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就2008年改版致读者:一张财经报纸能走多远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31日 03:01 第一财经日报

  一张财经报纸能走多远

  ——就2008年改版致读者

  本报编辑部

  2008年,在《第一财经日报》创立三年又一个半月之后,它选择再一次出发,不仅从每周五期增加到六期,每个周末出版“理财生活”,从而完整覆盖每日市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日报”;而且将通过一系列的内容创新举措,努力为广大读者创造价值。

  在综合新闻部分,我们将开设每周一出版的“环球经济评论”周刊,并在“商业报告”中增加社会责任和环保方面的固定版面;在财经新闻部分,将更加深入和贴近资本市场;在公司方面,将覆盖更多行业,同时增设“创业”版和“网络”版,以期把握最具活力的商业脉动。至于周六的“理财生活”,我们希望它成为理性价值投资和丰盛生活的新航标。

  创刊三年多来,本报秉持“商业改变世界”的理念,坚持权威主流、专业负责的编辑方针,已经成长为一张具有相当影响力和公信力的财经报纸,并以出色的经营业绩,为“财经日报在中国的市场前景”提供了明证。这一切,首先要拜中国经济的持续成长、金融市场的深刻变革、公司治理与创新的不断提高、公众投资意识的高涨之所赐。

  在我们看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金融市场的兴盛,对外开放的深化,市场化改革的深入,财经日报在中国方兴未艾,大有可为。2004年11月15日,本报在发刊词中写道,“中国或许是19世纪欧洲工业革命以来最重要的经济新闻产生地”,“我们相信未来,怀抱理想上路”。2007年,美国新闻集团董事长默多克在致道琼斯公司股东的信中也写道:“商业新闻是凋落的出版行业中增长最快的部门。”虽然默多克近年来一直看淡出版行业前景,但出于对商业新闻的看好,他还是把道琼斯公司作为新闻集团建立商业新闻帝国势在必得的战略性资产,几经周折,揽于旗下。

  在今天的中国,较之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有着转型、转轨、转制和观念转换的更为复杂的现实情况,对我们这些年轻的财经新闻工作者也提出了更为严肃的挑战。我们自知稚嫩,所以始终以谦卑的精神学习,以专业的态度求证,以负责的精神为文。三年报纸能有所长进,非有他故,乃是办报者内心的诚敬与自省,鞭策我们进步。

  我们不认为自己的报道都无懈可击,相反,距离读者的要求我们还相去甚远,我们时常为不能令读者满意感到内疚和难堪。我们只是希望,在激动人心又云谲波诡的市道商潮中,能坚持冷静而不迷失。在这个风云激荡的年代,我们期待《第一财经日报》是一个忠实的记录者,追根究底的提问者,客观的阐释者和精准的传播者,而他记录的姿态,提问的角度,阐释的方法,传播的指向,证明他的灵魂是求索。

  “对于《第一财经日报》的每一位采编人员来说,首先,他应该是职业化、专业化的记者或者编辑;其次,他应该是符合一份权威、主流的全国性财经日报要求的,在他的专业领域里出色的记者或者编辑;最后,他也应该是对我们的职业,对我们的时代,深怀情感、坚持理想、不懈求索的灵魂。”写在本报创刊前的采编手册中的这些话,至今仍是本报不可动摇的价值追求。

  在互联网时代,报纸所代表的新闻传统正不断受到一些人的质疑与消解。但是历史告诉我们,真正强有力的传统永远是消而不解,欲消难解,并且一次次地在那些试图消解它的力量中得到加强。这种传统,用默多克的概括——“伟大的新闻业将一直吸引受众。新闻业所提供的文字、图片以及图表必须充满灵气地被结合在一起,它们必须满足于思想和鼓动心志。”“我一直认为杰出的内容,无论是在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将是媒体王国里的国王。”

  而对我们——中国财经商业新闻的探索者来说,我们不相信可以在短短几年就找到一柄点化伟大报纸的魔杖。我们相信,要想成就一份伟大的财经报纸,需要的是对新闻的信仰,对我们时代的热爱和不竭求索的动力,是不断提升的专业能力和责任心,是持续为读者创造价值的敬业精神。这一切是报纸内容生产的真正基础,正如中国发展的根基就是这辽阔的大地和勤劳的人民。

  一张财经报纸能走多远?2008年,《第一财经日报》,在价值之旅上为您出发。

    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010-58685866(北京),021-52132511(上海),020-83731031(广州)
    各地邮局订阅电话:11185 邮发代号:3-21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