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传媒 > 正文
 

何世红:传媒大亨和网上银行行长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25日 23:36 证券日报·创业周刊

  本刊执行主编 贺俊

  何世红,中国金融网总裁。

  中国金融网,中国金融领域最大、最权威的电子金融信息发布平台和金融门户网站,中国金融类网站的领航者。

  对于自己,何世红有这样的一番评价,“第一我必须做成一个优秀的记者,第二我必须做成一个优秀的报人,第三我必须做成一个最优秀的企业家。”

  今天的何世红,在中国的金融领域、在中国的互联网领域、在中国的媒体领域,都已成为响当当的名号。这位从甘肃民勤走出来的西北汉子,这位曾经在海南贩运斗笠的落魄青年,这位有着15年新闻从业经历的资深报人,如今,正坐镇京城,谋划着他心目中的金融帝国。

  让我们领略一下这位行进中的中国传媒大亨、中国第一家网上银行行长的帝国蓝图。

  打造金融业的新华社、道·琼斯

  2002年,从甘肃转战到北京的何世红创办了中国金融网,如今,诞生不到4年的中国金融网,已经名副其实地成为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大电子传媒。

  来自中国金融网的资料显示,国内报刊的金融信息90%来自中国金融网,全国金融领域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每天有近95%登陆中国金融网。

  中国金融网旗下的《中国金融报告》、《行长经理内参》、《金融信贷内参》、《农村金融内参》、《金融案情通报》、《城商行内参》、《中国证券市场内参》、《中国保险市场内参》是何世红的拳头媒介产品,在国内金融领域拥有广泛的影响力。

  中国金融网目前设有广州、上海、江苏、天津、湖南、重庆、四川、河北、山东等九大市场运营中心,在国内50多个地级城市设有办事处。

  “我要把中国金融网打造成为金融领域网上的新华社、路透社、道·琼斯”,对于中国金融网的未来,何世红这样描述,“这是一条传媒大亨之路,目前我们已经做到了30%,我会在5年时间走完剩下的70%的路”。

  打造金融业的CCTV和凤凰卫视

  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中国金融网并不是一个以技术见长的网站,或许,这是何当初故意给外人的错觉。“我们现在的视频技术是第一流的”,今天的何世红毫不掩饰对自己技术力量的自豪,“而且我们的技术团队是一个铁打的团队。”

  在何的版图中,对流媒体技术的应用也是其重要的一步,“我要打造一个金融行业的CCTV和凤凰卫视”。

  对于几乎为CCTV垄断的高端领域,中国金融网的资源同样相当充沛,“我们都是高端访谈,我们在上海、深圳、广州、大连都建有我们的高端访谈室”。而对于凤凰卫视的全球化,何则是非常欣赏,据何透露,其近期打算买几台转播车,去全世界周游,对全球金融和金融家进行报道和采访,“有人的地方就有我们金融的服务,有城市的地方就有我们的金融机构,我们要把全球的金融思路和金融智慧发回来”。

  目前,CCTV关于金融话题的访谈已经多次在何旗下的金融会

客厅举行,在与CCTV的紧密合作之外,大批CCTV的精英也被何招到了麾下。在各类媒体中,电视编导和记者一般多倾向于在电视圈里流动,而中国金融网这个互联网公司,竟然对电视人产生了如此大的吸引力,不能不让人感到,何世红对打造网上CCTV和凤凰卫视的投入和信心。

  “技压”分众传媒

  据何透露,当初投资分众传媒的风投已经找到了自己。与分众传媒相比,何非常清楚自己的优势,“尽管分众传媒已经覆盖了绝大部分高档宾馆

写字楼的楼宇广告,但是,银行营业部,他始终没有打进去”。据何透露,分众传媒曾经准备花重金来打入某银行,用来在银行的营业厅播放他们的广告,“那位行长打电话来征求我的意见,我告诉他,不行,坚决表示不同意。”在何的规划中,各大银行的营业厅早已进入他的帝国规划中,从金融资讯息、数据的实时显示到金融产品、服务的宣传推广,都将是何的囊中之物,“我已经和20家银行开始试点了”。

  “你想所有的银行网点是什么概念,分众传媒现在是多少个亿,我绝对会赛过五倍、六倍,并且我比较稳定,我占领的是最高端的客户和最高端的市场,并且是别人无法进来的市场。”

