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网络语言成为流行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09日 17:17 城市快报 | |||||||||
记得第一次网络聊天时曾看到这样的句子:对面的ppmm,偶稀饭。 当时琢磨了半天,仍是一头雾水。后经“大虾”(高手)指点才知道,原来说的是:对面的漂亮女孩,我喜欢。 于是,一笑而过。
但是,今天,当“偶”“晕”“酱紫”成为许多孩子的口头禅,甚至被中小学生写进作文里的时候,家长和老师们恐怕很难再笑出来了。担忧和恐惧萦绕在心头——长此以往,孩子们还会好好说话吗? 家长和老师们的担忧不无道理,大量非正规语言的使用不仅会给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流造成困扰,而且会造成正规语言学习的缺失,给青少年语言习惯的培养和思维方式的形成带来负面影响。近年来,不断有教育专家和语言学者疾呼关注网络语言的失范,上海、南京等地的教育部门甚至明令禁止中小学生在作文中使用网络语言。然而,这一切似乎都没能阻止网络语言在更大范围的青少年中流行开来。 语言是一面镜子,它总是折射出一个时代的社会面貌和人们的生存方式。在电脑网络无处不在的今天,由虚拟世界中派生繁衍出来的各种网络语言无可避免地冲击着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语言习惯。而对乐于接受新鲜事物、追求时尚的新新人类来说,那些简洁、诙谐又带点“无厘头”意味的网络用语,肯定比教科书中的循规蹈矩的传统语言更有吸引力。 “狼”真的来了,我们该怎样面对?纵观人类语言文化的发展,不难发现,一成不变的语言文化是缺乏生命力的,我们的汉语也是在不断接纳新词汇、新的语言方式和淘汰旧词汇、旧的语言方式的过程中发展的。每个时代,都会有带有那个时代烙印的“关键词”出现。而经过历史的沉淀,这些语言在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中,或被保留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或被淘汰湮没于历史的长河。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网络语言的出现为现代汉语注入了新鲜的成分,并不是一件坏事。汉语本身就是不断变化的,坦然接受这种变化,是对语言发展规律的尊重。对个体而言,这是一种风度和胸怀;对使用汉语的民族而言,这是一种包容和自信。 当然,我们还要提倡青少年学生使用规范的现代汉语语言,积极维护现代汉语语言的纯洁性。只是,对于网络语言我们也不必视为洪水猛兽,急切地进行封杀。大家不妨以一种宽容的心态来对待它们,同时对相应的使用范围进行规范,那么就能在保证学生学好规范汉语的同时,也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造出更丰富、更优美的语言。 稿源: 北方网-城市快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