后知后觉者的姿态谦虚地学习了该贴的精华部分,好不容易看完周易二人的贵族之争。第一感觉就是,以一个常人该有的虚荣和猎奇心理真的想追问:“真的有这么富有啊?亦惑比这个更富有?”之后就必然的回到了自己的生活中来,毕竟绝大多数人是平凡的。这是一个平凡的世界。贵族时代己经过去,贵族的血统或身份除了留在历史中一种寄生虫的印象外不会留给历史什么好印象,然则周易争相炫耀的贵族身份不知有何光鲜之处?

  网友对于这场论争的归结显然的不同,《南方周末》的结语是:绝大部分网友为这场完胜(周将易批驳的无话可说)欢呼:“不懂得尊重别人的人,同样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可以鄙视一个人的人品,但是绝不可以鄙视他的出身。”“真正的高贵的人,既从容,又宽容。”

  对于网络世界的虚拟性,自然也有人质疑北纬和易烨卿的真实身份。前几天看凤凰卫视,梁文道说两人都错误百出,都不是贵族,唯一可取的是,从论战可以知道平民对贵族的想象是什么样子。

  署名为Snowblack的帖子留给大家很深的印象,作者说“what do you believe in your life?”(在你的生活里,你信仰的东西是什么? )这个信仰不是宗教的信仰的意思,而是以什么为最有价值的东西。今天我们都在挺有兴致的生活着,至于贵族和非贵族该如何分辨,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吗?

  话题9——病人崔永元

  我们都得去看医生

  从《实话实说》到《电影传奇》小崔的能力体现在工作中。冯小刚的《手机》上映后大众关注再次瞄准小崔,作为媒体的一个分子,媒体人也难逃被媒体撕来扯去。小崔大胆的评价招来砖头、口水、不屑、赞扬、认同抑或支持?别再拿小崔说事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公众对公众人物崔永元的聚焦多着落在他的病,以及他那激起波澜层层的观点。小崔说:“如果我们的电视台都是公共电视台的话,那我们的电视台就是全世界最脏的公共电视台;如果我们的电视台都是商业电视台的话,那我们的电视台就是全世界最差的商业电视台,又不好看,又挣不着钱。”、“我觉得主持人就是人,但是好多主持人做着做着就不是人了。”、“现在中国的知识分子,能做到洁身自好就相当不错了。哪一次商业炒作,哪一次对消费者、读者、公众的欺骗,后头没有学者、科学家、甚至院士帮忙?这是中国文化的悲哀。”对收视率的评价、对公共电视和商业电视的评价、对超级女声的评价……很刺耳、不中听,甚至很过激。小崔说事,人说小崔。不得不承认,关于小崔的话题是2005年的热门,可以说他就站在2005年的风口浪尖。

  崔永元承认自己并不是有什么“道德洁癖”的人,也没有特别高的要求。他一直觉得,所有的人,都在两条线内游荡,一条是底线,这底线叫法律;一条是高线,高线叫道德。所有的人都在法律和道德之间游荡,好的人离上线比较近,差的人接近底线,最差的人逾越底线。这是小崔的观点,又何尝不接近于“你、我、他”的认识呢?

  一个追求深度的人注定是沉重的,只要我们心存目标、心存追求那么我们必然心存挣扎、心存痛苦。在一个具有巨大的同化效力的环境中心中有“线”、能够不为所动必然是高人。如果所谓的“线上人”或者“线下人”不能理解可能都是必然的。

  16世纪的法国启蒙大思想家卢梭说:“在一切诸如此类难以解决的道德问题上,与其用理性的光芒,倒不如按照我的良知所授的旨意去予以解决。道德本能从未使我受骗,它至今仍保持着纯洁,我可以信赖于它,在我的行动上,它偶尔会因我的欲念而沉默,而当我回想起来的时候,它重新又支配了我的行动。”

  如果无知必然伴随羞耻感的话,那么我们没有指望羞耻感能对道德承担重任。—个人的良心、媒体的良心、社会的良心,在多元的社会背景下,正如何异化着、该怎样去捍卫?这不是谁一个人的责任。如果没有人在意,那么最起码能做到的是,让我们不要再拿小崔来说事了。在给小崔的名字前面加上意味不同的“病人”等不同定语的时候,如果我们不是“崔永元们”,那么建议让我们都去看医生。

  话题10——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劫谁济谁”

  自2006年1月1日起,我国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费用减除标准将由800元提高为1600元。关于1600这个标准,大家一片哗然。个人所得税征收点的变化将关系到20多年来一直在掏自己并没有鼓起来的腰包的普通工薪阶层的强烈关注。任何一个来自官方或者“有头有脸”人物的相关言论,都会吸住网民的鼠标和引发激辩和思考。

  “我赚了钱都被征走了,补给了穷人,那我也当穷人等着分富人的钱就好了。”9月底的某日,北京大学林毅夫教授“不应用征税缩小贫富差距”的一番话引来网上一片谩骂和质疑。

  媒体的关注适时而至,美国的霍姆斯大法官曾有如此精辟概括:“税是我们为文明社会所支付的代价。”。《21世纪经济报道》发表《个税改革不是算术题》提出:在个税改革启动的关键时刻,每一个纳税人不仅需要盯紧自己所支付“代价”的多少,还应该留意这些“代价”在财税魔镜中的万般变化。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否“一刀切”、贫富差距的调整、效率和公平等一系列的连带问题扑面而来。

  无论文明社会的读者对于“劫”字,存有怎样的偏见和不适感,媒体还是掀起了个人所得税到底是“劫谁济谁”问题的大讨论。《市场报》发表题为《统一个税起征点何以劫富济贫》的文章,提出:“个人所得税,在国外被戏称为‘罗宾汉税’,也就是‘劫富济贫’式的税种,其目的也是要在一定程度上维护社会的公平、公正。可以说,‘一刀切’的个税征点,是有违这个初衷的。”《瞭望东方周刊》发表题为《个人所得税遭遇贫富倒挂尴尬》的文章,提出:解决个人所得税的问题之所以迫在眉睫,主要原因还是,个人所得税的调节功能在中国几乎完全丧失,出现了比较严重的“贫富倒挂”现象。中国2004年个人所得税收入将近1800亿元,65%来源于工薪阶层,而真正高收入群体的纳税并不是很多,个税没有起到调节收入平衡的作用,相反却把沉重负担加在普通工薪阶层身上。由此,在纳税人心中也产生了“劫贫济富”的不公平感。

  新浪网的一项“您认为目前我国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最主要目的应该是什么?”的小调查共有112148人参加,其中69.59%的受调查者认为最主要目的是“调节贫富差距,减轻低收入者负担”,16.48%的受调查者则认为最主要目的是“增加对公共设施地投入,更好地行驶政府职能”。说这是管窥蠡测也好,坐井观天也罢总是能够反映民众对个人所得税的认识。

  简单来讲,过高的税率会打击民众创造财富的积极性,但是,对于一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来说,合理的税赋显然是必须的。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过程中,更多的参与者无不希望纳税人的钱不会被浪费。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