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业集团呼唤改革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8日 15:29 《传媒》杂志 | |||||||||
文/戴玉庆 1996年1月15日,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成立。这不仅是广州日报发展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笔,也是中国报业迈向新世纪的一个重要飞跃,是中国报业改革的大事。十年探索,一路走过,结下一串串硕果。目前,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已由集团成立之初的1家主报、6家系列报,发展成为1家主报、14家系列报、4家杂志、1个大型网站、1家出版社。截至2005年12月,
纵观全国报业形势,我国报业集团以外延扩展为特征的初级发展阶段基本结束了。应该说我国报业集团在这十年的外延扩展进程中成就很大,但是当前面临的问题、矛盾和挑战也日益突出。因此,报业集团的改革仍是今后的主旋律。 一、形势呼唤改革 已高速发展10年的我国报业集团正处于十字路口,旧的以“外延扩张”为特征的“初级发展阶段”基本结束,一场“深度改革”正在酝酿中。在这场改革中,模式关乎成败、战略决定生死、管理至为关键。 从1996年1月15日中央批准成立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起,我国报业集团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历程,到目前,国家共批准建立39家报业集团,此后未再批准建立新的报业集团。至此,我国报业集团以外延扩张为特征的初级发展阶段基本结束。 应该说,我国报业集团这10年的外延扩张成就很大,但当前面临的矛盾、问题与挑战也日益突出,主要有: 1.建立报业集团以扩大党报影响力的初衷,与党报报业集团靠系列报刊扩大市场份额,从而弱化了党报社会影响力的矛盾。 这个矛盾反映了报业集团的发展模式问题:一种是选择以党报占领市场的发展模式,另一种是选择系列报的模式,如何协调好二者的关系? 2.共享经营平台、促进“化学变化”,实现规模效益与报业集团大而不强、“集”而不“团”、重“物理变化”而导致资源严重浪费的矛盾。 3.创新型的高水准报业人才的短缺、传媒市场的日趋复杂多变与多数报业集团人才激励机制、决策机制以及执行机制运转不灵,人才成长缓慢、创新动力不足以及决策执行不力的矛盾。 以上矛盾,反映了报业集团的管理问题,是维持明显带有传统事业单位色彩为特征的机关管理体制,还是建立以企业集团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4.报业集团跨地域、跨媒体扩张的内在要求与当前体制与政策诸多限制的矛盾。 5.新媒体对报纸的冲击与挑战。 6.国际传媒集团对我国传媒市场的冲击与挑战。 以上矛盾反映的是报业集团的发展战略问题。 如何解决我国报业集团发展中的种种矛盾与问题、如何应对新媒体与国际传媒集团的挑战,正尖锐地摆在我国报业集团的面前。为此,我们需要对报业集团模式、管理及战略这个三大问题做出解答,抓住这三个关键性问题,就可能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报业集团,在第二个10年中成为胜利者。 二、模式关乎成败 以党报为报业集团的依托,以提升党报影响力为目标的报业集团发展模式,是我国报业集团改革与发展的一个趋势。 党报要成为报业集团的发展依托,就要求党报实现和新闻市场的完美结合,使之成为具有强大市场竞争力的主流传媒。事实上,各级党报拥有很多面向市场的独特优势,如,权威性高、新闻资源多、人才素质好……。 广州日报始终相信,党报通过改革可以增强市场竞争力,党报不应把自己置身于市场竞争之外,相反,我们将党报作为参与报业竞争的一张王牌,认为:报业集团要有竞争力,作为集团基础的党报就必须有竞争力。否则,政治上,党报会边缘化,影响党报的话语权和对舆论的控制力,经济上,会出现作为“老子”的党报要靠“儿子”来养,进而影响到党报对集团内部各子报刊的控制力。 为此,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始终坚持以办好广州日报为集团工作的重心,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广州日报以“开放型、多功能”与“ 两头满意”为办报方针,以“追求最出色的新闻”为信念,在头版和要闻版,做深做好指导性的新闻,在其他版面上,做好格调健康、体现“三贴近”的可读性新闻,并且不断根据市场需求开辟新版面,结合重大新闻事件不时推出有重大影响力的特刊专辑。这些措施,既体现了市委机关报的政治高度,又满足了不同读者的要求,使党报为新闻市场所接受和欢迎,进而吸引了大量广告,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广州日报成功走进千家万户,牢牢占领了读者市场。到2005年,日均发行量达165万份,其中自费阅读比例占80%以上。 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到,党报的影响力必须通过读者的有效阅读得以实现,党报如果没有读者,舆论导向再正确,也发挥不了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的作用;读者的认同也能为党报带来经济效益,广州日报广告收入突飞猛进,2005年达17.08亿人民币,连续十二年在全国报纸中排名第一。 在报业发展的探索中,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也不断遇到挑战。尤其是2005年,全国报业遭遇困难,报纸正进行新一轮的洗牌,与以往报刊治散治滥不同,这次洗牌的推动力主要是市场的力量。面对新形势,我们正发动集团员工研究如何确立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新的发展战略,力图在资源整合、内部管理、外部开拓等方面与时俱进。 我们深切感到:报业集团的发展创新与其说是一个理论问题,不如说是一个实践问题。我们更多地需要与时俱进,提高执行力、操作力,而不是创造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而应更加关注从理论到实践,从概念到操作,从分析市场到实质性地拓展市场。 三、战略决定生死 面对报业同行的激烈竞争、新媒体的来势汹汹以及国际传媒集团的虎视眈眈,报业集团亟待回答未来数年“做什么”与“怎么做” 这两个事关生死的战略问题。 战略是抓总的,是决定报业集团生死存亡的“总开关”,如果一个企业不是在做“正确的事情”,那么即使是“正确地做事情”或者说是有效率地做事情,也不能挽救它的失败命运。 