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高峰论坛:媒体.品牌.奥运
本刊记者 李鹏
影响中国高层峰会论坛2月25日在北京召开,近百位传媒领袖与国内顶级企业家进行智力碰撞并激发传媒运营与品牌战略灵感,其中传媒 . 品牌 . 奥运的分论坛,搭建成了一个
顶级的媒企交流互动平台。
传媒PK风声
吴海明(京华时报社社长):报业不会有第二次春天
按照《京华时报》的发展规划,2008年《京华时报》将成为北京报界的“第一”。到现在我们对这个目标坚定不移,而且我们信心越来越足。我们认为这是必定的。
去年有传媒杂志采访我,我说都市报的冬天提前来到了。9、10月份的时候有媒体采访我,希望我提出一个观点。我希望他们把标题改成“这个冬天相当漫长”,但是他们写的是“报业危机与新的危机崛起”,10月份的时候我写了一篇文章,他们改成了“中国媒体大变局”,这在传统媒体中起了很大的风浪,特别是在报道界引起了强烈的震撼,在学界,一些专家里也引起了高度的重视。当然,有人有种侥幸的心理,希望报业的春天还能来到,我的基本判断是:报业不会有第二次春天,传统媒体面临的情况非常危险。
在这个“冬天”里,报业发展将由单个的竞争变成集团的竞争,这个集团化应该是多媒体的集团化,报业应该向影视、广播、网络等新媒体进军,使自己现在掌握的内容资源得到复合性的使用。在复合性使用当中不断升值,在升值当中实现最大的效益,这是一个总的趋势。
《京华时报》很快就要5周年了。我们创刊之前很多人认为不可能成功,都很怀疑,创刊之后还有很多人认为不可能持久。我们创刊两周年的时候还有人写了4万字的文章批评《京华时报》。事实上我们还在不断地发展,我们现在的市场地位,我们在北京早报的市场份额中占61.21%。这是央视和世界华文去年8月调查的结果。我想现在这个份额还会上涨。
而且据央视的调查,我们读者的忠诚度最高,达到90%多。我们这几年的广告量也在持续的上升。特别是05年在全国都市报、广告行业下滑的情况下,北京报业在艰难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去年仍然增长了26%,同时我们税后利润增长了57.8%。这在北京的报纸中来讲也得到了业界的普遍认可。
崔保国(清华大学媒介经营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报纸从“盛世”转向“晚唐”
有报纸本身发展的原因,有新媒体的崛起,使得报纸不会再有第二个春天、有第二个蓬勃发展的时期。
吴总的文章我是很认真的拜读了,我有几个感觉,也有几个批判。我感觉到吴总作为一个报业经营者写出这样的文章,在我们整个报业发展的历史上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而且视野很广,国内国外的资料我也查了很多,文章的前半部分没有什么挑剔的,文章的后半部分有点自吹自擂,是因为他是《京华时报》的社长。
和吴社长相同的地方是我认为报纸不会再有第二春,从国外报纸和国内报纸的发展研究来看,世界上报纸的鼎盛时期是在1997、1998年,我研究了美国日本的报纸,他们广告的发行量在1997年以后微微的下滑,但是中国的报纸在1997年以后还是上升的。但是在去年猛的出现下滑,这有几方面的原因,有报纸本身发展的原因,有新媒体的崛起,使得报纸不会再有第二个春天、有第二个蓬勃发展的时期。这点我和吴社长的观点一样。
但是是不是报纸的“严冬”已经来临?我个人认为报纸是从“盛世”转向“晚唐”,中国市场的“春天”恐怕还不至于这么快就进入“冬季”,去年有一个是政策的原因,还有一个是媒介的生态环境的原因造成了下滑,但是在广告量下滑的过程中,也有一些上升的报纸。
从格局上来说,我认为下一步中国的报业格局应该逐渐走向秩序化,一个是全国报纸会从自由的竞争走向“寡头垄断”形成几大报系;还有一个是一城一报;另外还有一点,在一些区域产生一些跨地区的报纸。基本上就是这几种形态。
针对中国报业的这种现状和即将到来的严峻的形式,中国报业未来的出路在何方呢?我觉得我们现在搞了很多的排名活动,搞影响力、竞争力评比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没有根本性的效果。我深入的琢磨了为什么日本这样1亿人口的国家会有全世界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他们有发行1000多万份的报纸,这是奇迹。重要的就是它的数据库营销占到了整个数字化收入的20%。这个数据库的建设和网络平台的建设加上未来3G的移动平台的建设,这才是传统媒体数字化未来的方向。
