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传媒 > 正文
 

宣传片:拒绝西方视角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30日 06:01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 边长勇 发自北京

  “2008年奥运会的视觉形象已经基本定局,争议依然存在,但大体上已经达成共识。”《中国广告》社长张惠新对《第一财经日报》如是说。

  奥运会形象宣传片有很多种,如综合形象的、场馆建设的。已经见到的有《北京奥
运会主题口号发布》、《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我们赢了!》、《北京奥运会志愿者项目》、《2008年奥运会场馆动画:北京射击馆》等几部。

  北京奥运会的形象宣传分为不同阶段,“申奥阶段、成功初期包括吉祥物会徽发布等各个阶段、启动阶段再有就是赛期”,北京始创国际企划公司总裁张武认为各个阶段的形象宣传的内容都不同,但每个阶段的宣传都要完成两个功能,一个是表达内容及其理念;另外一个功能是市场开发。张武评价说,申奥时期的宣传片中出现了一些中国的要素,展示传统中国形象,基本达到目标。

  不过,张惠新认为,这部张艺谋所拍摄的宣传片和他的著名电影一样,更多地表达了一种对古老中国的认同,一种“西方视角”的中国形象。“如果有新的广告片,应该表达一个现代的中国,有别于西方社会的中国文明形态形象。”

  拍摄《新北京新奥运》的高小龙影视公司总裁高小龙评价,从2000年的“

申奥片“到2003年的“会徽篇”,再到最近的“口号篇”,从影片本身的主旨到制作执行层面的设计和呈现,都显得很沉重。相比英国的系列宣传篇,缺了点平实场景和轻松创意感觉。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