  中国第一家网上银行行长

  2002年的何世红离开记者的身份还并不久,但还远不是一个银行家,而作为新兴的中国金融网,势必离不开银行的支持,为了取得银行的支持,何世红已经记不清去过多少次银行了,“当初我们跑了很多家银行,每一家都跑了,几乎人家连门都不让进”,说到当初的“推销”,何非常感慨,“我们第一家谈成的是中国银行,我们去了无数次,一遍遍和他们谈中国金融网的意义”,何世红的诚意和执着,终于打动了中国银行,“最后,中国银行终于同意与我们合作了,我还记得双方盖章的时候,他们的代表说,我这个章一盖下去,标志着你中国金融网增值了1个亿”,何世红很兴奋,对他而言,这不光是1个亿的问题,而是从此领到了进入中国银行领域的通行证。“中国银行盖章以后,有了头一家,其他的银行相对的就更容易搞定一些了,一个盖上了,另一个就也愿意参加。”在随后整整1年的时间里,何世红几乎搞定了中国所有的银行。今天,在中国金融网的网站上,可以看到这样的简介:“中国金融网是由中国

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指导,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15家银行联合参与组建。”这样的名头,足以让目前所有的金融、财经类网站艳羡。

  更令人拍案的是,所谓的“15家银行联合组建”,并不停留在挂名的层次,在何的办公桌上,有着一打打中国金融网与国内、国际各银行、金融机构的往来公函,说其是公函并不夸张,因为,这些都是“红头”文件。由此,可见中国金融网的“段位”,而这,更是让其它网站都无法望其项背。“我们把政府的资源和市场经济非常巧妙地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何世红对此这样描述。

  来自西北的何世红很快就把“组建”关系扩展到了朋友关系,在他办公室的套间内,是全球首家“金融会客厅”,无数中外金融高官和金融专家往来于金融会客厅,畅谈金融发展,共享金融智慧。这个不到30平米的房间几乎天天是宾朋满座,俨然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金融家们的沙龙。国内到国外,从央行到城商行,这个位于原物质部大院内的一个普通房间,已经不知道见证过多少次中外金融领域的风云际会。

  何世红通过中国金融网,使拥有不同利益的各大银行走到了一起,“银行每家都是一个个体,互相都是竞争,我们走了一个整合,把每家的利益都考虑到这个平台上来,这样大家就有了共同的这样一个平台”,但是何并不满足于此,“我要建成中国最大的网络银行”。据何透露,有关网络银行的各项技术准备正在进行中。

  目前,中国各家银行的网络银行都是各自为政,一旦将这些资源整合起来,其必将是划时代的。“未来我们将整合各家银行的网上支付系统,各种跨行的支付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实施”,何对他的网上银行的其中一个功能是这样描述的。

  与网上银行并生的,是何筹备中的中国第一家商业化的信用公司,“它将成为中国企业网上金融信用信息查询中心”,何世红表示,“再有3个月就要亮相了”。

  “央行只能从信贷上考察,而我们不仅从信贷上考察,还考察企业、企业家的社会信用、社会责任”,何表示,“我们将用3年来实现这一个目标。”

  何并不认为自己已经成为一个金融家,“现在不能称为金融家,成为金融家,那是必然,那是在未来。”

  明年底前要上市

  从实质上来说,中国金融网并不是一个纯粹的网站,或者说,只是何世红传媒和金融帝国的一个平台。这个平台,给何世红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资源,而这个平台本身,也给何带来了巨大的收益。中国金融网2004年的收入是80万元,2005年的收入是3700万元,而2006年一季度,中国金融网已经实现收入3700万。如此高速的成长,令人咋舌。

  在风险投资商眼里,今天的中国金融网无异于一个金矿,“很多风险投资商在和我联系,希望能够投资”,不过,与其他网站不同的是,能够进入何的目光中的风险投资商,并不是那些四处攒来钱、赚一把就走的投资基金,而是实力雄厚,富可敌国的全球顶级银行本身。而对这些顶级银行们的选择,何采用的也是招标的方式。据何透露,未来两个月内将有一笔至少5000万美元的投资到帐,约占10%的股份。“我们最终准备放出去大概25%的股份,作为给战略合作伙伴的比例,进来至少1亿5000万左右的美金。”

  “我们将来上市的名称是金融中国,已经注册了”,何世红表示,“按照我们现在的进展,预计应该在明年年底前上市”。

  “我们上市的品质会比新浪、搜狐更高,我们的目标是超过百度”。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