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的建立与壮大即是一个成功的战略谋划。早在1992年,广州日报领导层即认为广州日报应做的“正确的事情”,是全力争取建立社会主义报业集团。为此,广州日报谋划报业集团的大战略,从思想理论、人力资源、党报核心功能等多个方面进行准备,极大地推动了广州日报的发展。 任何企业的发展都有其阶段性,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成立的前五年是高速扩张的成长阶段,最近几年,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克服了以前高速增长中遇到的种种困难,经过稳步治理,集团的发展态势良好。目前,我们正集中精力制订下一轮集团发展战略规划:即如何把报业集团这10年积累的品牌优势和资金优势,迅速转变为市场竞争中的人才竞争力、制度竞争力、经营竞争力? 当前,报业集团面对新媒体的挑战。几年来,网络吸引了大批年轻人,带走了高素质的读者群,分流了一定广告份额。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统计报告,截至2005年6月30日,我国上网用户总数达1.03亿人,仅次于美国。经过10余年发展,网络在2005年达到了即将进入春天的“拐点”。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报纸在2005年出现了进入寒冬的“拐点”。 鉴于国外分类网站大量分流报纸的分类广告的趋势,国内一些求职网站也有分流报纸求职广告的苗头,为了应对挑战,最近,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建立了自己的求职网站。 同时,我们也满怀信心。报业在我国仍有强大的生命力,报纸仍然具有广泛的读者群。中心城市的主流报纸有许多独特的市场优势,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将保持强大的社会影响力。我们要以报业为基础,以内容为纽带,以相关产业为发展平台,不断探索报业同新媒体有机结合,通过原创内容和数字化传播方式相结合,快速占领新媒介市场。换句话说,我们在很长时间里,将向传统媒体要存量,向新媒体要增量,两手抓,两手硬! 四、管理至为关键 我国报业集团迫切需要摆脱传统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与管理文化,借鉴国际传媒集团的管理经验与管理体制,尽快形成真正现代化的集团管理模式。 我国报业集团能否进一步发展,乃至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际传媒集团,最大的困难是管理。 由于我国报业集团脱胎于事业单位,多数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虽然是企业化管理,但并没有真正企业化,保留了浓厚的机关化管理色彩,造成人才、资源浪费、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下面分别从报业集团的人才资源管理、子报刊子公司管理、组织管理方面进行探讨: 1.人力资源管理:应由“官本位”转变为“人尽其才” 行政级别和机关管理模式制约了报业集团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近年来,报业集团进行了人事制度方面的改革,但由于“官本位”的色彩浓厚,人尽其才难以落实。为此,必须从激励机制的设计上由“官本位”转变到公平选才用才、突出专业价值,尽量为员工打造能有自我成就感的岗位平台。 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前10年储备了大批优秀人才,但集团系列报的发展,仍然遇到人才不足的“瓶颈”与困难。现在,我们正积极筹划从社会上吸引优秀人才,同时,创造更好的环境,让集团内部的年轻人迅速脱颖而出。我们在全集团范围内公开征集参与制定集团五年规划的建议,大批平时默默无闻的员工提出很多真知灼见,令人备受鼓舞。 2.子报子刊管理:应由“集而不团” 转变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前几年报业治散治滥的时候,各报业集团通过行政手段圈进子报子刊。但多数情况下,集团对子报子刊“圈而未管”,陷入“多子多愁”的苦恼。集团组建止于“物理变化”,有量的变化,但还没有“化学变化”,管理方式上没有质的改变。报业集团组建后增加了一个管理层级,但所属各个报刊的采编、发行、广告仍然是“三位一体”、“各自为政”,几乎与社会上的单家报刊没有什么区别。 这个问题,在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中也是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我们要积极学习国际传媒集团的经验,在管理上实现“规模效益,资源共享,统一管理,优势互补”。我们要利用报业集团的强大资源,扩大管理成效,降低经营成本。 3.组织机构管理:应使组织架构由“机关化”转变为“企业化” 要警惕“集团化”成为“机关化”。事业机关存在的机构重叠、办事效率不高的问题,在报业集团中也是存在的。决策和经营环节增多,成本上升,而对经营上的业绩考核与激励缺乏企业化的手段,甚至出现新的“大锅饭”现象。 我们要致力于“组织再造,机制创新”。目前,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的管理架构已运行多年,在集团成立之初发挥了很大作用,但随着新情况新问题的不断出现,目前这个架构的运转不够灵活,在新闻采编部门缺少组织深度报道、提高稿件质量的奖惩机制,在经营系统缺少明确的激励机制。 在即将开始的文化体制改革中,我们必须完善报业集团运行架构,改进报业集团经营管理。这方面,将更多地借鉴国际传媒集团的管理经验与管理体制,尽快形成真正企业化的集团管理模式。管理“技术”与科学技术一样,国外的好经验,可以拿来为我所用。 搞好报业集团的管理,是一个苦练内功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战胜自我的过程。广州日报报业集团需要进一步扩大国际视野、进一步提高战略制定与执行能力、进一步强化精细化管理,这是“三位一体”的任务,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在下一个10年中,愿为中国报业发展再立新功! (作者为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社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