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传媒评论 > 正文
 

一个人和一个时代:王选对中国媒体的意义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3日 18:53 光明网

  从需求拉动到技术带动

  传媒乃至中国传媒的最初发展,都是需求拉动的。远的《邸报》不说,近代中文报纸的滥觞《察世俗每日统计传》、《上海新报》、等等,都是因为西方文明和商业资本进入都市,传统社会对供给信息的方式不能满足需求,所以中国出现了近代报纸。

  在中共的新闻史上,1942年延安《解放日报》的改版是一个重要事件。它的起因也是原来从30年代《真理报》学来的报纸结构方式不能满足中国斗争的需要。这次改版的背景是延安整风,其党内目标之一就是“教条主义”。

  上世纪30年代以后《申报》《京报》《大公报》的辉煌,与当时都市发展对信息沟通的需求有直接联系,《大公报》进而把受众对国际信息的需求作为自己努力的目标,为传媒史开了新面。

  在王选以前,中国传媒的发展主要是由需求带动的。这与中国经济发展程度以及传媒发展规律吻合。在王选以后,传媒发展进入了信息需求与技术进步同时带动的时期。

  媒体进步中的科技力量

  八十年代以后,中国进入了一个急速追赶与进入现代化的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媒体也进入了活跃发展的时期。1982年,全中国只有167家报纸,到八十年代末已经达到1200家。如果没有王选的技术,在传统铅排的技术条件下,这种成十倍的迅速膨胀是上游原料(铅合金)、工作母机(排字印刷设备)和生产管理难以承受的。

  新时期中国传媒经历的三次重大的发展,直接与技术进步有关。

  王选的技术为上述八十年代传媒的第一次大发展提供了技术的可能。其衍生的汉化软件技术,激光照排设备技术,光电印刷设备技术更带动了整个信息产业进步。并使九十年代以后的一轮“都市报”热潮在技术成为可能。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电视业在整个传媒格局中愈发凸起。观察电视产业崛起的“物理基础”,不能不忽视技术的作用。正是因为彩电生产技术的成熟和普及并因之在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大规模进入家庭,受众对电视的内容丰富有了更高的需求。彩电技术普及之后,微波传输和卫星传输更为电视信号的广泛覆盖提供了技术保证。

  新世纪之后,传媒业受互联网及新兴传播技术的影响则是众所周知的了。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在技术进步速率加快,媒体市场化程度提高的今天,显然已经出现的现象是:谁先拥有并使用新技术,谁便掌握和拥有市场,拥有财富,拥有未来;丁磊、腾讯、分众广告都为我们提供了范例。

  这样一个科技带动传媒发展的历史,正是由已故王选先生开启的!

  个人的作用?

  在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历史上,个人的作用是无庸置疑的:牛顿与万有引力,瓦特与蒸汽机,爱迪生与电学,门捷列夫与元素周期,爱因斯坦与相对论。。。。上世纪以前,人类几乎完成了对自然规律、物理构成的基本认识。上世纪,特别是上世纪下半叶以后进入到对这些自然规律开发利用的“应用”或“技术”的层面。

  技术开发是一个复杂综合的过程,从理论到工艺、材料、设备、市场等等,因此被应用的重大技术发明者多是某个群体,很少听说有个人完成的。我们不知道计算机、卫星通信、手机甚至拉链的发明者究竟是谁,尽管我们已经离不开它们。

  但王选似乎是一个例外。以一个大脑的智慧,改变了一个民族的信息输入、接受方式,这个例子不能说“空前”(因为有所谓的“毕升”),大概会是“绝后”的吧?王选的贡献是开创性的,他天才地发现了一种理论路径,并且亲自实现了它------在软件开发越来越综合、繁复的今天,这种个人实践好像也是不可重复的。

  一千年以后,如果评选中国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家,除了王选,还有谁呢?所以,作为职业从事信息传播的媒体人,我们都应该对王选顶礼膜拜!

  未来?

  王选以他的实践,告诉我们技术在未来世界中的作用,揭示了(至少在传媒领域里)一个技术时代的到来。我曾经在一篇文章(《千年摄影》)中对摄影的未来做出某种推论,现在我把它平移到传媒来:

  未来传媒发展的大的路径必然与技术发展密切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为人类进步提供了空前物质可能的同时,也为传媒的发展提供了今人难以想象的空间。这个空间肯定不但出现在组织信息的方式上,更会出现在传输和使用信息的空间中。使用,一提起这个概念我们就知道它的半径大得惊人;在电─光学、电─数码之后,传播技术与新兴学科的衔接,势将成为未来所有媒体变革的开端。

  作者简介:杨浪,财讯传媒(seec)集团副总裁,中国证券研究设计中心媒体管理部副总经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上世纪80年代起先后在《中国青年报》、《三联生活周刊》、《中国青年》杂志、《财经时报》、《财经》杂志任高级职务。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