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传媒研究 > 正文
 

Cgogo:用手机改变未来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15日 15:03 《传媒》杂志

  本刊记者 查国伟 杨春兰

  现时代网络搜索已经成为人们获得信息的一种便捷的途径,而伴随着互联网搜索业务的繁荣,以手机为载体的无线搜索业务也在悄然兴起,和Google等基于电脑和互联网平台的传统搜索引擎相比,无线搜索的优势在于用户可以直接获得简明扼要的查询结果,而不是大量的网页链接。

  无线搜索服务的最大优势在于打破了利用电脑进行搜索获取信息的终端局限性,让在某个时间不方便上网或暂不具备网络条件的用户,能更为方便地通过随身携带的手机即时获取所需的信息。作为互联网搜索技术与移动通信技术的结合体,无线搜索技术在数年前就被业内人士所看好。有专家预测,无线搜索技术的应用,必将成为未来移动信息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如果未来 3G业务在中国开通,中国将会成为全球无线搜索市场中最大的一块蛋糕。

  抢在国际诸强之前,本土企业Cgogo已经在世界范围内的无线搜索业务上占得了先机。2003年2月,Cgogo科技研发中心在北京成立,主要是在新一代搜索引擎技术的基础上推广手机无线搜索业务。作为全球无线搜索行业领导型企业Cgogo降临国内,让曾经的预测变成了现实。2004年7月,Cgogo推出其第一代手机无线搜索产品,并很快在

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上线,而Cgogo也被福布斯评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10家公司之一。

  领跑第三代搜索技术

  Cgogo在搜索技术上提出了“第三代搜索引擎”的概念,与Google、百度的第二代搜索引擎不同,Cgogo的第三代搜索引擎强调概念性搜索。业界公认的第一代搜索引擎是以雅虎为代表的人工分类检索的搜索方式。而随着信息的增加,出现了以Google和百度为代表的第二代搜索引擎,第二代搜索引擎的特点是基于关键词和特殊算法的搜索。Cgogo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朱波认为第二代搜索引擎已经没有太多技术秘密,只是看谁积累的运营经验更丰富。而第三代搜索引擎能够模仿人的一些思维和想法,是概念的模糊搜索,Cgogo称之为概念集群。朱波认为第二代搜索引擎在给人们提供了海量的搜索结果,带来丰富信息量的同时,也浪费了人们的时间,因此在技术和市场需求方面,当下正孕育着第三代搜索引擎的革命。所谓第三代搜索引擎的革命,是搜索技术的根本发生变化,现在有些搜索引擎也标榜为第三代,但表现形态上的变化不代表整个搜索技术的革命。

  据朱波介绍,Cgogo 研发的搜索引擎的特色主要体现在“概念集群”和“动态分类”,它通过分析网页之间的关联,建立一种类似人的思维的更智能化的概念分类方式,通过模仿人的思维模式,对要查找的概念进行关键字联想和分类。比如输入“毛泽东”这个关键词,Cgogo 不仅能像Google、百度那样会把与这个关键词相近的内容找出来,而且还能通过联想的方式列出“国家领导人”等相关名词,扩大了搜索的外延和深度。再比如搜索“VC”一词,它在不同领域内的解释是不一样的,Cgogo 互联网搜索引擎会将各种各样的搜索结果进行筛选并重新排序,给出例如财经、科技、医学、其他领域等几个类型的选择,用户点击自己所需的类别就可以高效地找到答案。

  朱波进一步解释到,“除了概念集群和动态分类,第三代搜索引擎还更多地体现在个性化方面,这在第二代搜索里是很难做到的,概念集群又分为大众化概念集群和个性化概念集群,通过搜索记录,Cgogo 能够帮每个人建立自己个性化的搜索功能,而且信息是可以分享的,如果成为Cgogo的VIP 用户,在一定的社群范围内可以与网友共享自己的搜索信息。”

  技术性的人性化服务

  有句俗话说:“在实验室里的技术,永远都只是技术”。只有把技术拿出实验室转化为服务产品,这才是真正的服务大众之举。Cgogo公司利用自己的全球领先专利性技术,正在为中国的手机用户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目前Cgogo已经推出的产品包括:互联网搜索、新闻搜索、比价搜索、E度空间、个人百科、免费图铃搜索下载和手机商城。

  通过Cgogo公司推出的几款产品不难看出,在技术转化服务市场应用方面,Cgogo的产品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从支持手机搜索互联网信息的“互联网搜索”产品,到搜罗国内外时事新闻的“新闻搜索”;从个人消费方面的价格杀手“比价搜索”,到极具个性化、体现个人风格的“E度空间”和服务于手机休闲所用的“个人百科”。产品比价、手机购物、