魏文彬(湖南广电局局长):
我们刚找到了“矿井”
中国的传媒产业、文化产业、改革的春天到来了,我觉得中国的传媒产业、文化产业一定能走向世界。
未来竞争是系统竞争
我们说传媒产业在我们国家形成一个真正的产业才刚刚起步,还没有完全成熟。我觉得中国的传媒产业文化还有待大家开采。
去年我们比较成功的举办了“超级女声”,我说了一句话,我们去年举办“超级女声”,好象刚刚找到了“矿井”,但是还没有深入的开掘下去。我觉得中国传媒产业有巨大的市场前景,应该说是世界第一的市场。但是,我们过去所有的运作都没有形成一个产业体系,作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并没有形成一个体系,媒体和媒体之间从来没有PK过,真正的媒体竞争、产业化的媒体竞争不是这样的。所以,我认为中国传媒产业的发展、产业化的春天很快就要到来了。在这方面有一系列的新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需要我们去面对。
但是我们国家媒体的竞争正在悄悄地发生一些变化。中国电视媒体的竞争应该说是从90年代中期开始,90年代中期少部分电视台上去以后,在全国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后来是大部分省市上去以后才有的竞争。这种竞争正在悄悄发生变化。后面又上升到栏目和栏目之间的竞争。第三个阶段上升到了频道和频道之间的竞争。我觉得节目和节目之间、栏目和栏目之间,甚至是频道和频道之间的竞争,今后不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可能是系统和系统之间的竞争了。媒体发展到一个阶段最重要的是这个媒体的系统,你是先进的还是落后的,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
这个比一个栏目、一个节目,甚至一个频道都重要。如果这个媒体的系统出问题了就不行了。
中国的传媒产业、文化产业改革的春天到来了,我觉得中国的传媒产业、文化产业一定能走向世界。
湖南卫视,在座的有许多都看过,湖南卫视现在的收视率在所有的上市频道,包括香港的频道,最近五年的收视率一直排在前十名,而且排在前十名的中间。这前十名里面有八个到九个频道是中央台的,能够挤进去的只有一到两个台,我很高兴的告诉大家,最近两年来我们一直没有被挤出去过,而且在这十名当中我们一直挤到第五、第六名。但是,我告诉大家,去年“超级女声”最火的时候甚至超过了中央台的收视率,超过了中央台的《新闻联播》。我刚才讲,中央台有8-9套,其余时不时挤进去的一个是北京电视台。安徽卫视也非常聪明,他们就不做别的节目,就打电视剧。
市场方面也是如此,我要告诉大家,在市场方面中央一套的点高到什么程度。在全国省级卫星当中,许多在市场分配中大概是1个百分点,有的还不到1个百分点—0.9或者是0.8。有1.5就已经很不错了,但是中央电视台一套有12个点。2005年,我们湖南卫视单频道的收入已经拓宽了6个亿。据我了解,除了中央台的二、三套节目以外,在其它所有卫星频道里面,包括北京、包括上海的以及湖南卫视方面,今后的上升空间还是会非常大的。
有些问题我无言以对
“超级女声”今年办不办还是一个问题,如果不让你办就太麻烦了。这里我非常高兴地告诉大家,其实我这次到北京来参加两个会议,其中有一个任务就是关于“超级女声”的。“超级女声”从我们策划开始,我们经过认真的分析研究,认为它的生命周期大概是5年,什么10年、20年不衰我们看不到。而且我们认为这5年,第三年是鼎盛期。在计划中我们不仅有“超级女声”还有“超级男声”。但是没有想到去年“超级女声”火到这样的程度,也是出乎我的意料。火到这个程度对一个电视制作人来说应该很高兴,但是我告诉大家,在大家喜欢的“超级女声”的背后的这些男人们希望它安全,希望它健康成长,希望给它一个好的发展环境。
我知道有些人看到李宇春就不舒服,看到周笔畅就不舒服,为什么你的出场费这么高?开始我也不能接受。为什么他们的出场费那么高,刘德华在我们内地的出场费是多少?每次不下五六十万。那些少年少女追捧刘德华追得那么火。为什么我们自己就不能有的人?我们中国人就是这样,看到香港的人就能接受,这些东西都是包装出来的,为什么我们自己不能包装自己的歌声。而且用我们老百姓自己的喜好包装它。但是,有人把它上升到道德的层面,这我无言以对,甚至有人把它往政治上整,我觉得自己更无言以对了。
奥运,分水岭?
