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新浪网
| 财经首页 | 宏观 | 市场 | 经营 | 股票 | 新闻 | 专题 | 投资组合 |
市场
市场分析
市场动态


>> 市场 / 市场分析 / 内容



出版:图书出版打品牌正成气候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0年01月17日 14:04 和讯中金网

  去年秋天以来图书市场已显回升态势,今年的图书市场更呈现出勃勃生机。15日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落幕的北京图 书订货会就是个印证。

  据《北京日报》报道,图书市场之所以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实际上也是激烈的市场竞争使然。凡到订货会 转上一圈的人都有一个突出的印象:各家出版社大打品牌、大搞促销从没像这次煞费苦心。带有经营理念的广告语成为订货会 上独特的一景:作家出版社的“畅销书年年火爆”、知识出版社的“知识就是力量”、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新中国文学事业从 这里开始”等都体现了企业形象和品牌意识。

  一位书店老板告诉记者,他特别能感到出版社经营意识的成熟。

  今年的订货会虽然没有特别火爆的图书,但每个出版社投入的新书品种比往年都多。电子工业出版社此次准备了 300种新书,这些书都是从去年12月开始出版的。质量和装帧设计普遍提高是大家的共识。谈到这一现象的产生,解放军 文艺出版社副社长黄国荣说:“出版社已意识到:一本畅销书救不了一个出版社,一本畅销书同样拉动不了市常”同时,许多 出版社也不再把参加订货会看作一锤子买卖,它们更看重的是展示出版社形象,沟通交流信息。

  出版社顺应市场和竞争能力的明显增强令人欣慰。不少出版社为了树立自己的风格和特色,重新定位,寻找新的 增长点。过去的三联书店偏重人文、社科类图书,今年增加了经济类学术图书。即便同是计算机类图书,出版社也根据各自特 点调整定位。清华大学出版社紧盯基础和名人,电子工业出版社狠抓经典和基础,它们都取得了不俗的战绩。

  参加订货的书店也一改以往的浮躁,变得稳重起来,尽管有4天的时间,但不少书店还嫌时间不够,挑选尤其精 心、细致。而且添书也更有把握、更有信心。一家书店以往一种书也就订50本,此次则不乏500本这样的大订数。

  如今的图书市场在市场分割趋于稳定的同时,耐人寻味的现象也不少。今年与去年形成的市场趋势依旧吻合。科 技类、经济类图书仍是热门,其中仅中国经济出版社的订货就比去年增加了140%,王力的《不成咋办》、《匪夷所思》此 次已订出35万套。

  文艺类图书市场就显得复杂了些。出版人已承认网络文学对文艺类图书的冲击。网上文学拉动市场的现象是前所 未有的。东方出版社的网络文学“文侠系列”3万多本的订数就让人始料不及。如今在文坛上红火的不再是往日充满神秘感的 作家,取而代之的是时下走红的名人,他们成为文坛时髦的作家。华艺出版社出版的白岩松的《痛并快乐着》至少已有十几万 册的订数,作家出版社的《一丹随笔》以及赵忠祥等人的书都取得了好业绩。而且,文学跟着电视走的现象,在此次订货会上 又得以反映。中央电视台目前正在播放的电视剧《突出重围》的文学书订数就不少。纯文学类图书依旧没有亮点,依旧没有形 成气候,这不能不让人有些遗憾。




>> 市场 / 市场分析 / 内容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