天气预报、日期和地区方式的新闻查询等功能,使Cgogo的无线搜索产品更具人性化。

  同时为了使手机屏幕能够显示从互联网搜索到的信息,Cgogo内部制定了一套标准,它可以把基于互联网的页面翻译成手机阅读的页面。尽管国际上也有几家手机巨头和系统平台厂商提出了类似的技术标准,但朱波表示Cgogo拥有这方面领先的核心技术。Cgogo最终的目的就是让手机搜索与互联网搜索实现同步。朱波强调,与新浪“爱问” 和百度“知道”不同的是,Cgogo的问答模式不会介入人工,完全是自动化、智能化的。

  Cgogo无线搜索市场

  前景广阔

  目前,手机是普及率和使用率均创双高的移动终端设备。手机搜索与互联网搜索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随时随地,这是无线搜索超越互联网的“极致诱惑”。比如说逛街时想吃麦当劳却找不到地方,只要用手机连上无线互联网,在搜索页面上键入“麦当劳”和所在地点,周围几家麦当劳的位置、电话和十几款食品的价格就能全都跳出来。如果又想买件Adidas的T恤,哪家店最便宜?继续进入“比价商城”即可……这种曾经在科幻电影中才能出现的景象,Cgogo正在把它变为现实。

  Cgogo与联通、移动展开合作,拥有WAP功能手机的用户,只要登录各自运营商的无线网络主页,便可以享受Cgogo提供的搜索服务。凭借在移动信息化、互联网技术和智能化等行业数位专家的多年研究,Cgogo成功地推出了引起搜索业界震惊的无线搜索产品。Cgogo把无线搜索技术与手机进行了良好的对接,在用户无需添加外接设备和手机软件的前提下,使用户可以轻松的享受到科技带来的智能化、个性化的贴身服务。

  作为兼具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一个新兴行业,技术奠定了Cgogo无线搜索行业内的领先地位。当无线搜索概念提出之初,众多怀揣鸿鹄之志的公司就纷至沓来。但初入门槛之后,就被技术撞了出去。而今,Cgogo公司成功地“射下了无线搜索市场的第一只雕”,国内几大运营商对Cgogo公司也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使这位“射手”在市场中能够赢得绝对性的领先优势。

  手机行业的低成本化、丰富的产品链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推广普及,使得手机能够满足各个层次消费的需求。Cgogo无线搜索服务的定位更加平民化,与手机市场的目标受众恰巧吻合,因而在未来无线搜索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可能创造出比互联网搜索引擎更神奇的财富

神话

  虚拟世界的“中国力量”

  在2003年初,当国内搜索引擎市场渐有起色,而还在与国外搜索巨头奋起抗争的时候,Cgogo作为一家本土企业就以独到的眼光另辟蹊径,进入了无线互联网搜索领域。同其他技术型公司一样,公司主营产品的技术沉淀和新技术的开辟与创新产品的开发,是Cgogo公司两年中主要的工作内容。 2004年12月,Cgogo推出了公司的第一款产品——无线互联网搜索引擎。由于运营商的大力支持,2005年该产品就顺利地进入了增值服务市场。并且,凭借其产品良好的创新性和实用特点,占据了各大SP商梦寐以求的运营商上网主页中的显要位置。

  将无线通信与搜索技术结合在一起,Cgogo在中国市场开启了全球移动互联网的无线搜索时代。在移动互联网方面,Cgogo凭借无线搜索引擎的技术优势,在无线互联网搜索、移动商务和手机实名等多个领域中开花结果,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区,专门从事渠道代理服务的企业都纷纷与Cgogo公司签署了多项产品代理合同。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还没有任何一家公司正式推出或提供过专业的WAP建站服务。对于国内WAP市场而言,截止到2005年,WAP网站的类型还仅保持在手机娱乐增值服务领域,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SP商,而企业级的WAP建站服务并未受到过多重视和认可。Cgogo将企业WAP网站与手机无线搜索引擎进行了技术衔接,通过注册的“手机实名”内容,企业可将WAP网站直接呈现给意向用户。

  Cgogo公司为了保证自己所研究开发的技术牢牢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中,既防止被恶意收购,又保护天使投资,公司高层小心谨慎地对待不断涌来的资本,同时充分利用自有资本,在如今国外资本大行其道的中国互联网业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力量”正在茁壮成长。众所周知,新技术革命发端于美国,因此国外巨头掌握着新技术的核心内容,一直以来中国在新技术方面基本上都是跟随者的角色,Cgogo凭借自身努力研发出一系列世界领先的无线搜索专利技术,在技术上保持着业界的领先优势,本就是中国力量在虚拟世界里打了一次漂亮的本土保卫战。

  中国的手机用户数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位,中国无线市场也居世界之首,手机和与之相关的产业已经越来越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当Cgogo初期开始研究自己的无线搜索技术时,有专家认为将搜索技术运用在无线领域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Cgogo却通过团队的努力攻克了这一难题,实现了无线搜索技术的核心裂变,而且一直努力保持行业的技术领先优势。Cgogo与国内的移动运营商紧密合作,推广一系列与手机无线网络相关的产品,共同推动中国无线产业的繁荣发展,真正用手机来改变和丰富人们未来的生活。

  责任编辑 王利明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