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传媒评论 > 正文
 

新闻发言人不应成摆设 该发言时要发言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13日 10:17 现代快报

  “新闻发言人不应该成为‘摆设’!各级政府应该全面启动例行的新闻通气会制度。”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冯世良就此向大会提交了提案。根据他的调研,很多部门的新闻发言人不但常常拒绝接受新闻媒体的采访,也很少举办新闻通气会。某些部门对外公布的新闻发言人电话竟是空号,或者干脆处于无人接听状态。(3月10日《中国青年报》)

  新闻发言人制度已经在我国实行了4年时间,目前已有国务院近70个部门和27个省区市建立了新闻发布和发言人制度。各地新闻发布和发言人制度的建立,对于确保宪法和法律赋予人民的知情权,确保信息发布的及时准确,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改善政府形象,乃至促进社会稳定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然而,目前仍有少数部门和单位,对新闻发言人制度认识模糊,如全国政协委员冯世良指出的,很多部门的新闻发言人就是“摆设”。那么,这些部门为什么对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不以为然,主要是他们对新闻发言人的作用还停留在走走形式、务虚多于务实等认识上。这实际上也暴露了少数地方政府部门缺少让行政透明、公开的勇气,或者说是不自信,或者说是不屑于与民众及时沟通。

  事实上,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可以营造公开、透明的政务信息环境,为记者提供规范的新闻服务。新闻发言人直接沟通政府和媒体,并通过媒体沟通政府和公众。这项制度是保障公众知情权的有益举措,有助于提高政府的公信力,主动设置这一制度,也反映出政府的开明与自信。

  过去,少数地方官员由于种种原因,对一些涉及公众利益的重大政务问题,未能及时发布有关消息,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信息不对称,甚至因此造成损失。尤以去年哈尔滨停水事件之初全城流言四起、百姓恐慌为甚。而这种人为的信息不畅,实际上就是对公众知情权的侵犯。因为,作为纳税人,公民有权知道由自己所交纳的税款所维持的政府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从经济学角度说,政府信息也是一种公共资源,透明度高的行政行为可减少公共资源的浪费,节约行政成本。

  笔者以为,当前一些部门要及时纠正新闻发言人制度成为“摆设”的错误认识,其中一个基本的问题是提高政府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让公众了解他们应当了解的信息。各级政府有责任、有义务确保公民的知情权。从根本上说,政府信息公开是推进依法行政和改进政府管理方式的必然要求,蕴涵着回应

和谐社会的价值诉求,也是实现社会利益均衡与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沈峰 新疆职员)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