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传媒 > 正文
 

《Hello!》:名人杂志的下一站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09日 09:49 中国新时代

  《Hello!》:名人杂志的下一站

  【小贴士】

  -《Hello!》是英国第一份名人杂志

  -明星报道中的“老好人”

  -用支票换独家报道

  -英国是昂贵的杂志市场

  【《Hello!》档案】

  创办时间:1988年

  出版商:西班牙出版大亨 Eduardo Sanchez Junco

  现任主编:塞丽•卡特瑞特(Sally Cartwright)

  发行量:40万/周

  提示:虽然步履维艰,《Hello!》仍固执的走着自己的路,而且会继续自己的“高层路线”——报道外国王室要员,英国贵族,一线名人,《Hello!》自信能够稳住阵脚

  文/ 驻英国记者 崔莹

  两年前,英国《OK!》杂志在中国落地生根,《Hello!》自然也不示弱,在《Hello!》做了17年主编的塞丽•卡特瑞特(Sally Cartwright)告诉《中国新时代》记者,“我们也在和人谈了,计划在今年,《Hello!》杂志要出中国版。”

  《OK!》和《Hello!》在英国杂志市场势均力敌,尤其是“道格拉斯婚礼夫妇婚礼照片案件”,两份杂志打得不可开交。

  3月28日早上,记者如约采访了受到女王嘉奖——获得皇室勋章(Order of British Empire)的主编塞丽•卡特瑞特。

  英国第一份名人杂志

  跟大多数英国杂志挤挤巴巴的办公场所不同,《Hello!》一家就独占了一座小洋楼,楼上还挂着《Hello!》旗帜,整座楼红砖,白底,赏心悦目。

  《中国新时代》:你现在的职位是 director-at-large,是什么含义呢?

  塞丽•卡特瑞特:一直到今年三月初,我一直是在《Hello!》工作,已经整整17年了。我今年62岁了,要“让位”了,所以在逐渐过度我的工作,我现在一周工作三天,协助副主编以及投资方,我要这样继续工作两年。

  《中国新时代》:在《Hello!》工作之前,你在哪家媒体工作?

  塞丽•卡特瑞特:我这一辈子都在媒体工作。我曾经在IPC,英国最大的出版集团工作过,开始做文秘,后来从事编辑出版,我做过家居类的杂志,比如《Ideal Home》和《 Homes & Gardens》,做过女性周刊,比如《Women’s Realm》,做过女性月刊,比如《Women’s Weekly》,《Women & Home》和《Women’s Journal》。然后去了一家报社,主持经营和编辑工作。这时,《Hello!》机会来了,我觉得更有意思,所以就到《Hello!》了。

  《中国新时代》:当时你为什么选择了《Hello!》?

  塞丽•卡特瑞特:因为适合。《Hello!》投资方是西班牙的,《Hello!》也是他们办的第一个国外媒体,他们当时很谨慎,希望找一个有媒体工作经验,又懂西班牙语的人来管理这份杂志,我恰好在媒体工作,又学过西班牙语。我很喜欢这份杂志的定位。《Hello!》杂志聚焦于我们周围的人或事,而非政治,主要目的是用来娱乐,单纯的娱乐。对于名人或者有钱人的报道,《Hello!》一般保持积极的态度,正面报道,不会涉及名人不愿意透露的隐私。

  《中国新时代》:17年来,《Hello!》一定改变了不少?

  塞丽•卡特瑞特:《Hello!》改变,是因为整个世界的杂志出版都在改变。1988年《Hello!》在英国创刊,是第一家关注明星的娱乐杂志,当时受到很多质疑——这份杂志是否可以被英国市场接受,甚至许多人认为《Hello!》肯定必败无疑。《Hello!》刚起步时,并非一鸣惊人,人们对这份杂志不了解。《Hello!》在内容上与当时的其他杂志截然不同。杂志出版商总是希望找到新的市场空白点,但是并不容易,即使找到了空白点,没有相应的杂志,也自然没有相应的读者。

  《Hello!》花了两年的时间在英国市场上获得成功。杂志销量一路上升,到1993年,每周发行量达到45万。后来,北壳集团(Northern & Shell)创办了月刊《OK!》杂志,结果最初他们失败了,因为当时《Hello!》是周刊,月刊和周刊在新闻时效上显然没法比。18个月之后,《OK!》改版出周刊,并逐渐争得了市场。目前,在英国杂志市场,有8份和《Hello!》定位大致相同的明星娱乐杂志,竞争相当激烈。《Hello!》刚创刊时,主要是培养读者和广告商,现在主要是和其他杂志的竞争,杂志从内容到经营策略都改变了很多。

  “茶杯里的暴风雪”

