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传媒 > 正文
 

华娱卫视:曙光来临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07日 16:09 《今传媒》杂志

  文/本刊记者 韩梅

  不久前,TOM集团首席执行官汤美娟宣布,旗下华娱卫视业务发展情况理想,预计会在今年第四季达到收支平衡,未来不会再成为集团负担,对现金流带来压力。

  华娱卫视从1995年建立至今已经两易其主,磕磕绊绊行走至今,在有限落地的前提下
终于要盈利了,这对于那些投资者来说无疑是个喜讯,尤其是对于三年前入主的TOM公司。

  “AOL时代华纳”时代

  1995年新加坡华人蔡和平创立了一个24小时华语娱乐频道——华娱卫视,总部设在香港,创办后的经营状况一直令人堪忧甚至面临破产。

  2000年6月,蔡和平遇到急于进入中国市场的AOL时代华纳,双方一拍即合,AOL时代华纳旗下的特纳广播公司斥资1亿美元,收购华娱约85%股权。

  并购完成之后,AOL时代华纳对华娱卫视进行大刀阔斧革新,使之开始以一个全新形象出现并获得越来越高的关注。2001年10月,华娱卫视成为首家在中国内地获得有线电视落地权的境外电视频道,进入广东地区。

  即使这样,当时的华娱卫视还只能算是有外资背景的香港电视台,总部设在香港,从业人员主要来自香港和台湾,放送的范围包括香港、深圳和广东地区。而在这三个地方电视的竞争异常激烈。在香港,受到老牌电视台无线(TVB)和亚视(ATV)的挤压,华娱广告收入十分有限;在内地,凤凰中文台、星空卫视和亚视也获准进入广东省有线网络。在所有竞争者中,华娱唯一为人称羡的是豪华外资背景。

  在完成一系列并购案之后,AOL时代华纳成为全球最大的传媒集团。然而合并之后的经营状况却一直不如人意,网络泡沫破灭、股价连番下挫,2002年的亏损额达到了997亿美元。内外夹击下,2003年还处在投入阶段的华娱卫视对于AOL时代华纳还只是一个不小的包袱。当时,AOL时代华纳已经在考虑变卖资产减债。华娱就是其减持对象之一。

  2003年,特纳广播亚太总裁马可宝曾表示,集团希望为华娱引入具有中资背景的股东。AOL时代华纳已开始与不少有中资背景的公司接洽。

  “TOM”时代

  2003年财大气粗的李嘉诚的TOM集团走入了AOL时代华纳的视线。

  在此之前,李嘉诚曾多次表达了自己对投资大陆传媒市场的兴趣,他也已经收购了鲨威体坛、羊城报业广告公司以及亚洲周刊。

  2003年4月,华娱电视获准通过中央卫星平台转播,在全国发送节目。

  这个平台诱惑着野心不小的TOM。

  身为亚州首富的李嘉诚除了拥有雄厚的资本实力之外,他本人还在中国政府和民众中具有良好的声望。这也是AOL时代华纳看重的地方。

  2003年7月,李嘉诚所属的网络、出版和广告集团TOM公司取得华娱64%的股权,同时承诺在未来30个月之内提供不超过3000万美元的运营资金,也就是说,TOM将承担全部运营费用并背负起亏损的包袱。

  完全接过这个包袱之后,TOM达成了进军内地电视市场的目标,开始进行本土化改革。

  在本土化的策略上,华娱卫视采取了诸多行动,其中包括将运营总部由香港移至深圳,同时在北京、广州、上海设销售办事处;加大本土自制节目比重,从原来自办栏目不到15%,到目前提升为40%。

  据华娱卫视广播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袁志业介绍,2005年,华娱卫视一年的运营费用超过50%用于内容生产,与2004年同比增加了60%至70%,而这得益于总部向内地的迁移。这项决策使华娱一年的其他运营费用减少30%。

  袁志业曾任新闻集团旗下星空传媒集团台湾区总经理,于2001年至2004年的在任期间,主导星空5个卫星频道在台湾的运作,奇迹般地使新闻集团在进入台湾第10年跨越收支平衡的拐点,扭亏为盈。2004年6月他受聘于华娱卫视。从袁志业的履历表可以看出TOM对于华娱的未来期望值很高。