金元浦(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奥运因传媒旺盛
以电视为主的传媒方式改变了奥运会,使奥运会因为传媒成为一个全球最大的产业性的事件。
传媒成为奥运的重要推动力量始于1984年。这一年,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奥运会上,俄罗斯利用传媒力量第一次采取了“奥运产业运作”的方式,由于传媒产业的这种推动和发展,奥林匹克运动从此开始了它的另一种辉煌,这种旺盛的景象一直持续到现在。
在悉尼奥运会上,我们还看不到到底有多少网络的观众。我们知道那个时候还是主要以电视观众为主的,到了雅典的奥运会上,这种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就是全球的收视观众、电视观众是42亿,而网络观众迅速的增长为20多亿。
根据现在发展的状况,我们看到网络收视率和网络观众将会大幅度增长,而且,这种网络的收视方式可能会通过无线传输增值的手机业务给奥运带来更多的新的方式。
俞尧昌(格兰仕集团副总裁):奥运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全世界很多跨国公司在与奥运的合作中,有成功的,也有很多是失败的。失败的多,成功的少。三星的成功,核心问题不是在于它怎么和奥运的结合,在于它整个体系的变革。像索尼等日本很多的家电巨头都和奥运相联系,但是现在在日本的家电行业几大巨头都是举步维艰。因此对于奥运我们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去发展。我的理解应该是谈到奥运的精神:第一,它是无国界的,我们的企业也应该走向国际化,我们的品牌要国际化,这里面包括格兰仕70%-80%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销售。另外,奥运给我们带来了竞争。实际上,我们现在传媒界的竞争不完全是市场化的,所以说它的竞争还不完全。真正中国的传媒要走向垄断,不管是在中国还是走向世界,应该说我们的差距还是很大的。我的理解,中国的企业,中国的媒体还是属于很散乱的状态。数一数现在中国的传媒大概有上万家,真正的能够找到“巨头型”的还很少。
第三,奥运给我们带来一种团队的概念,在世界杯上,在奥运会上大家也会看到,像很多的明星队能力都很强。在奥运过程当中还有一个就是关键要自强,我们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当中关键还是要自强。
杨振昆(TOM户外传媒集团副总裁):奥运给户外广告带来机遇
户外媒体的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它的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它的价值。
奥运的价值70%来自于传媒,在传媒当中,最重要的可能是电波媒体。其它的像我们的分众或者是互联网或者是手机媒体都会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是户外媒体在营造奥运整体的氛围上不可替代。
比如说北京的整个城市在宣传奥运的时候,在赛场的布置当中,户外媒体会有它的价值。我们TOM的定位是“非抗不可”的力量。因为你回避不了。据统计,北京的奥运作为品牌传播这块,可能会创造20亿美元的价值。在电视转播这块可能会创造15亿美元的价值,但是我想这还是需要我们在座各位和我们所有传媒人的共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