  6年前,道格拉斯夫妇以100万英镑向《OK!》杂志出售了他们的结婚照片,但是在《OK!》准备刊登这部分照片的前三天,《Hello!》就捷足先登了。道格拉斯夫妇和《OK!》一起起诉《Hello!》,《Hello!》败诉后又于2005年初获得“平反”,《OK!》继续上诉,案件反反复复,至今没有最后结果。

  《中国新时代》:《Hello!》最大的竞争对手是《OK!》,两份杂志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

  塞丽•卡特瑞特:两份杂志在做新闻上没有区别。区别是《Hello!》市场定位比《OK!》更高些,更多的关注世界名人和事件。《OK!》侧重于英国的电视主持人和肥皂剧明星。很明显,在过去13期杂志中,你会发现,《OK!》用做封面的名人只有5个,比如乔丹,会重复出现在4、5个封面上,而《Hello!》13期中,有13个不同的名人做封面。

  《中国新时代》:《Hello!》与《OK!》读者定位有什么区别?

  塞丽•卡特瑞特:《Hello!》是由西班牙杂志《Hola!》创办的,《Hola!》创刊于1944年,在西班牙,《Hola!》的定位就是层次比较高的读者,当《Hello!》在英国创刊时,谁也不知道读者是什么样,但是《Hello!》实际上吸引了层次较高的读者群。目前,《Hello!》读者的平均年龄、教育水平和收入要比《OK!》高些,他们中的大多数每年都要到国外旅游,花很多钱在化妆品和时尚服装上,而年轻读者更倾向于《OK!》。

  《中国新时代》:《Hello!》与《OK!》之间关于“道格拉斯婚礼”的案件,给《Hello!》带来了哪些影响?

  塞丽•卡特瑞特:截止到现在,我们对结果都很满意。但是《OK!》有可能会继续申诉,但是主要是法律上的争议,与《Hello!》的员工,与我都没有关系了。其实,所有人都被这个官司烦透了,官司打得太长了,耗费了大家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中国新时代》:但是案件会使《Hello!》和《OK!》都更出名。

  塞丽•卡特瑞特:是这样,但这不是我们需要的,可能有助于杂志暂时的销量,但并非长久之计。这其实是很荒谬的一个案件,难道不是吗?自从摄影技术发明后,这样的拍摄就多得很了,我们称这事为“茶杯里的暴风雪”(storm in a teacup),根本没必要大惊小怪。

  《中国新时代》:《Hello!》曾经在4、5年前和《OK!》合作过一段时间?

  塞丽•卡特瑞特:在2001年的时候,我们试图合作,但是因为两份杂志的投资商彼此意见很大,合作了半年就不欢而散。

  “我如何减掉了20公斤?”

  《Hello!》隶属于西班牙出版大亨 Eduardo Sanchez Junco, 这本走名人路线的杂志登满了对明星及其家庭生活阿谀奉承的文章,被出版届引为笑谈,但是《Hello!》迎合了市场需求,而明星也愿意用自己的生活细节换出版商的巨额支票,《Hello!》因此取得巨大成功。

  《中国新时代》:《Hello!》因为只做名人的正面报道,被人称为“老好人”先生?

  塞丽•卡特瑞特:许多英国杂志报道名人太胖啊,太瘦啊,脸上有疙瘩啊……明星也是人,他们肯定有各自的缺陷。我们的读者更关心明星的生活方式和感情,成长经历等。我们可以报道明星如何减肥,比如“我如何减掉了20公斤?”但是像,“啊,我怎么这么胖啊!”这类的文章不适合《Hello!》。

  《中国新时代》:《Hello!》中的所有明星报道都收费吗?

  塞丽•卡特瑞特:不是。有时候,明星会主动来找你,因为他们想被曝光,关于他们的新书啊,新电影啊……所以我们不用掏钱,但是对于提供的图片我们是付稿费的。当《Hello!》创刊时,我们很少为了报道明星而掏钱,还往往是他们自己掏钱呢。但是随着杂志之间的竞争,我们不得不付出一些代价争取到我们想要的东西。

  《中国新时代》:一般为了购买明星报道,《Hello!》要支付多少钱呢?

  塞丽•卡特瑞特:无法衡量的,有些明星要价太高,凭当期的发行广告收入是收不回成本的。但是《Hello!》会考虑以后,考虑的是对杂志的影响,读者会觉得,杂志不错,我下期继续买。有很多原因促使我们花钱买购买明星的独家专访。

  《中国新时代》:在杂志设计上,《Hello!》遵循什么样的原则?

  塞丽•卡特瑞特:我们经常使用深蓝色、深绿色、亮红色。我们的投资商喜欢大图片,所以我们遵循他的喜好。

  《中国新时代》:《Hello!》杂志没有自己的摄影记者?