  袁志业说,在华南,华娱已经是个有区隔的电视台,它使得客户在有所需求的时候,会想到华娱卫视。华娱赢在定位精确,虽然不是代表满足最大量的观众。华娱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区隔,并一直恪守这个区隔,做准、做精、做深、做透。

  “别的频道讲求全方位、综合性,而我们定位比较专,主张娱乐性和自创品牌。我们有一个非常专业、非常优秀的选片团队,精心选购最新的中国大陆剧、港剧、台剧、韩剧、日剧,总之是非常东方化的片子,结果大受年轻观众的欢迎。他们发现大陆有许多戏剧会在多家频道同时播出,而我们往往独家领先,区隔为华娱创造了优势。”

  TOM集团除了在华娱卫视的自身发展上下足了功夫之外,它的集团化运作还为华娱提供了有力的后援保证。

  在内容上。2004年底,TOM集团以1000万美元收购内地影视业最大的民营企业——华谊兄弟35%的股权。他们的合作为华娱卫视在现有卫星平台上扩展了接触的层面,创造了更多的分销机会,并且提供了一个更大的广告销售平台。此外,华谊兄弟的业务范围还涉足影视经纪人业务领域,这也意味着TOM集团旗下的华娱电视能够接触到内地的人才及创作资源。

  在传输渠道上。声称“不在政策背后超车”的TOM集团在落地问题一直取得进展。有这样一个实例。华娱卫视在2004年运作选秀活动《我是中国星》,可以说是他们最早发掘和推出了在“超级女声”中大红大紫的“柯楠”评审组合,该活动也有海选、PK等环节,曾在华娱覆盖到的广东地区受到相当的关注。但最终因为没有大面积的海量覆盖,不能构成足够的影响力,华娱还是决定放弃继续主办该活动。

  落地是政策问题,短时间内不可能有大的进展,因此,TOM集团另辟蹊径。

  数字电视和网络电视向来被外界认为是两个潜力巨大的市场,是电视娱乐和内容制作的延伸市场。华娱在完成节目数字化之后,开始向这两个市场发力。时任TOM集团首席执行官的王兟曾表示,TOM背靠香港李嘉诚的资金资源,目前可以动用的资金有35亿港元,在数字电视方面,TOM正谋划着重金进入,不管是内容制作,还是网络收费渠道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TOM都希望能参与进来。另外,作为中国四大门户网站之一的TOM网也为华娱节目的宣传和播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王兟还说,“在高科技和娱乐方面,国家鼓励民营和外资的进入,所以我认为,走新媒体道路应该是民营或外资在中国发展传媒集团的道路。”

  华娱的“曙光”

  华娱卫视现在在深圳的收视排名第六,在广州排第九,在深圳的表现比广州更好一点,因为广州还是一个广东话的城市,而华娱的节目是普通话。目前华娱在广东省的渗透率已经达87%。而类似湛江等可以合法落地的城市TOM目前仍没有进入,这也表明未来持续增长的空间很大。

  华娱自制的节目《夜来女人香》、《超级搜查令》等一些节目已经大受欢迎,黄金时段自己制作的节目已经达到了40%。未来华娱自己制作的节目会越来越多。

  就在汤美娟宣布华娱卫视年底即将收支平衡的时候,华娱卫视总裁谢感恩同时宣布,华娱卫视首季广告收入增长50%,而非广告收入则增长逾50%,去年第四季已就今年预订广告的广告费调升40%,至于明年预订广告价格,将会于今年底再作研究。今年上半年自制内容的比例可进一步增至40%,长远而言将继续增加自制内容的比例。

  对于华娱的未来,袁志业表示会做好三步:首先是多渠道、多用途发展。眼下新兴的媒体很多,分众市场在切割,广告投入在分散,华娱希望能通过与娱乐行业相关的不同平台、不同模式的结合,制作更多用途的内容(如用于网络、手机视频等载体),以创造更多的附加值。华娱希望未来三至五年,新媒体业务占营业额比例可达30%。其次是做好内容的供应者,大力提升自己制作节目的质量和水平。第三,整合市场行销策略,强化组织运营规范,形成新的服务,为客户创造更多的销售意义。

  雄心勃勃的袁志业说:“华娱和我的目标是一致的,逐鹿中原,逐鹿全球!”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