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传媒 > 正文
 

是谁陷害了古装剧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27日 16:40 中国青年报

  韩浩月

  张国立是一名优秀的演员,也是一位聪明的导演。广电总局刚说要限制粗制滥造的古装剧,张国立便宣布今明两年不再拍摄古装戏了,还自嘲为“见风使舵”。这个舵使得好!他没像某些大牌导演面临类似问题时那样,牛气地说:“我不拍古装戏,观众看什么去?”也不怨天尤人调头攻击主管部门布局混乱。他的聪明之处还体现于他对古装剧的清醒认识:
“古装戏重播次数太多,伤害了观众的眼球,恶果就是人们厌倦了张国立拖着大辫子在电视里晃来晃去。”

  其实张国立完全有理由拍桌子,置广电总局之“限制令”于不顾,继续拍摄《康熙微服私访记》、《铁齿铜牙纪晓岚》的续集,拍瓜榨汁,不把“康熙”、“纪晓岚”的商业价值挤尽榨干不罢休。不用担心没有人购买,只要张导演放出要续拍的话,发行商都会在第一时间揣着现金上门抢购。也不用担心没人收看,这几部戏在海内外已经培养出忠实的观众群。这两个张国立苦心打造的品牌,不仅推出了张国立、王刚、张铁林“铁三角”组合,还一扫以往古装剧严肃有余娱乐不足的缺憾,无论收视率还是观众反响,都堪称电视剧运作的成功案例。在大导演们都拍古装片的时候,张国立选择了急流勇退,一句“可别把我跟人家放一块儿”,与他们划清了界线。

  古装剧是张国立演艺事业中绕不过去的一个标志,是什么原因使他将曾经给他带来荣誉和利益的古装剧暂时束之高阁?“限制令”不是理由,广电总局限制的是“粗制滥造”的古装剧,并没有将所有古装剧一棍子打死,《康熙》和《纪晓岚》续集虽有注水嫌疑,但有编剧邹静之的幕后强力支持,加上演员的号召力,是不是精品虽有待探讨,但肯定算不上“粗制滥造”,如果剧情和表演有创新,上黄金时段的机会还是很大的。片长也不是原因。精彩的电视剧集是可以忽略长度的,在国外,以《疯狂主妇》、《欲望城市》、《六人行》为代表的都市剧,哪一部不是数百集?

  也许正如张国立所说,反复重播才是导致观众厌倦古装剧的罪魁祸首。《康熙》最后一部续集首播至今已经有近4年时间了,但现在打开电视机,仍有数家卫星频道不分昼夜地重播,加上一些不上星的地方频道,说不清全国有多少家电视台在靠《康熙》吃饭。换台时看到《康熙》和《纪晓岚》交叉出现,难免会产生时空错乱的感觉,不知道荧屏里的张国立究竟是康熙还是纪晓岚,只得去辨认屏幕角落里的片名。重播频率与之有一拼的古装剧还有《还珠格格》,从1998年底第一部开播,到现在湖南卫视以重播、精编版等方式,把前后三部《还珠格格》播了一遍又一遍,连湖南卫视总编室的人都说,他们已经快把《还珠格格》播成一个妖精了。这话说得一点都不假。现在在荧屏上看到“小燕子”如同看到妖精,那么看到张国立呢,恐怕已经麻木得如看到僵尸了。重播害死人啊!难怪有喜欢新鲜感和对电视节目比较挑剔的网友评论说,每当看到电视里的《还珠格格》和《康熙》,自杀的心都有。

  据报道,国内每年生产的电视剧达1.5万集,其中古装剧占的比例相当高,遗憾的是这里面的部分作品正是广电总局要限制的对象,封镜之时就是盖棺之日,没播出便销声匿迹,一些能面对观众的也面临着两种不幸结果——不是被骂死就是无人收看冷清死。这种情况才导致一些相对好看的片子被电视台当成镇台之宝,有事没事拿出来提升一下收视率。是谁“陷害”了古装剧?这不仅仅是“重播”惹的祸,说到底还是我们的生产商水平太低,审美太落后。古装剧有“借古喻今”的独特魅力,人民需要古装剧,还好张国立没把话说死,他要是铁了心不拍古装戏了,没准儿两年之后观众会对他高歌:“你快回来,没你现在的古装戏让我承受不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