  塞丽•卡特瑞特:没有,杂志中的所有图片都是购买或者约拍的,因为《Hello!》报道的明星遍及世界各地,我们没有办法让自己的摄影记者随时拍到我们需要的东西。我们和大量的图片社在合作。

  《中国新时代》:如何控制图片的风格和质量?

  塞丽•卡特瑞特:自由摄影人一般了解《Hello!》需要什么样的图片。他们知道我们买什么片子,他们的图片社也清楚。有时候,我们会特约摄影记者拍摄某一个明星,那个记者一定是对《Hello!》风格了如指掌的。我们有三个图片编辑,他们所有的时间都在和图片社和自由摄影人联系,找图片。

  《中国新时代》:自己的记者呢?

  塞丽•卡特瑞特:我们有自己的记者,杂志的三分之一的稿件是我们自己的记者写的,其他的大都是自由撰稿人的报道。主要是因为地域的关系,不过,我们在所有国家基本都有特约的自由撰搞人。

  《中国新时代》:《Hello!》杂志的组织机构是怎样的?对采编人员有什么要求?

  塞丽•卡特瑞特:我们有广告部、销售部、编辑部、财会部等等。财会部为明星故事“买单”,图片编辑、设计编辑都有各自的助手……总共有40名员工,因为《Hello!》是周刊,没有时间去培训新人,招聘的员工都是有媒体工作经验的。

  《中国新时代》:17年来,《Hello!》的定价是怎么变化的呢?

  塞丽•卡特瑞特: 17年前,《Hello!》创刊时售价只有70便士,但当时来讲,已经是一般女性周刊杂志价格的两倍,目前与其他杂志价格基本持平。《OK!》定价 £2,《Hello!》定价 £1.90,对于周刊来讲,是比较昂贵的,我们投资商决定只有在需要的情况下提价。

  杂志网站是新的赚钱点

  虽然步履维艰,《Hello!》仍固执的走着自己的路,《Hello!》也会继续自己的“高层路线”——报道外国王室要员,英国贵族,一线名人,《Hello!》自信能够稳住阵脚。

  《中国新时代》:《Hello!》市场前景如何?

  塞丽•卡特瑞特:《Hello!》会一直保持这样的定位,因为这也是《Hello!》和其他明星杂志的区别。我们有自己的市场空间,比和其他杂志针锋相对的竞争要好些。

  《中国新时代》:《Hello!》目前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塞丽•卡特瑞特: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英国有3500本消费类的杂志,能摆在报摊上就不错了,何况让更多的读者了解,购买这份杂志。我们目前在花很多的精力发展《Hello!》的网站,我们希望《Hello!》网站的读者会增加,因为目前, 网站广告的增长潜力其实比平面媒体大。

  《中国新时代》:《Hello!》品牌下有没有一些附属产品?

  塞丽•卡特瑞特:我们出版过《Hello!》烹饪图书,出版过《Hello!》填字游戏的图书,但是,一般而言,《Hello!》品牌产品市场反馈不太好,所以我们就放弃了。3年前,我们和一家欧洲最大的娱乐公司合作过,是他们主动找的我们,他们借我们的名义组织一些活动,我们只收取一些提成,并对活动稍做监督,看是否符合我们的形象。我们投资方的原则是《Hello!》是一家杂志,我们不需要品牌产品过多的延伸。

  《中国新时代》:是因为运做很困难?

  塞丽•卡特瑞特:品牌产品延伸并非适合每家杂志。比如,如果《Hello!》举办聚会,所有人都会期待莎郎•斯通、尼可•基德曼出现,因为《Hello!》是关于明星的。那我们就要花很多的钱请他们,不合算。

  《中国新时代》:你是如何获得皇室勋章OBE(Order of British Empire)的?

  塞丽•卡特瑞特:1999年到2000年,我担任英国期刊出版协会(Periodical Publishers Association)的主席,OBE是对我当时一些工作的奖励吧!英国期刊出版协会是个商业协会,目的是维护杂志出版商的利益,并通过一些行业法规,促进杂志出版产业的良性成长。大概是7年前,英国政府企图给杂志附加额外的税务(VAT),但是经过英国期刊出版协会的呼吁与反对,税务最后被取消了。

  《中国新时代》:你认为,目前英国的杂志出版市场很成熟吗?

  塞丽•卡特瑞特:与其他欧洲国家相比,是很成熟的市场。也是一个很“昂贵”的市场,因为现存的竞争和压力,要想新创办一份杂志,最少也得需要500万英镑,很多小杂志刚创刊,甚至上不了报架,因为花费太高了。

  《中国新时代》:《Hello!》有开拓中国市场的计划了吗?

  塞丽•卡特瑞特:我们也在和人谈了,计划在今年,《Hello!》杂志要出中国版。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